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徐州事變
字數:4247 加入書籤
新港麵積一千畝,相當於春穀縣城大小,城邑中基本按照一般城市布局劃分。
袁耀和朋友們的生活和辦公區域坐落在東北部,相當於縣城裏的官寺,占地一百五十畝。西北部是市場和館舍區,做買賣和招待商人的地方,占地五十畝。其餘八成麵積,主要規劃為工人住宅和煉鐵廠等。
袁耀等人的生活和辦公區,由於不是政府機構,不能叫官寺,袁耀把它稱為總部,總部裏辦公的地方,袁耀統一叫它辦公室。
總部正在修建五套高級住宅,每套占地六畝,原本是規劃給袁耀等人居住的地方。另有十套住宅在規劃之中,袁耀還計劃將來拉更多的人入夥。
此外還有十幾間獨立的辦公室、會議廳、會客廳等,幾十間高級雇員宿舍,以及衛士營房,庫房,實驗室,花園等等。
如今那些辦公室、會議室、會客廳和部分高級雇員宿舍已經建成,可以暫時住人,除了大量資金仍然需要借用縣府倉庫保管,袁耀等人已經不需要早晚往返春穀縣住宿,而是搬進了已經建好的雇員宿舍。
三人來到袁耀的新辦公室,袁耀詢問這段時間的生意情況,蔣幹匯報道:“這半個月又煉出了八十多噸鐵錠,銷售額近一千七百萬錢,預訂款已有一億二千萬錢。”
“這麽多預訂款?”袁耀有些出乎預料,“沒想到銷路這麽好,把未來三個月的產品都預訂了。”
“我們的鐵質量好,加上如今需求旺盛。聽商人們說,荊州、徐州都需要大量鐵錠打造兵器。我們的鐵雜質少,打造兵器更省時省力,所以商人們願意先交錢排隊等貨。”
“劉表剛剛坐穩荊州,正在大力擴兵鞏固勢力,確實需要大量鋼鐵。徐州也產鐵,那邊怎麽突然又需要大量進口鋼鐵?”
“公子不知道,兩個月前,曹操之父曹嵩被徐州刺史陶謙部曲張闓所殺。”
“哦!”袁耀一拍腦袋,竟然把這件曆史大事給忘了,想了想說道,“那曹操必然要報殺父之仇,隻是他剛剛在匡亭打過一個大仗,暫時需要時間做準備。徐州這時候正好趁機擴兵訓練,打造武器。”
蔣幹道:“公子說得沒錯。徐州刺史陶祖恭是丹陽郡人,在新港進貨最多的大商人陶易就是陶氏族人,跟徐州關係密切,他們預付的貨款最多。”
袁耀想到曹操屠徐州的曆史,心裏盤算著怎樣幫徐州百姓躲過這場災難,卻一直沒找到辦法,畢竟自己如今還不夠強大。
想了一會,袁耀對蔣幹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不能讓商人們等太久,第一次合作就把這麽多錢放在我們手裏,人家心裏頭會發慌,再建十個爐子吧。”
“好的,明天就著手修建。”蔣幹頓了一下,又匯報道,“公子,炒鋼爐已經建成,但是我們缺乏懂得炒鋼的工人,這些鐵匠打鐵可以,但是炒鋼經驗都不夠,掌握不了出鋼的火候。”
“哦,”袁耀想了一下道,“派人到廬江皖縣招工,那裏的鐵場受我們的衝擊,恐怕馬上就要停業了。那些工人來多少要多少,帶家屬來我們一並安排活幹。”
“是,公子。”蔣幹又想起一事,說道,“公子,家父回信說,左將軍得到鐵錠很高興,家父也官拜九江別駕。”
袁耀忙拱手祝賀道:“子翼,恭喜恭喜!”
蔣幹謝道:“都是公子的功勞,被我撿個便宜。公子打算什麽時候回壽春?”
袁耀道:“為什麽要回壽春?”
蔣幹差點被噎住,半天才說道:“公子賺這麽多錢,不打算帶回去幫助左將軍建立霸業嗎?家父回信說左將軍計劃再買五萬斤鐵,我還想等公子回去了一起帶去。”
“子翼你想哪裏去了?”袁耀道,“我父親那裏自然是要幫的,但一是為了不讓他缺錢而過重搜刮百姓,二是幫他不被別的勢力滅掉,誰說要幫他他稱霸?”
“啊!”蔣幹和馮冪同時愣住了,蔣幹道,“那公子掙的這些錢……”
“我們用來雇用貧民修路建橋挖水道搞水利,讓交通方便起來,讓百姓富裕起來,讓更多的人可以買我們東西不是更好嗎?”
蔣幹張口結舌,沒想到袁耀真的隻想當富家翁?難怪公瑾他們不回來了。
“公子,礦山如今每年能入數億錢,公子可以把礦山交給我,公子憑借礦山財富去圖謀遠大前程,我想,公瑾他們一定願意繼續跟隨公子共創大業。”
“我知道,你想說公瑾他們嫌我不務正業,所以才不肯回來。但是,我並非不想圖謀大業,隻不過我的大業,和公瑾他們的大業未必一致罷了。”
蔣幹不知道周瑜他們和袁耀的分歧主要在哪裏,隻好不再勸說,問道:“那左將軍想要的五萬斤鐵?”
“你就當做感謝左將軍對令尊的提拔,再送他五萬斤吧。”
“這……”蔣幹這次真的哭笑不得,有這麽送禮的嗎?這不是一百萬兩百萬錢的事,這五萬斤鐵在九江可是價值六七百萬以上啊!老這麽送,袁術再笨也要懷疑其中有鬼的。
袁耀不管蔣幹在那頭腦短路,對馮冪說道:“小姐姐,明天開始,工人薪水每月加五百錢,但不要全部發錢,其中三百錢以實物方式增加。”
“加這麽多?”蔣幹和馮冪異口同聲問道。
再加五百錢,工人待遇就高出別處用工的一倍左右了,六千多人,相當於每月多支付六百多萬錢的工資。
“我們賺這麽多錢,將來還會賺到更多,都要花出去。”袁耀道,“要從改善工人生活做起。”
馮冪道:“那用什麽實物來發給工人?”
“工人平常不舍得買什麽東西,我們就給他們發什麽東西。比如我發現工人都不舍得穿鞋,大多打赤腳,那我們就用這些錢買鞋子發給他們。他們平常都不舍得買肉,我們包餐中增加肉類。其他需要買什麽東西,先派人去調查看看。”
蔣幹道:“公子,為何要發實物,全部給錢不好嗎?”
“工人們窮慣了,直接發錢,大多都把錢存起來不敢消費,這些錢躺在家裏,它就起不到多大作用。花出去,就能讓更多人受益,比如賣鞋的,賣肉的,包括織布做鞋的,養豬養羊的都能跟著賺錢。至於工人們正常消費的物品,我們就沒必要幫他們買了。”
蔣幹恍然大悟道:“公子這麽做,既能改善我們工人的生活,又能夠照顧其他商販的生意,一舉兩得。”
袁耀笑道:“子翼果然厲害,一點就通。不過,不是一舉兩得,而是一舉三得。”
馮冪問道:“那第三個受益者是誰?”
“當然是我們啊,隻要更多的人富裕了,我們生產的東西不就有更多的人買得起嗎。”
“哎呀!幫別人也是幫自己。”蔣幹大叫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少拍馬屁。”袁耀忙打斷他的肉麻,繼續對馮冪說道,“借公瑾的三百金,翻倍還他六百萬錢。還有,這個月開始給公瑾每月分紅一百萬、子揚每月分紅五十萬。”
“每月分紅這麽多?”蔣幹和馮冪兩人大眼瞪小眼,下巴差點沒驚掉。
過去人們積累財富,數代人辛辛苦苦做到“家累千金”就算富豪,這倆貨跟袁耀玩一圈,一年就白拿千金,這太超出蔣幹的想象力了。
“你倆也有,”袁耀笑道,“就算你們現在離開我了,你們的股份照在,我一樣一個月給子翼五十萬,小姐姐二十萬分紅。”
“公子,不可!幹和阿冪不能接受這樣優厚的股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