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豬肉銷售遇難題
字數:3564 加入書籤
開始,孫長貴還是一副傲慢的態度,他說:“杜昕月,我不管你都知道了些啥,我隻想告訴你,這屋子裏的事都是我孫長貴的自家事,你沒有權力管!另外我還要告訴你,擅闖民宅是犯法的,要負法律責任的!”
杜昕月才不會被他的官腔嚇到,她說:“孫書記的自家事,我確實不該參和,但是這件事要是說出去,恐怕也不愁沒人來摻和吧?”
“臭丫頭,我看你敢說出去!”孫長貴捏緊了拳頭。
“咋的,你還想打人啊,宋金武和邢建國就在外麵,要不然他們進來做個證?”
一聽宋金武和邢建國在外麵,孫長貴不敢再對杜昕月用威脅的手段了。
他心思一轉,迅速放低了姿態,說:“昕月啊,大爺承認,上次是大爺不好,不該去揭發你們農場,可那畢竟是在特定環境之下,作為村領導,哪有知情不報的理兒?再說,農場不也沒損失啥嘛,你就別再為難叔了行不行?”
杜昕月伸手向外一指:“出去見他們,答應他們的要求,我就可以把知道的暫時當做不知道!”
“他們要我去上遊村借水,你也不是不知道,我才跟他們村的書記吵過架,這節骨眼上,他哪能買我的賬?”孫長貴一副無奈相。
杜昕月冷笑,說:“這十裏八村的哪個不知道,隻要你孫書記想做的事,還有做不到的嗎?”
“你……丫頭,行,你行!”孫長貴咬咬牙,猛地轉過身,背著手氣呼呼地往外走去。
外麵,宋金武和邢建國看到孫長貴和杜昕月一前一後出來了,連忙起身迎上來。
他們本來在外麵合計好了要是見到孫長貴該如何跟他講道理,跟他說借水的重要性,但是一看孫長貴的臉又黑又長,心裏又都打起鼓來。
再加上剛才大勇娘出來時跟他們說杜昕月在裏麵惹孫長貴生氣了,便尋思著借水的事兒肯定又不成了。
“你們說的事兒我答應了,不就是去上遊村借水嗎,我拾掇拾掇,下午就去一趟上遊村。”孫長貴沉著臉對他們說。
兩個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愣在那裏一時都沒反應過來。
倒是杜昕月提醒他們:“宋叔,小姨夫,你們沒聽見嗎,孫書記答應咱們去跟上遊村借水了!”
“啊,長貴你答應了,太好了!”宋金武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他說,“長貴,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
“我也一起去!”邢建國說。
孫長貴沒理睬他們,轉身又背著手回家去了。
他這一來二去的,也就一分鍾不到。然而就為了這一分鍾,他們跑了孫家兩趟,今天宋金武和邢建國又在外麵等了近一個鍾頭。腿都蹲麻了,宋金武說剛才他站起來的時候,眼前都發黑了呢。
事情辦妥了,大家高高興興地往回走。
宋金武還是不放心,問杜昕月是怎麽說動孫長貴的,杜昕月說她也沒怎麽說,可能是孫長貴自己想了一宿良心發現了吧。
“他會良心發現,鬼才信!”宋金武嘀咕。
“對了昕月,那聾婆子都聾了那麽多年了,咋就能聽懂你說話呢?”邢建國問。
杜昕月就笑了,說:“她不光能聽懂我說話,還能聽懂我姥說話。”
“哦,對,她確實還能聽懂媽說話,每次都跟媽聊得熱呼著呢。我一直都搞不懂,這是咋回事呢。”
宋金武也說這事兒真挺奇怪的,他也想知道是咋回事。
杜昕月看到兩個人如此好奇,便告訴他們,其實她姥跟聾婆子交流時,主要靠的不是聲音,而是口型。聾婆子因為經常去姥姥家,一來二去兩個人有了默契,在一定的語速之下,口型再得體,聾婆子就能聽得懂了。
姥姥能聽懂聾婆子的話,兩個人交流沒有障礙,聾婆子自然就願意來找姥姥聊天了。
另外,她也是從姥姥那裏知道了這一點,等聾婆子來家裏串門時,便試著跟她交流了幾次,發現果然奏效。
“原來如此!”
“看來什麽本領都不白學呢!哈哈哈……”
邢建國和宋金武兩個大笑起來。一來笑杜昕月聰明伶俐,二來也笑孫家那些人愚不可及。
孫長貴出馬果然管用,第二天,上遊村就拆壩給他們村放水,村子裏紛紛跑到幹涸已久的水庫旁去看水,水如同一頭雄獅,咆哮著從上遊湧下來,一直湧進他們村的水庫。
看著水庫裏的水漸漸漲起來,大人和孩子都歡呼雀躍,水是莊稼人的生命,有了水便有了希望。
幾天之後,村裏的幾口水井也打好了,村裏用上麵撥的賑災款買了十幾個抽水機,日夜不停地從井裏和水庫裏向田裏注水,地裏的莊稼有了水源的灌溉,漸漸恢複了生機。
半個月後的一日,烏雲密布,伴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隆聲,豆大的雨點劈裏啪啦地落下來。
“老天爺開眼,終於下雨了!”莊戶人望著陰沉的天空,發出久違的感慨。
開壩借流,打井灌溉,解決了旱季莊稼缺水的問題,現在雨水又充足了,再不用擔心旱災了。至少到年底,村裏人不用餓肚子了。
然而現在社會環境好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能老是局限在果腹的水準上,他們還需要過上富足有餘的生活。
其實在這個時期,她們村裏人的生活條件就算是好的了,因為他們中很多人都在秀月農場的帶動下養了速長豬,一年下來即便是地裏的收成不理想,賣豬的錢也足夠全家人生活的。有的勤快人家也有了一些富餘,過上了在當時人眼裏相對富裕的生活。
然而近一段時間,包括秀月農場在內的養豬戶卻遇到了一些銷售上的麻煩。
主要是部隊上對豬的需求是有限的,養豬戶多了,但是銷售卻成了問題。
杜昕月和郭秀秀本來想將豬往城裏運,運到城裏的菜市場,批發給那裏的商販去賣。可是菜市場都是公家的,公家的進貨渠道都是固定的,即便是豬肉供不應求,也不肯收她的豬。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