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動亂風雲
字數:3879 加入書籤
族會一直開到了下午兩點左右才結束,我中途的插入並沒有影響到族會的進行,但聽了爺爺說起了那關於五十年前的京都動亂風雲後,每個人的臉色或多或少都有了些變化。在宗祠上說完那些話後我便被小姑拉下去了,直到了今天下午四點,我才再次在許家的後屋見到了爺爺。
再次見到爺爺,我發現他不再是那個坐在宗祠大堂訓斥眾人的族長,而隻是個晚年方知喪子之痛的暮歲老人。這是我頭一次這麽近距離的認真看爺爺,這麽多年了,他的眼窩已經逐漸陷下去,臉上的皺紋多得像蛛網,一臉老態,接連的遭逢大難,還要盡責的守著這個許家,他勞心勞神,能不比一般人老的快嗎?
隻是,我不知道我現在該以什麽態度麵對他,之前在宗祠的時候我還那麽理直氣壯的頂撞他,現在方知當年之事,另有隱情,搞得我自己反而不自在了。
“爺爺。”第一次這麽正經的喊著這個稱呼,老人家倒是不怎麽在意我的臉色變化,走到屋內的那桌前的太師椅坐下後才擺擺手,“靈兒,先帶這小丫頭出去吧,我想單獨跟這小子談談。”
許靈小姑正在玩手機呢,猝不及防的被爺爺叫了一下,愣了下才反應過來的應聲,然後就將正在到處打量的貞兒給雙手抱起,連帶著那隻趴在椅子上的肉球倉鼠也沒忘記拎起,飛一般的逃離這個房間。她估計以為老爺子要發怒,教訓那個“不肖子孫”。
“你叫許辰,是吧?”被老爺子點名,我立即坐正麵對著他,雙手放在膝蓋上,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是。”
老爺子許是看出了我的緊張,又擺擺手,靠著椅背,對我說道:“你現在肯定很想知道,那件阻止了你爸媽在一起的大事件是什麽吧?”的確,關於爺爺先前所說的“五十年前京都,動亂風雲”我一點都沒聽說過,如果不是爺爺當時的語氣那麽堅定,我還以為是他故意在框我。
關於“京都”我還是了解的,那是現今的“京城”的另一個稱呼,老一輩的人喜歡稱呼它為“京都”寓意著京師國都,而今的京城,卻是直截了當的講明了這個城市是哪裏。之所以以“京”命名,是因為某一任國主曾名號為“京”,之後便延承下來,一直沒有變過。不過,現在已經沒有所謂的“國主”了,現在的中華國是以民主製的集權,關於這些我自然是從曆史書上看來的,具體的話,說起來簡單,說起來也難。因為這其中的複雜關係,可能會牽扯出很多不和諧的東西。
“五十年前,京都曾發生過一起動亂,這場動亂被後世掩埋,後來的人們幾乎沒有知道這場動亂發生過,更不會知道動亂發生的緣由。動亂的起因,還是因為建國之初形成的‘衛正派’與‘明黨’兩大派係的鬥爭。當時,我們許家所站的位置正是衛正派了,也是現今的中央上級的派係。而鄭家在那個時候被卷入了明黨,他們公開支持明黨,在衛正派坐穩了中央後還這麽積極反抗,這無疑是在打中央的臉。於是,動亂便開始了。”
隨著爺爺的敘述我逐漸的知曉了一件已經被掩蓋了五十年的驚天秘密,我做夢也不會想到,這件秘密之後會影響了我整個人生。
五十年前,京都還未更名京城,剛剛建國不久的衛正派逐漸的掌握中央力量,不想曾被打壓過的明黨人員開始反抗,他們反對衛正派的人獨吞戰果,在他們還在前線死死火拚的時候,衛正派的劉黨人員趁機入主京都,瞬間掌握了中央力量,完成了對京都的掌控,致使明黨被排擠出境,在戰爭勝利後不僅沒有獲得應得的戰利品,還被曾經的戰友——衛正派的人背叛攻擊。
明黨的人員被打擊的逃出京都,接連敗退的明黨人員最終被完全打散,分離在了全國各地,再也不複當初的壯大。然而衛正派的人依然不放心,於是他們開始對那些支持明黨的人員下手了。
這便是五十年前的那場動亂的序幕了。
五十年前,鄭家的家主便是明黨中的一員,當他發現衛正派的人要對他們下手的時候已經太遲了。然鄭家畢竟家大業大,要完全被鎮壓掉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鄭家家主當機立斷采取了分割家族成員的策略,將鄭家嫡係分離成了十份,四份明,六份暗。如此鄭家才有一線希望逃離出京都。而當時,在京都的數大家族中,除了鄭家,還有其餘的五家,這六大家族除卻鄭家外,還有一家是明黨的人,記得那家為“玉”。
當年的許家並不壯大,雖也不算是什麽小家族,但絕不是京都六大家族那麽恐怖的勢力,而被分離的鄭家,在衛正派的人的步步追殺下,不斷的縮減家族勢力。到了最後已經變得連小家族都不如,當然,那是很後麵的事情了。
繼續聽著爺爺講著關於那場動亂的事情,在清除掉了明黨在京都的勢力後,衛正派就正式攤牌對京都的勢力進行一番洗牌。也是那個時候,剩下的京都四大家族也未能幸免的被抹除了部分的地盤,因為衛正派不希望在自己管轄的城市內還有過多其他的勢力。即便這些勢力都是支持他的。
他們知道,想要鞏固剛剛創立下的新國,就必須將這些不可控因素統統清除掉,不然早晚這些勢力會成為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會是他們日後國內的一個定時炸彈。誰知道這些擁有龐大資源與力量的家族日後會不會也想鄭玉兩家那般反抗他們呢?所以,這次的洗牌行動是必須進行的。
這些世家倒是也明事理,在察覺到了衛正派的舉動後迅速做出了反應,有兩家立即就站明了立場,堅決維護衛正派的一切主張,而另外幾家卻是直接全族遷移走人。這其中要數王黃兩家最為幹脆了。他們直接搬去了離京都較遠的奧都居住,更是將任職官員的子弟全部召回,撤銷掉了自己的職務,以示自己的誠意。他們雖然沒有表明加入衛正派,但這退讓的舉動還是讓衛正派很滿意。
至此,原京都六大世家分的分,走的走,散的散,衛正派的人終於做到了對京都的全麵掌控。京都也是在那個時候更名為“京城”,成為了之後的中華國的國都所在了。
關於五十年前的動亂,爺爺說的很簡略,隻是大意上敘述了當年的那場動亂的一個經過,詳細的細節一點都沒講。也許是時間久遠了,他自己也記不清多少。畢竟,五十年前,爺爺也還小呢。當然,也有可能是他不想跟我多說這些禁忌的事情。
隻是,誰能想到,當年的京都六大世家之一的鄭家,會淪落到現在這番地步?已經完全看不出其曾是個世家的影子。甚至比不得一般的小康家庭,這還是所謂的世家嗎?即便我對媽媽的家族不怎麽了解,也明白這個當年的世家到底被迫害的有多慘烈了。
隻是沒想到,從小耳目熏染到大的衛正派掌握的國家,還有這麽一段陰險的過去。隻是,我們能說什麽?這都是當年的禍事,成王敗寇,我不覺得其做得有什麽錯。背負罵名也好,背負美譽也罷,勝者才是正義的呀。
“現在你還怨恨我嗎?”爺爺慢慢地直起身,目光轉移到我的臉上。被他這麽直直地盯著,即便是我都有點不適應。我不知道我該說點什麽好,怨恨嗎?不會呀,在爸媽他們的堅持知曉了結果後就不再怨恨了。隻是讓我接受留在許家的話,我還做不到。
“不會了,您我是至親,我怨恨您做什麽?”爺爺聞言一笑,似是早就看穿了我心中所想,也不再這個話題上深究,他望著空蕩蕩的門口,突然問道:“那個丫頭,不是親生的吧?”
額,什麽意思,他是在說貞兒嗎?是呀,嚴格上來講,貞兒並不能算是我的親生妹妹。我真正的親生妹妹,實際上,在我九歲那年的那個雨夜就夭折在了手術台上了。如果沒有那神秘的力量介入,也不會有貞兒的出現了。但我們,的確不是真正的血脈相融的親生兄妹呢。
“在我眼中她就是我的親生妹妹,再無他人。”我十分果斷地回答,在那個晚上,接受了她的那一刻起,我已經將她當成自己的妹妹了呀。
那晚,在抱住小貞兒的那一刻,我的淚就像這窗外不停下的雨,不停下。
“從今日起,你就是我的妹妹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