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科研基地

字數:3569   加入書籤

A+A-


    “我怎麽變壞了?”荊懷文一臉無辜地盯著她。

    “你變得不老實了,變得會甜言蜜語地哄人了。”

    “我有嗎?”荊懷文似乎在杜昕月的提醒下,才察覺自己的變化,他嘀咕,“我心裏就是這樣想嘛。你不知道,我在眼睛看不見的時候,經常一個人在心裏這樣跟你說話。我以為你能聽得到,原來……”

    “我聽到了!”杜昕月連忙說,她握著荊懷文的手指,說,“真的,我知道你不是真心趕我走的,我知道總有一天我們還會見麵,會像現在一樣廝守在一起。我知道我們兩個今後在一起的路還會很長很長。所以我從來都不擔心我會失去你。”

    荊懷文動情地將杜昕月攬入懷裏,說“昕月,謝謝,謝謝你能理解我。”

    杜昕月在荊懷文這裏待了一周。如果不是那邊邢建國一直在催她回去處理農場擴建事宜,她真想再多陪他一些日子。

    荊懷文的眼睛還有一些後續的治療需要完成,所以需要隨時就醫,要不然,杜昕月真想讓他跟她一道回去,直到現在,她還為他在公司裏保留這股份。他還是她的科技顧問。

    離開的前一天,荊懷文說要帶她去一個地方,還說她一定喜歡那裏。

    “既然這個地方這麽好,那我一定要去看看嘍。我們現在就出發吧,要坐幾路公共汽車?”杜昕月迫不及待地問他。

    荊懷文卻說,那個地方在市郊,比較偏遠,沒有直達那裏的班車。

    “你等下,我打個電話。”荊懷文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兒,一輛吉普車停在了他家的樓下。

    兩個人坐上吉普車,吉普車開出市區,一直沿著公路向前開。

    杜昕月心裏琢磨著荊懷文要帶她去什麽地方,想來想去,她想到了,一定是他父母的科研基地了。那確實她一直想去的地方,她一直好奇,這個時代的生物科技已經達到了什麽樣的水平?現在,她終於如願以償了。

    想到這裏,杜昕月心裏一陣興奮,心想荊懷文果然是了解她的。

    吉普車在市郊公路上行駛了大概四十分鍾,沿著一條岔路轉下公路,又走了一小段鄉間土路,然後便駛向一條寬敞筆直的柏油路,沿著柏油路又走了二十分鍾左右,從汽車裏,便可以看到他們正前方幾棟半球形的建築若出現在事業中。

    “看,那就是我父母的科研基地!”荊懷文指著那些建築對杜昕月說。

    “看上去挺神秘的,不知道裏麵什麽樣兒?”杜昕月說。

    “別著急,一會你就可以看到了!”司機回過頭笑嗬嗬地說,然後他又問荊懷文,“荊助理,我們待會兒從哪個門進去?”

    “從正門走吧,走一下安檢程序。”

    “好的。”

    一路上,司機總是跟荊懷文叫“荊助理”,這讓杜昕月心裏很疑惑。難道荊懷文已經在這裏工作了?

    研究基地的大門兩側各有一名士兵把手,吉普車一開到大門口,便被他們攔住了。

    司機把前後車窗都搖下來,一名士兵檢查車輛,另一名便分別索要他們的身份證件進行檢查。

    杜昕月看到司機和荊懷文都掏出了自己的證件,便也將自己的身份證拿了出來。

    但那名士兵隻看了司機和荊懷文的證件。

    他看過荊懷文的證件之後,立即畢恭畢敬地對他行了一個軍禮,然後做出放行的手勢。杜昕月看到那名士兵看荊懷文時的眼神兒裏透著崇敬。

    荊懷文現在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大英雄呢!想到這裏,杜昕月感到心裏美美的,她打心眼兒裏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

    吉普車在一棟半球形建築前停下來,杜昕月鑽出車子,仰望著麵前的龐然建築,心裏已經掩不住激動起來。

    一個二十八九歲的女兵從建築中走出來,她熱情地跟他們打招呼。

    “你們來了,兩位老師去市裏開會去了,他們讓我在這裏等你們。”她笑著跟他們說,又轉向杜昕月,說,“是杜昕月吧,你好,我叫梁文靜。”

    “你好。”杜昕月看對方向她伸出手來,也連忙伸出手去與她相握。

    這個梁文靜一見麵就能喊出她的名字,看來她之前對她已經有所了解。而杜昕月對她卻一無所知。

    正想著,荊懷文笑著跟她介紹:“昕月,文靜是我父母的得意門生,她專門研究野山參栽培技術,她寫的關於野山參栽培技術的論文,還在國際上拿獎了呢,有時間,你們可以交流交流。”

    “你是研究野山參栽培技術的?”杜昕月心裏又驚又喜她有種覓到知音的感覺。

    ““你別聽懷文抬舉我,我幾斤幾兩他最知道。”梁文靜說著親昵地挽著了杜昕月胳膊,對她說,“昕月,我聽說你種的野山參不光長得快、產量高,品相還跟野生的沒兩樣,我一直想著要是能見見你就好了,那樣我就可以跟你當麵請教了。今天總算是見到你了,你快跟我說說,你是怎麽做到的?”

    梁文靜不無激動地說。

    “其實我對野山參的研究並不多,我也想跟你請教呢。”杜昕月謙遜而又誠摯地說。

    荊懷文說:“文靜姐,你別急嘛,人我都給你帶來了,交流的時間有的是。還是先帶昕月去你的人參種植基地看看吧。”

    梁文靜一拍腦袋:“哎呀,見到昕月我真是太激動了,走,我們去裏麵,邊走邊說。”

    走進半球形建築,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接著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有各式各樣的花卉、菜蔬和果木。

    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品種,但是長得又與人們通常見到的有很大差異。

    比如西紅柿,家裏的西紅柿都長在院子裏,而且是一株一株的生長。這裏的西紅柿長在藤蔓上的,結出的西紅柿果實也更大。

    而且這裏的植物已經用到了無土栽培技術,植物生長在溶有礦物質的營養液中。梁文靜介紹說,營養液栽培不僅能滿足作物對養分、水分、空氣等條件的需求,而且還有利於人工對這些條件進行調節,所以比土壤栽培更有助於它們的生長平衡。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