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妖都真相(1)帝俊神族
字數:6874 加入書籤
俗話說飯不可亂吃,東西不可以亂摸,有時候,老人的話是有道理的。沈慕橙碰了一下青銅巨棺,突然一聲野獸的怒吼,那個狼狗一樣的妖獸真是無處不在啊。那個妖獸現在真正看清楚模樣,路星辰上前保護沈慕橙,那個生物,其實很像禍鬥,山海經裏傳說的生物,傳說中火神的助手,被視為災禍的象征。這種妖獸能噴出火,往往會伴隨著火災,那個石油小鎮想必是禍鬥幹的。
但是又有點小出入,暫且稱之為禍鬥吧。這禍鬥妖獸,跳到了巨棺上,嘴巴流下十分惡心發出臭味的味道,口中時不時發出火星。妖獸似乎對於他們發現這個巨棺感到非常非常的生氣,似乎要一口吃了他們。
怎麽辦?妖獸顧忌他們手上的武器裝備,但是路星辰和沈慕橙也擔心一旦擦槍走火,就會激怒這個妖獸,妖獸力大無窮,還能噴火。
突然一槍打中了那個妖獸,竟然是楊思思,她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了空中,還能保持不墜落,好像有輕功一樣。
妖獸看到楊思思,表現出來不是憤怒,而是恐懼,似乎楊思思身上有一股可以震懾住妖獸的力量。
沈慕橙悄悄道:“這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啊,難道她不是人?”
路星辰道:“誰知道呢,誰知道,這個女人,是不是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楊思思,降落在地麵,輕輕撫摸著那個妖獸,嚇人的是那妖獸竟然像真正的狼狗一樣變成了乖巧的寵物,任憑楊思思撫摸。
這更加加重了其他的人懷疑,陳長青也不打算阻止,更不打算開槍。
楊思思一伸兩隻手,抓住了路星辰和沈慕橙,推開了青銅巨棺,將他們丟到了巨棺裏麵,然後給合上了。
突如其來的變故震驚了陳長青,也震驚了防禦安全局的探員。
褚鍵道:“局長,這個女人有問題,她把路星辰,楊思思丟到了巨棺裏麵。”
胡超是被那個女人給嚇住了,哇哇大叫道:“一定是個妖女,我們快開槍。”
忽然楊思思坐上了妖獸,把它當成了坐騎,妖獸禍鬥蹦的一跳,跳到了空中,撞出了一個大洞,那邊有一個更深的深處啊。
陳長青認為開槍來不及了,連忙叫上所有人,努力推開棺蓋,可是當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開後,發現人不見了,隻是一個空棺而已。
“怎麽回事,怎麽回事,明明楊思思將路星辰和沈慕橙丟進了棺裏麵啊。”
胡超吃驚地看著,青銅巨棺裏麵真的一個人也沒有,看了半天,也找不到機關,真是怪了,兩個大活人,怎麽丟了。
褚鍵道:“現在該怎麽辦。”
女探員楊迪道:“我們現在,就追蹤楊思思騎著妖獸的痕跡,我們去追,想必妖都就在裏麵。”
“為今之計,隻能循著楊思思逃跑的方向去追,隻能祈禱路星辰和沈慕橙沒有事情了。”
其實路星辰和沈慕橙被丟進了巨棺的時候,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反應,棺底部突然裂開,他們掉入了一個長長的狹長通道,直到他們失去了意識。
等他們醒來的時候,發現是在一個空闊的空地上,路星辰記得那個楊思思將他們倆抓起來,丟進了青銅巨棺裏麵,然後裏麵的機關啟動了,他們進入了一個通道,現在在這裏。
看來青銅巨棺埋的不是人,而是一個機關,直通這裏。
沈慕橙在拉他,道:“快看,快看,前麵是什麽。”
當他們一起看著的時候,一顆巨大的樹木佇立在眼前,不知有多少高,簡直如寫字樓那般高,這棵樹應該是青銅一類的金屬,或者隻是外觀像青銅。青銅樹分成了九個節段,每個節段有如桑葉一般的青銅葉子,難道這是扶桑神樹,他在幻象中看到的那一個。
傳說扶桑樹是由兩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樹組成。太陽女神羲和大神為她的兒子金烏(三足烏鴉,太陽之靈)從此處駕車升起。可以說是神界,人間,冥界的連通大門,後來被後羿站在上麵射日,將其踩斷,人神冥三界才難以聯絡的。
不過與幻象中不同,已經沒有那些太陽神鳥,畢方,鳳凰之類的發出火焰,如果所料不錯,在前麵兩次,扶桑神樹上的神鳥已經消耗殆了。
“這是傳說中的扶桑神樹啊,難道是真的嗎?”
沈慕橙上前撫摸著扶桑神樹,發現的確是金屬材質,可是從觸感來說,再加上沈慕橙對金屬之類的東西有研究,道:“不是青銅,也不是其他地球上的金屬,可能是一種合金,裏麵有非地球的成分。”
路星辰道:“如果是帝俊之類的神族,在這裏建造了這個扶桑神樹,那麽用意是什麽啊。”
沈慕橙道:“可能是因為我們不理解帝俊神族的科技吧,那些人不是分析帝俊是外星人,外星人的思維豈能是我們人類能理解的。”
忽然就在這個時候,扶桑神樹發光了,逐漸變成了透明狀態,就像發光的二極管,流光豔彩,上麵湧動著許多符號。
那白色的光芒越發美麗,整個扶桑神樹都發光了,發光的同時,流動著一些符號,這個情況,非常像……會發光的廣告牌,廣告牌上麵會顯示圖案和文字,來做廣告。
沈慕橙被那美麗的光芒給迷住,雀躍地道:“啊,好美,就像夜晚裏發光的珊瑚樹啊。”
路星辰道:“這是信息數據庫,遠古時代的信息數據庫,就像我們現在的服務器一樣。”
“你的意思扶桑神樹其實是遠古時代的數據庫?”沈慕橙道。
“很有可能,那些字符,在透明的表麵,浮現的符號,應該是某種文字,那些應該是儲存在扶桑神樹中的遠古信息,隻是我們沒辦法用我們的科技,去提取裏麵的信息,否則我們可以了解遠古時代究竟發生了什麽。”路星辰道。
沈慕橙道:“這裏又沒有usb接口,我們也沒有硬盤和人工智能設備,去提取裏麵的遠古信息。”
路星辰道:“太神奇了……有動靜,你有沒有聽見……車輛開車的聲音。”
沈慕橙爬到了地麵,仔細聆聽,的確有機器轟隆隆的聲音,路星辰馬上拉了沈慕橙起來。
“快看。”
“哇,是一個火車?”
“不,不,那是一個會飛的飛行器。”
沈慕橙和路星辰爭論不休,沈慕橙道:“好像……聖經中的記載:
我觀看,見狂風從北方刮來,隨著有一朵包括閃爍火的大雲,周圍有光輝。從其中的火內發出好像光耀的精金。
又從其中顯出四個活物的形像來。他們的形狀是這樣,有人的形像, 各有四個臉麵,四個翅膀。
他們的腿是直的,腳掌好像牛犢之蹄,都燦爛如光明的銅。
在四麵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這四個活物的臉和翅膀乃是這樣,?翅膀彼此相接,行走並不轉身,俱各直往前行。
至於臉的形像,前麵各有人的臉,右麵各有獅子的臉,左麵各有牛的臉,後麵各有鷹的臉。
各展開上邊的兩個翅膀相接,各以下邊的兩個翅膀遮體。
他們俱各直往前行。靈往哪裏去,他們就往那裏去,行走並不轉身。
至於四活物的形像,就如燒著火炭的形狀,又如火把的形狀。火在四活物中間上去下來,這火有光輝,從火中發出閃電。
這活物往來奔走,好像電光一閃。
我正觀看活物的時候,見活物的臉旁各有一輪在地上。
輪的形狀和顏色好像水蒼玉。四輪都是一個樣式,形狀和作法好像輪中套輪。
輪行走的時候,向四方都能直行,並不掉轉。
至於輪輞,高而可畏。四個輪輞周圍滿有眼睛。
活物行走,輪也在旁邊行走。活物從地上升,輪也都上升。
靈往哪裏去,活物就往那裏去。活物上升,輪也在活物旁邊上升,因為活物的靈在輪中。
那些行走,這些也行走。那些站住,這些也站住。那些從地上升,輪也在旁邊上升,因為活物的靈在輪中。
活物的頭以上有穹蒼的形像,看著像可畏的水晶,鋪張在活物的頭以上。
穹蒼以下,活物的翅膀直張,彼此相對。每活物有兩個翅膀遮體。
活物行走的時候,我聽見翅膀的響聲,像大水的聲音,像全能者的聲音,也像軍隊哄囔的聲音。活物站住的時候,便將翅膀垂下。
在他們頭以上的穹蒼之上有聲音。他們站住的時候,便將翅膀垂下。?”
沈慕橙又道:“這是聖經中的以西結書1中章節,我覺得很像以西結書中描繪的飛行器。”
路星辰道:“我覺得印度古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描繪的發動史前核戰爭的飛行器維瑪那。”
那個機器,也就是楊教授描繪的那個太陽車。
機器停在了他們之前,金碧輝煌的飛行機器,從下麵出現了一道門,似乎是叫他們上去。
路星辰道:“我們要不要上去。”
沈慕橙道:“不妨上去看看。”
於是他們上了裏麵,裏麵很像火車的車廂,但是比火車車廂要寬敞,裏麵也像神盾局那個飛行器的裏麵,也像極了科幻電影裏麵的那些星際飛行器。
其實飛行器不大,但是可以容納好幾十個人。
這個所謂的太陽車,好像在飛,很穩。
他們來到了一個盡頭,裏麵似乎應該是駕駛室,差不多是一個網咖那般大小。裏麵有一些操作台,上麵符號與按鍵,完全看不懂,就好像古代青銅器上的花紋一樣古怪。
路星辰發現了放在操作台上的一個書,是楊教授的筆記:
“這個太陽車乃是帝俊和羲和所駕駛,傳說中的十個太陽,也是從這裏出發,將太陽釋放到天空中,照亮了地球的光和熱,老實講這是具有一萬年的外星飛行器,它需要從恒星吸取能量,才能繼續在宇宙中飛行。
帝俊與羲和,他們來自蘇美爾人描述的尼比魯星球,他們其實一種起源於尼比魯星球的類似爬行動物的人形生物,所謂人首蛇身,其實是一個誤解,人類看到他們穿著外套,就以為是人首蛇身,他們的外套也一種生物形態,導致他們被當成古怪的蜥蜴或者蛇。
他們是冷血且高傲的外星種族,他們習慣在高山上和地底修造城市,作為基地,他們教授人類的知識與技術,讓人類為他們服務,供他們奴役,終於有一天,他們中的兩個成員,一個叫伏羲,一個叫女媧,對人類產生了感情,於是掀起了叛亂,導致了他們的報複,降下了大洪水地震來懲罰。
所幸的是伏羲女媧擊退了他們,作為首領的帝俊與羲和,非常生氣,當然也無可奈何,就這樣伏羲與女媧,提升了人類的文明,並且與他們長期對抗,直到一個叫後羿男人,徹底摧毀了這些外星人,使得人類真正的擺脫了奴役的日子……而帝俊,羲和這些首領,被迫逃離地球,回到自己的星球,亦或者藏在星球的深處,等待被召喚,被喚醒,回歸世界。”
路星辰不滿這其中的說法,覺得全是胡扯,堂堂華夏神話人物,是另一個星球的生物,還和其他人類文明產生了聯係。
沈慕橙拿了過來,道:“不奇怪啊,上古神話人物,長得都很奇怪,是外星人,就可以解釋了。”
路星辰道:“可是我們崇拜的神話人物,不是應該穿著寬袍大袖,帶著高冠的慈祥的老爺爺嗎,楊教授他媽告訴我,神仙其實是外星人那個醜樣子。”
這超出了路星辰心裏能接受的範疇。
沈慕橙道:“保持理智吧,我覺得這個太陽車將帶我們進入妖都,說不定楊教授已經在妖都裏,研究外星人。”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