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挨家挨戶送年禮
字數:3683 加入書籤
麵魚,顧名思義。
在南方,麵魚是把搓成長條的麵團,放進刻有魚形的模具中,製作出魚的樣子,醒過之後,放在蒸籠裏蒸熟,再用筷子頭蘸著紅色食用色素,給其點上眼睛。
在北方,麵魚又叫做大果子、油篦子,其製作方法跟南方的油條差不多,就是將發好的麵做成扁圓狀,中間劃上兩刀,放進油鍋裏炸熟,炸熟的麵魚看上去跟篦子的形狀差不多。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過年做麵魚都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項目,因為它意味著年年有餘。
然而,多少年來,年年有餘僅僅是百姓心中的一個美好期待,可望不可及。
而就在今年,康莊的百姓卻過上了有餘的生活。
二十八這一天,當康莊家家戶戶正在家裏忙活著往油鍋裏炸麵魚的時候,杜昕月正跟郭秀秀倆推著手推車,挨家挨戶地走。
她們並不是挨家挨戶地串門子,而是給各家各戶送新年禮來了。
她們的禮不是罐頭點心,也不是煙酒糖茶,而是魚。是的,就是魚,真正的魚。
其實在入冬之前,杜昕月正和郭秀秀便商量起年底要給村裏各家各戶送點兒小禮物了。
畢竟她們的農場、加工廠能有這麽大的發展,離不開全村村民的支持和幫助,無論從勞動力上,還是從加盟上,還有飼料原料的提供,村民不知道幫了她們多少,她們得知恩圖報不是?
但是送什麽禮物呢?她們犯難了。
送雞蛋嗎?現在差不多家家都養雞,隻是養多養少的問題,所以雞蛋對農戶來說太普通了。
送豬肉嗎?村裏的養豬加盟戶不少,養速長豬的人家也不少,雖說他們養豬大都是為了賣,但過年了,哪家不買點兒肉吃呢?所以送豬肉也不稀奇。
“要不然每家送一顆參吧。”
杜昕月這個提議剛一出口,便被郭秀秀給否決了,先不說人參太貴重了,就算是把參送給農戶,他們有幾個知道這參的用處呢?到時候,恐怕都吃瞎了。
杜昕月心裏笑,一顆參少說幾十塊,她知道小姨這是不舍得呢。
不過郭秀秀說得也不無道理,參這種東西,還是送到有需要的人手裏更有價值。
就在兩個人為送村民什麽禮物犯愁的時候,唐大鍾拎著兩條大鯉魚來了。
原來,今年唐大鍾魚塘裏的魚也獲得了大豐收,當然,魚兒喜獲豐收,離不開優質好用的魚飼料。為了對杜昕月表示感謝,也是讓她嚐個鮮兒,他特地從他的魚塘裏撈了兩條大魚送過來。
看到魚,杜昕月眼前一亮,她說:“有了,年底咱們就送每家兩條大鯉魚吧!”
“這個主意好呀!”郭秀秀拍手讚同。
往年過年時,村裏人的餐桌上頂多能包上一頓餃子,餃子裏能見到一點兒肉,就是不錯的了,實在困難的人家,連肉都沒有,甚至連素餡餃子都吃不上的也不在少數。因為沒有糧食呀。
而要說吃魚,那都是不能想象的事,即便是早先相對富裕的孫長貴家,都是不可能吃到的。
今年就算是收成好一些,魚也不會擺上老百姓的餐桌。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頂多多擺幾樣麵食,使使勁兒能見到一點兒葷腥罷了。
所以,杜昕月決定送他們魚,是個再好不過的主意。因為送魚不僅可以給各家的餐桌上添一道好菜,還可以讓大家夥也都飽飽口福。
郭秀秀又問唐大鍾,他魚塘裏的魚還有多少,要是他們全村每家兩條夠不夠?
唐大鍾就笑了,他說當然夠了,他魚塘裏還有幾百尾魚呢,她們什麽時候要,要多少,他讓夥計捕了親自給她們送過來。
“年底要。”郭秀秀脫口而出。
“年底呀,那不是上凍了嗎?我還準備上凍之前把魚塘給清了呢。”唐大鍾說。
“這樣啊。”郭秀秀一臉遺憾地望向杜昕月,似乎在說,這個禮看來是送不成了。
杜昕月也沒想到這個問題,但是她並不想改變送魚的想法。
她想了想,對唐大鍾說:“你能不能想辦法把賣給我的魚養到年底?”
“辦法倒是有,就是費點兒事。”唐大鍾說。
杜昕月聽了很高興,她就知道唐大鍾一定會有辦法的。
“那你就麻煩一點兒吧,到時候我給你雙倍的價錢。”杜昕月說。
唐大鍾就笑了,說:“什麽雙倍價錢,我也正想研究冬季養魚呢,就當是做實驗了。再說了,我掙誰的錢也不能掙你的錢,還是批發價,我這就回去準備,你什麽時候要提前給我來個信兒。”
杜昕月將送魚這天定在農曆臘月二十八這天,是因為她知道,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家裏炸麵魚,預示著新的一年,年年有餘。她要把真正的魚送到大家夥家裏去,同時也為他們送上“年年有魚”的吉祥。
果然,大家夥看到杜昕月和郭秀秀送過來的大鯉魚,都開心極了。大家夥說都得了她們那麽多實惠了,真心不好意思再要收她們的禮了。
杜昕月就告訴他們,她給他們送的不是禮,是吉祥,祝福他們以後的生活就像鯉魚跳龍門,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好。
大家夥過意不去,便把自家的好吃的拿出來送給她們倆,她們倆不肯要,他們就追出來給她們放進推車裏,在村裏走了一圈兒下來,她們的推車不僅沒有空,反而又滿了。
裏麵的吃食也是五花八門,有花生,有糖果,有麵魚,有火燒……
好在她們把村裏最困難的幾戶人家放在了最後,等她們去困難戶家裏送魚的時候,順便把這些吃食都給了他們。
從最後一戶困難戶家裏走出來,杜昕月看了一眼推車裏剩下的兩條魚,有些疑惑。
“怎麽還剩下兩條?”她問郭秀秀。
“還有一戶沒去。”郭秀秀說。
“那走呀,咱快點兒送完好回去幫我姥炸麵魚。”杜昕月催促她。
郭秀秀沒有動,說了一句:“剩下那戶是張桂香家。”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