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儒分八家

字數:523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戰國蒼雲傳 !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常兄?
    從大公子對自己稱呼的改變,就可看出大公子對自己更為重視了,看來,我應該也能躋身成為大公子府上的一等門客吧?
    常羽對自己的想法不由暗笑,自己豈願長期居於人下。
    常羽心中雖如此想,但卻恭敬地上前作揖說道,“見過殿下!”
    子南陽上前來,扶住常羽,笑道,“哈哈,常兄何必多禮!常兄願意成為我府上嘉賓,我甚是高興。幸好昨夜從鄒子口中得知,常兄竟然師出於鬼穀,否則便要錯失了常兄此等人才,我這一生就留下了莫大的遺憾了!”
    子南陽將話說道如此誇張,若了換了別人,心中肯定被誇得美滋滋的,但常羽自知自底,當然不會受子南陽此話的影響,連連謙虛地回了幾句。
    常羽注意到,緊隨在大公子身後的三人,除了周最是自己認識的之外,另外兩人,自己之前倒未曾見過。
    此時的周最,已經收起紈扇,麵帶微笑,向常羽看來,眼中流露出異樣的光彩。
    站在周最左側的,是一名年近五十的老者,滿頭銀發,生得眉慈目善,雙眼在一張布滿皺紋的老臉中,顯得格外有神。老者頭束青巾,穿著一身青白交間的儒家長袍,一副文人氣息撲麵而來。
    這位老者此時也望著常羽,深邃明亮的眼中,略帶著一絲鄙夷,讓常羽有些不解。
    周最的右側,則是一名國字臉的中年男子,濃眉大眼,麵容嚴肅,不苟言笑,整個人身形高大孔武,穿著一身簡樸的布衣,更顯得超然。
    這兩人對常羽遠遠沒有大公子那般熱情,也不像周最那樣麵帶微笑,隻是自顧自地站在大公子身後。
    子南陽伸手一指那位老者,鄭重地說道,“我為常兄介紹一下,這位是孟子的傳人,萬章前輩,也是儒學大家,萬前輩與門下五十名弟子進入我衛國中,欲在我衛國內為官從政,實是我國之幸。”
    這位白發老者擺了擺手,搖頭道,“殿下過獎了,儒學大家不敢當,天下之人皆知,自孔老夫子西去之後,儒分八家,各家儒學都有不同之處。先師孟子,自成孟氏之儒,但也隻是八支儒家中的一支,老夫的學問,遠遠不及先師,不過沾著先師的名字,傳播儒家仁政罷了,何來掌門之稱。”
    “萬前輩自謙了,孟子之名,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萬前輩得到孟子真學,願到我小衛國中,實在是我們小衛國之幸!”子南陽連忙恭敬地給萬章拍了兩個馬屁。
    儒家講究修身治國,不好殺戮之道,所以儒門的弟子,多以修煉內功為主,就算是帶著佩劍的,也是用於防身,極少用於殺人格鬥的。
    常羽神念掃視著麵前的這位老者,突然就如泥牛入海一樣,被吸收了進去,心中不由大駭。
    這位老者的內功,不知已經修煉到幾段境界,但遠在自己之上,肯定是毫無疑問的。
    子南陽又指著旁邊的那名中年男子說道,“這位是荀卿,先前與鄒子同在齊國稷下學宮講學,擔任祭酒。荀卿師出儒家,博采眾長,學問深厚,在下十分佩服,日後還多有討教之處,望先生不吝賜教。”
    “殿下過獎了。”荀卿淡淡說道。
    這位荀卿,又被後人稱為荀子,就是提出人性本惡的人。荀卿晚年的兩位弟子非常有名,一位就是韓非子,另一位就是李斯,這兩人都是法家的不世之才。
    李斯師從荀子,學習了帝王之術,幫助秦始皇統一天下。不過,這是四十年後的事了,如今的荀子,正當壯年。
    沒想到連荀卿也出來在衛國之中,到底是什麽風,將這些齊國的名人都刮到了臨近的衛國來,難道是齊國前線的戰爭,已經到了殘酷無比的地步了嗎?
    常羽心中猜想著,嘴上卻對荀卿客氣地問候著。
    沒想到,萬章臉上突出輕蔑之色,脫口說道,“哼,老夫以為,荀卿雖師出儒家,卻廢棄儒學之道,尊崇帝王之術,豈敢再稱自己是儒家的人?”
    荀卿淡淡一笑,負手而立,大有一種傲然世間的氣概,隻聽他說道,“荀某早年師從子思之儒,本以為可以通過學習儒家的常說治理天下,沒想到,荀某學了三年,除了滿口仁義,並沒有學到任何關於治國之道,儒家所說的仁政,雖然符合民心,卻無法在這樣的亂世中,幫助君王真正富國強兵。”
    萬章聽到此言,一聲冷哼,臉露怒色,“唯有符合民心的仁政,才能幫助一國之君安內攘外,上下一心,如何就不能幫助君王真正富國強兵?”
    荀卿笑道,“萬前輩仍是儒家仁義之說。人心本惡,儒家卻要人一心向善,豈不是違背了人的本性,致使惡人橫行,仁義成為空話,就像要求老虎改吃素食一樣。但秦國的商鞅變法,卻是用嚴苛的律法管束民眾,約束人本性的惡行,正是符合人之本心的正確做法,商鞅變法之後,大收奇效,秦國因此富強,而奉行仁政的西周,卻是萎靡不振,毫無興起的跡象!”
    “西周未能富興,非仁政之失,實乃國力之限!”萬章反駁道。
    萬章這句文縐縐的話,連常羽也聽得大皺眉頭。
    周最顯然對萬章說法也十分不滿,轉頭看著萬章,臉上一副不屑於跟萬章站在一處的表情,甚至眼中有一些不為察覺的怒意。
    常羽因神念的原因,觀察力過人,當然把周最的這一絲變化看在眼中,心中覺得奇怪,就算再對萬章的說法不屑,也不至於到了生氣的地方吧?
    不過,這種發現,當然不適合拿去詢問周最,以免讓人誤以為自己別有用心。
    常羽心中一想,便向萬章詢問道,“如果是好的變法和措施,相信哪怕再弱小的國家,也能夠有一定的收效,怎麽能把罪責推給國力呢,如果國力足夠強大的話,那還要變法做什麽?”
    周最與荀卿一聽,眼帶笑意,顯然是同意常羽的說法。
    萬章的說法本來就不太嚴密,如今被常羽這麽一說,老臉更是沒有地方擱,臉色有些忿滿道,“張儀蘇秦之流,師出鬼穀,但無一為天下謀福祉,不過是將本已混亂的局麵,再攪得更加混亂罷了。老夫以為,鬼穀之道,乃亂世之道,商鞅之道,乃虎狼之術,都是短視勢利的做法,隻可短用,不可長信,唯有仁義,才能讓百姓真正信服君王,為君王而戰,為君王而死。”
    萬章並沒有正麵回答自己的問題,但他這麽一說,借著對張儀、蘇秦兩個人的評價,無疑是將自己也打上了“亂世之道”的標簽,貶低鬼穀與法家的學說,推高儒家的地位。
    張儀、蘇秦兩人,以縱橫兩派的學說和劍法行走天下,分別成立了合縱、連橫兩派。
    其中,蘇秦遊走六國,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穀關。
    後來,張儀到了秦國,秦武王的父親,秦惠王,封張儀為相,讓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
    張儀、蘇秦兩人這麽一搞,六國分分合合,徒勞讓兩人耍了一圈,都沒討到什麽好處。
    鬼穀門人雖然都是不世之才,但確實沒有一個是認真治國的,無非是在縱橫天下間,謀求個人的名聲與利益罷了。
    這就是萬章說的,鬼穀之道,是亂世之道的原因。
    萬章話裏的這層意思,常羽當然懂了,不過這也隻是萬章個人說法,常羽眼光看向子南陽,發現子南陽目光下放,正若有所思,心中覺得不妙。
    作為衛國的大公子,子南陽當然在意麾下的人才,對於小衛國的作用了,如果隻是損國利已的,當然不會受到待見。
    齊睿幹咳了兩聲,向子南陽說道,“殿下,治國之事,本就各有說法,可不是能夠在這裏討論清楚的,何不回到府內再說?”
    “哈哈,相國大人所言極是!今日有如此多的貴客在此,我正要設宴款待各位。”子南陽釋然,站到眾人中間,圓場道。
    氣氛一時緩和了一些,子南陽將常羽等人拉到身旁,與幾人並行著,往內府而去。
    常羽用心留意了萬章此人,發現他完全沒有了剛才的氣惱空之色,一副安然自得的模樣,頗像個宅心仁厚的儒學大家。
    對了!
    為何自己竟然漏了這個細節!
    常羽突然想到,剛才幾個所說,儒分八家,其實是指孔子去世之後,孔子弟子分家各立門派的情況,有所謂的子張之儒、顏氏之儒、孟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子思之儒等等。
    每個儒家的分支,主張都有一定的差別。
    比如顏氏之儒,就主張君子自好,修身歸隱。仲良氏之儒,則推崇禮法,主張尊卑有序,恪守周室之禮。
    而由孟子所創立的孟氏之儒,主張‘學而優則仕’,鼓勵門內弟子積極從政,到各國裏當官,推行仕政。
    除了孟子之外,哪一個積極為官之人,是真正清正無私,不知官場生存的技巧的。
    像萬章這種在齊國為官多年的,肯定精於此道,剛才的那一番話,無非是想貶低自己,來為他日後在衛國中的官途鋪設道路罷了。
    這老家夥是個老油條,又是個內功深厚的高手,看來日後要小心才是,常羽心中不由暗想。
    就在眾人快到院中時,一名便衣的侍衛從府中疾步跑出,還未靠近子南陽,便遠遠地高興道,“殿下,殿下,夫人醒來了!”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