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佰長孔青

字數:535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戰國蒼雲傳 !

    觀澤縣是小衛國北部與大魏國中交攘的一處邊境守城,昔日常羽、展蹠和麻平安三人被征為新兵時,便是送到觀澤縣的軍營服役。

    以常羽跨下駿馬的腳力,從馬陵直奔觀澤,不到兩日便可抵達。

    此時正值初夏,是草長鶯飛的季節。

    萬裏長空,湛藍澄淨,如同夢中的海洋。

    天際點綴著幾朵白雲,異常素淨,仿佛海洋中的幾片白帆。

    長空之下,是一碧千裏的原野上,極目之處,峰巒起伏。

    馳騁在嫩草蔥鬱的原野上,清風拂麵,泥香撲鼻,沁人心脾,整個人都清透了。

    隻有在古代,才能感受到如此天然純淨的自然風景吧。

    常羽跨下一夾馬腹,鬆開馬韁,雙手伸展開,仰天大嘯!

    暢快的歡呼聲響徹雲霄,傳遍原野,驚起一陣陣晨鳥,麇獐四竄。

    馬蹄揚起一陣清露,踏踏而奔。

    穿過一處低矮的小山穀後,離觀澤縣就不遠了,故此穀因為近靠觀澤縣,又被小衛國人稱為“觀穀”。

    觀穀是自西往東通往觀澤縣的唯一通道,若不取此道,就要經往北麵,再繞兩日的行程。

    觀穀兩側的丘陵雖不算高,但也是起伏連綿,樹林茂密,野果豐碩。

    穿過觀穀,再行半日,常羽終於到達觀澤縣的軍營。

    ……

    “不行!兵尉大人沒空見你!”兩名士兵將長戟架住,擋在軍營門口,怒喝道。

    此處軍營正是當初常羽等人來過的新兵營,作為衛國北麵一個訓練新兵的營點,同時,也是向北境的大魏軍營,輸送新兵的一個中轉站。

    鹿角合圍的軍營,方圓數裏,有兩千多人,不時有生嫩的麵孔夾雜在巡視隊伍中,左顧右盼著,一副新鮮的模樣。

    帳篷林立的軍營中,殷紅色的彩旗飛舞,傳來操練之聲。

    常羽自稱是遊曆周國的劍客,途經馬陵時,發現馬陵的馬賊有異樣,特來軍中稟報消息,但跟這兩名士兵解釋了幾番,還是不得進去。

    無奈之下,常羽往前踏了兩步,尋思著要不要硬闖進去。

    常羽自修煉《萬元功》後,人就憑空長高了許多,身高八尺有餘,比麵前兩名士兵高了一個頭,又兼長期習武,身形健碩。

    這兩步身形上前,頓時讓兩名士兵緊張起來,畢竟一些敢於遊曆周國的劍客們,多半還是有兩招三腳貓功夫的。

    “你想做什麽!”兩名士兵連退數步,將長戟對準常羽。

    後麵的十來名士兵見狀,紛紛持戟拔劍,十幾把白鋒形成一個圓圈,將常羽和他的馬兒團團圍住。

    常羽環視眾人,麵無懼色,他可不想動手,但倒想起馬灞曾經說過的一番話來,是關於習武之人與普通軍士實力比較的。

    在雙方裝備與武器同等的情況下,一名修為四段的刺銅弟子,以一對一,大致可以連續對付十名普通的軍士,一名刺銀弟子,可以連續對付百名普通軍士,一名刺金級別的長老,可以連續對付千名普通軍士。

    這當然是指以一對一的情況下,因為習武之人,本在單打獨鬥中就占盡優勢,又兼有內氣相助,更能夠持久作戰。

    而且,修為越上往上,其艱難程度也是成倍增加,對應級別的弟子占比卻是急劇下降。

    整個刺金門的弟子近萬人。百分之八十都是刺木弟子,百分之十八為刺銅弟子,像常羽這種修為四段的刺銅弟子,也占據了刺金門弟子總數的十分之一。

    刺銀弟子占比不足百分之二,更別說刺金級別的長老和門主了,無不是萬裏挑一,鳳毛麟角。

    而且,據馬灞所言,放眼整個中原,修為達到十段,也就是對應刺金級別以上的習武之人,也不過兩百餘人。

    達到十三段修為的,普天之下,不出十人。

    當然,如果習武之人被群起而攻,或被軍隊特殊的陣型克製,對戰的勝數,不僅要大打折扣,命喪刀下都是大有可能的。

    常羽正思量間,突然聽到一聲喝令:

    “住手!”

    尋聲望去,一名年輕男子從營門中走出,從這男子的年齡看上去,僅比常羽小幾歲,卻是一副軍官模樣。

    這男子生得清爽幹練,中等身材,四肢孔武有力,他穿著一身鐵甲,身後一件殷紅色的披風垂下,英姿颯爽。

    軍官身上的殷紅披風與營中彩旗的顏色一致。

    殷紅色是小衛國的國色。

    周王朝為火德,崇尚紅色。軍隊又乃一國之力,故而軍中用色,皆為紅色。

    大魏國出於三晉分家,自認承繼了晉國的正統,而晉國是王族諸侯,當然是尊崇周之火德,魏國便承繼火德,軍中旗幟服飾皆尚紅色。

    當日常羽在骨巫上師手中逃脫時,襲擊越國劍客的魏軍,便是身著紅袍。

    小衛國附庸於大魏國,也是崇尚火德紅色,但為了顯示卑位,就改成了殷紅色作為國色。

    紅中帶黑,是為殷紅。

    “佰長大人!”士兵恭敬地分作兩列,為其騰出一條通道。

    “不知這位壯士有何事?”這名軍官走向常羽時,眼中一亮,問道。

    常羽神念一掃,發現對方竟然是修為三段的習武之人。

    “在下昨夜經過馬陵,聽到哀怒之聲……”常羽挑三撿四說了一些,將自己對馬賊侵略衛國北境村莊的擔憂說了出來,昨夜行刺這些事,當然掩去不說。

    常羽說話間,突然感應到後方有三匹駿馬奔馳而來,不由轉頭望去。

    那三匹駿馬前後相間,馬上之人穿著一身便衣,隔遠呼叫道,“報告佰長大人!馬陵坡中衝出大量的馬匪,攻戰了張家村,正往朝歌鎮而來!”

    “什麽?!”軍官震驚道。

    常羽也大吃一驚,朝歌鎮就處於觀澤縣內,那馬賊豈不是往這邊過來?

    本是來提醒邊境守軍堤防馬賊,沒想到對方竟然直接奔殺過來。

    “你們速去稟報兵尉大人!”這名軍官決斷道,又向常羽作了一個手勢,邀請道,“這位壯士請隨我進帳,麵見兵尉大人。”

    常羽略一思慮,就將馬匹交給軍士,跟著軍官往營中而去。

    既然已經來到此地,不妨也見一下這名兵尉,將自己所知也當麵稟告一下。

    “不知壯士尊姓大名?是哪國人?”軍官上下打量了常羽兩眼,絲毫不掩飾眼中露出的幾分由衷讚許,感興趣地問道。

    這種喜怒形色的軍人,多是豪爽率真之輩,常羽不由心生好感。

    他謊稱自己是衛國人,將姓名如實相告,兩人幾句寒暄下來,常羽也得知對方名為孔青,是軍中的一名佰長。

    所謂佰長,又名百夫長,是軍中統領一百人的小軍官。

    軍中官銜自下而上,分別設有伍長,什長,屯長(統領五十人),佰長,千夫長,兵尉,裨將,將軍,上將軍,大將軍。

    其中,一個軍營設一名兵尉,三軍設一名將軍。裨將則是將軍的左右手。

    “我觀孔兄修為已達三段,難道衛軍中也盛於習武嗎?”常羽與孔青邊走著,將自己心中疑問拋了出來。

    “常兄有所不知,軍中尚武,習武之人在軍中本就不算少見,一來可以補充軍力,二來還可教導士兵操練。自從兵尉大人統領觀澤軍營後,便鼓勵衛軍中有資質的軍人習武練氣。”孔青微笑地回答。

    其它國家的軍隊中有習武之人,常羽是聽說過的,隻是不知衛軍也開始推行了。

    聽聞軍隊中的習武之人,練習的武技都是近身博殺之道,身法霹靂,在兩軍交戰之時,殺傷力遠勝於普通的劍客。

    孔青又問道,“我看不透常兄的修為,想必是遠勝於我,不知常兄有沒有興趣加入衛軍?”

    常羽一聽不由啞然一笑,當初正是不想參軍,才冒死去抓了刺金門這根救命稻草,雖然孔青邀請的參軍,肯定今非昔比,但常羽還是連忙婉拒稱謝。

    孔青倒也不因常羽的拒絕惱怒,又將話題轉向別處,閑扯了兩句,不足片刻時間,兩人已經到達一座偌大的軍中營帳前。

    營帳中一片寂靜。

    孔青正欲讓守帳的士兵進去通稟,營帳中傳來一聲爽朗的聲音,“孔青不必客氣,直接進來便是了,把那位壯士也一起帶進來吧!”

    (作者語:4.3-4.10又有曆史新書精選推-薦、三江潛力推-薦啦,求各位讀者大大多多投票,多多打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