76科學養殖

字數:3476   加入書籤

A+A-


    郭福問她價錢,杜昕月說出一個數,他嚇得長大了嘴巴,說這畜類吃的比人還金貴,不買不買。

    郭福說杜昕月說的這些情況,其實他也想到了,他也勸過苗豔翠,但她一心奔著風水寶地去,根本聽不進他的話。

    現在他知道那塊地不是風水寶地了,等回去再勸勸苗豔翠,讓她打消把畜類搬進山的打算。

    說服了舅舅,杜昕月感覺心裏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她想起今天她和小姨都還沒回去看望姥姥,跟舅舅分開後便朝姥姥家走去。

    老太太果然在家裏正著急得慌,她從鄰居那裏知道了發生在山裏的事,擔心女兒和外孫女出事。

    看到杜昕月毫發無損地站在她麵前,她又是高興又是感慨,抱著她抹起了眼淚兒。

    杜昕月用手帕幫她擦拭著眼淚,說:“姥,都說喬遷之喜,你應該為我們高興才是,怎麽哭上了?”

    “我哭是因為你們兩個孩子太不容易了,好容易在山裏紮下根,現在又被她們逼著搬家,這幫挨千刀的!”老太太說著說著又罵起來。

    杜昕月就跟她說,其實她們早就想搬了,現在隻是借個由子而已。

    然後,她又告訴姥姥她們賣豬和禽類賺下了多少錢,現在有多少存款,還跟她講了自己下一步的打算。

    老太太握著她的手,悉心聽著,點著頭,渾濁的目光中閃爍著柔和的光芒。

    “昕月,你脫胎換骨了。”聽著聽著,她突然這樣說。

    “姥,你說啥呢?”杜昕月一時半會兒沒理解她的話,便笑著問她。

    老太太細細端詳著她,說:“你打小我就帶著你,你啥樣的脾性沒有人比我更清楚。現在你卻一下子像換了個人兒,不是脫胎換骨又是啥?”

    杜昕月想起來,在她才幾個月大的時候,由於父母工作忙,就把她送到鄉下讓姥姥帶著,直到她上學才被父母接回城裏。在城裏上了幾年學,便被下放農村,又再一次回到了姥姥的身邊。

    是的,姥姥最了解她不過,她的變化怎能逃過她的眼睛?

    杜昕月靠在姥姥懷裏撒嬌:“姥,我就是脫胎換骨了,也還是你的孫女兒。”

    老太太撫摸著她烏黑的發絲,笑著說:“那是當然,你到什麽時候都是姥的好孫女兒。”

    苗豔翠並沒有聽從杜昕月的意見,最終還是一意孤行地將她的畜類搬進了山裏。同時,他們一家四口也搬過去住進了木屋。

    郭秀秀聽說這件事後很為他們一家擔憂,杜昕月安慰她,說既然她們已經仁至義盡,接下來就得看他們的造化了。

    很快,兩個人忙著修窩棚,蓋畜舍擴大養殖,便把郭福一家拋到了腦後。

    新址這邊有幾間現成的破窩棚,原來是用來養馬的,馬冬天怕凍著,所以窩棚建得很嚴實,即便是破舊了,但稍一修整便可以用。

    邢建國找了幾個青年幫她們將窩棚進行了修葺,他們先用切碎的麥秸和在黃泥裏將窩棚的內外牆體抹了一遍,又去濕地割來茅草,將房頂密密實實地苫了一兩層。

    最後,杜昕月和郭秀秀一起動手,在窩棚裏的牆上和棚頂都糊上舊報紙,在土炕上蓋上纖維板,一個可以遮風避雨,溫暖又舒適的小家就誕生了。

    邢建國還在屋子中間為她們搭建了簡易的帶鐵筒的爐子,別看這爐子小,但是作用可不小,生火起火來不僅可以燒水做飯,還可以兼顧取暖,這樣即便是到了冬天她們也怕冷了。

    人住的地方有了,還要搭建畜類住的地方。

    按照杜昕月的要求,畜類住的地方不僅要能遮風避雨,還要足夠敞亮。這樣它們在雨雪天也可以自由活動,而不必像平常那些農家的畜類那樣,隻能躲在豬窩、雞窩裏避寒了。

    邢建國說如果蓋那樣的房子,恐怕需要一筆不小數目的錢。杜昕月沒關係,讓他盡管花錢,隻要能按照她的要求將房舍蓋好就行。

    郭秀秀就笑她,說不過是些畜類,住的那麽好有什麽用?難道還能多漲幾斤肉,多下幾個蛋?

    “這叫科學養殖。”杜昕月說。

    “科學養殖?”郭秀秀不太懂。

    杜昕月便跟她解釋,說之前把畜類放養到山裏,就是科學養殖的一種方式。她們還要在這附近的野地裏將畜類放養一段時間,等入冬以後,不適合放養了,就在溫室裏給它們製造類似的場地。

    郭秀秀聽得似懂非懂。

    其實對杜昕月來說,原因還不止這個。

    因為她們的畜類本來就比一般的畜類生長速度快,如果不讓它們進行充足的活動,必然會留下一些後遺症。這方麵她是有教訓的,之前有一隻喂了“倍長藥水”的小雞,因為一隻腿有毛病不怎麽活動,總是窩在雞窩附近,後來身體發育得越來越不協調,結果沒幾天就死掉了。

    杜昕月很慶幸自己最先發現了這一點,也慶幸自己最初做出將畜類送到山裏放養的決定,要不然,即便給它們喂了“倍長藥水”,最後也會害死它們。

    所以她決定將畜舍建大一些,以便在寒冷的冬季裏讓它們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她不怕花錢,因為再過兩個月,她種的參也可以收獲了,到時候她就又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搬家前,她曾找王生去山裏幫她看過那些參,王生看過一棵便問她是什麽時候種下的,她沒敢告訴王生這是她一個月前種下的。她跟王生撒謊說是頭一年種的。王生還是很驚訝,說才一年的參就長這麽大,真是了不得。

    她問王生什麽時候可以收獲,王生說再過兩年就可以了。

    杜昕月心裏便有數了,她的這些參再過兩個月,在入冬前就可以收獲了。

    杜昕月慶幸自己沒有看錯“倍長藥水”的說明書,她是按照說明書的藥量,算計著時日給參澆灌的藥水。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