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往事難忘

字數:3426   加入書籤

A+A-


    在那個戰火紛飛,時局動蕩的年代,人命就像是路邊枯黃的野草。活著,就是所有的榮華富貴和天地庇佑!

    慎王爺看著滿目蒼夷的大清江山變成了殘垣斷壁,心中悲苦,一腔忠心隻留下了一個寄予厚望的名字明光。這個名字原本是要給男孩的,可惜明光不是,但是慎王爺依然欣喜的抱著剛剛出生的明光,仰天大笑,覺得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清廷複辟的輝煌。

    慎王爺的血用最激烈的方式灑在了紫禁城的宮牆上,他帶著僅剩的殘兵,殺了八國聯軍一隊的人。熊熊戰火中,慎王爺的笑響徹了京城,傳遍了每一個角落,那場火映紅了天,映紅了紫禁城的紅牆碧瓦。

    彼時,不滿周歲的明光正被家中的忠仆韓叔抱著,隨著流民出了京城。

    國破了,家沒了,所有的往昔變成了沉重的傷痛,折磨了韓叔勉強的撐過了三個春秋,便追隨慎王爺而去了。

    明光那是才四歲,年紀太小,不明白生死的痛,恍然的經曆了一場,心中銘刻的隻有淚水。無盡的淚水和哭喊,無盡的沉重和傷痛,還有滿目的白!

    韓叔教明光說的第一句話是阿瑪,第二句話是明光,第三句話是要活著才有希望。明光用最純真的語調隨著韓叔一遍遍重複,那時的韓叔是唯一會笑的時候,因為他在明光純真的眼眸中看到了陽光,看見了希望。

    韓叔離世後,明光便由韓叔身前的好友孫誌文先生撫養,改了姓,成了孫家的大小姐,一路逃去了杭州。

    時隔十六年後,明光又隨著養父孫誌文逃回了北平。那是明光曾經的繁華的家,也是大清曾經最輝煌的都城!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孫老爺踏進北平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十幾個字,帶著沉重的喟歎。

    明光站在孫老爺身邊,仰望著高高的城牆,想起了韓叔給她講的過去,那是屬於她從未謀麵的阿瑪的光輝曆史。

    她的阿瑪,曾經在此浴血奮戰,殺了侵我華夏的賊子。用他的滿腔熱血,灑在了華夏的土地上。也用他的一把火,一腔悲憤去呼喚去呐喊,去點燃國人的鬥誌。

    孫老爺時常對明光諄諄教導,說:華夏兒女,不論是誰,都該拿起刀槍,保衛自己的家園和親人。即便淳弱如明光,也要記住亡國之痛,國人之慘,還有那些被傾軋而死的無數百姓!

    “明光,去祭拜一下你的父親吧!”孫老爺一臉哀傷的看著明光,沉聲說道。

    明光將眼眶裏集聚的淚水咽下,點點頭道“爹,女兒還是先送你們回家吧!”

    “不,明光,你最該做的事情,不是回家”孫老爺義正言辭的教導著,神情十分凝重。

    明光沉默,孫老爺總是說沒有國何來的家?如今的他們沒有家,隻有國仇家恨和亡國人的悲哀!

    七叔拿著竹籃子裝著香燭冥紙,陪著明光前往紫禁城去祭奠那些守衛國土,失去性命的烈士。

    北平的街道很幹淨,也很繁榮,若不是他們都失去了腦袋後的辮子,換了一身裝束,明光會恍然的以為,什麽國破家亡,全部是一場夢話!

    北平沒有戰亂,沒有哀鴻遍野,沒有餓殍饑俘,甚至連戰爭動亂的影子都看不見。街上的行人穿著光鮮,悠閑的在大街上走過,他們的臉上都帶著微笑,生活幸福而美好。

    明光突然有些恍惚,這一路上她看到了無數慘絕人寰的景象,可是踏進北平城後,似乎那些東西就像是幻境一樣,連一點痕跡都不曾留下!

    明光茫然四顧,心像是被人狠狠地刺了一下。父親在城門口說的話,明光忽然間懂了。

    亡國之恨,同胞之仇,在北平這個被戰火隔絕的世外桃源,就像是商女口中唱的悲歌,隻聽見了聲,看不見痛!

    也許這是戰火燎原中唯一安寧的樂土,活著的他們也在試圖麻痹自己,欺騙自己。

    明光忽然想起很久以前聽餓死的人說過的一句話:為了活著,怎麽做都不是錯!

    也許,這才是北平最大的悲哀!

    紫禁城的紅牆依然鮮亮,不知道那是鮮血染的,還是它曆經風霜不改其色?

    明光帶著幾分敬畏伸手摸了摸紅牆,刺骨的寒涼從指間傳來,像是摸到了一具具冰涼的屍骨。然後還有那麽一絲炙熱,像是曾經保家衛國的將士滾燙的鮮血。

    “大小姐,上柱香吧!”七叔將點燃的清香遞給明光。

    明光捧著一柱清香,像是捧著一座泰山,重的毫無還擊之力,直挺挺的跪在城牆下。

    七叔的冥紙撒的滿天飛,像是奏響了一曲哀歌。

    明光捧著清香一遍遍的磕頭,一遍遍的默禱,希望阿瑪說的光明快點來到。希望她讀過的自由之說,如清風拂過華夏,讓所有的百姓都能真正的站起來,再也不用受苦受難。

    “小姐,我們回去吧!”七叔收拾好空蕩蕩的籃子,看著明光悲痛的神情,幽幽歎了口氣。

    明光點頭應下,沉默的沿著牆角來回走了一段,然後昂首闊步的離開了。

    北平的陽光很暖,明光伸手觸了觸光芒,突然笑了起來。她堅信,一切都會好起來,因為華夏的子民,胸中都有熱血,也有虔誠的力量和信仰。

    孫老爺買的宅院在巷子胡同,聽說以前這裏住的是一位清朝官員。宅子雖然不大,但是足夠安置一家人。而且這宅子四通八達,很是方便。

    牌匾上碩大的兩個燙金字孫府熠熠生輝,一看就是孫老爺的墨寶。孫老爺的字圓潤又周正,像極了他的人,骨子裏銘刻著方正,為人處世卻極其圓滑。正是孫老爺的這種圓滑,讓他們一家大小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還能勉強有一份安穩。

    “大小姐,老爺吩咐,大小姐回來後請先去書房!”管家岑伯正在院中指揮下人忙活,看見明光回來,忙著上前說道。

    明光淺笑的應了下來,將手中的東西交給了七叔,隨著岑伯而去。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