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臨時產房

字數:3296   加入書籤

A+A-


    盧曼青消了一下毒,伸手一觸:“臍帶脫垂,很危險,孩子要出生了,準備好嬰兒包裹。”她用手指塞回脫垂的臍帶。

    克林急忙在一個背包裏掏出一隻嬰兒包舉在手上。

    “有手術刀嗎?”盧曼青問。

    “有。”克林答。

    麗達疼感已減輕了一些,急急地說:“你要切開肚皮嗎?我怕!”

    “別怕,有切都會好的!”盧曼青在N國醫院曾經聽教授講過這樣的病案,孩子足位,膠帶跟著脫出來,醫生處理不及時,胎兒被悶在肚子裏生生悶死了。

    為此過後,盧曼青曾經看過有關歐美國家接生的報告,這裏的醫生都崇尚自然生產,一般來說不動刀,不動針。

    可是盧曼青也多次研究過中國的接生案曆,大多產婦生產過程都會挨上一小刀。在婦產科裏這一大刀就是剖腹產的意思,而這所謂一小刀,就是側切,也就是在女人產道的下方,切開一個刀口,闊寬產道,讓嬰兒出生的更通暢,還能避免會陰部的撕裂傷。

    因為麗達是三胞胎,他們又都處於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更主要的是,盧曼青感覺頭越來越沉,她已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發燒得厲害,現在一直是硬挺著呢。萬一自己堅持不住,暈過去,麗達會更危險。想到這裏,她對克林喊了一聲:“你們叫了急救車了嗎?”

    “叫了,救護車到我們這裏要四十分鍾,我們為了迎得時間,早點遇到救護車,才開車出來去迎救護車的。可是沒想到,車胎爆炸了。”

    “麻藥……”盧曼青打斷了克林的話。

    “我隻有動物麻藥。”克林的話讓盧曼青一怔“動物麻藥?”盧曼青心裏有點打鼓,現有麻醉藥品各有千秋,各存缺憾,動物麻藥和人類用藥是不同的。動物種類不同,對各種麻醉劑的敏感性也不同。

    “請準備局部麻醉的藥量。”盧曼青已摸到了第一個胎兒的一隻小腳丫伸出了母體。“你的寶寶是足位,我要側切,保證孩子的產道暢通。”

    “盧曼,你有把握嗎?”克林手裏拿著一個針劑小瓶,猶豫地遞到盧曼青的手裏。

    盧曼青看了一眼針劑的名字:“複合麻藥?”

    “是,這是我用於犬類絕育手術的劑量。”克林說。

    盧曼青“嗯”了一聲。在上學期間教授講過,現有麻醉藥品各有千秋,各存缺憾。為揚長避短,在保證麻醉效果確實的基礎上,降低其毒副作用,擴大其安全範圍和使用範圍,通常選用複合麻醉。複合麻醉是對各種麻醉藥物、麻醉方法和麻醉療法高度選擇並進行最佳組合。

    她接過麻藥吸到注射器中,對克林說:“你要再準備一隻,通常一個嬰兒這些夠了,可是你有三個嬰兒,產程一定長,所以為了保證產婦不會半路疼痛,最好一次注射兩隻。”

    麻藥注射進去,盧曼青觀察著產婦的情況,到底這不是用於人類的,她不能馬虎。

    麗達的羊水已經破了,胎兒的一隻小腳在體外已經看得很清楚了。盧曼青用手術刀拓寬了產道,三隻手指拉住小嬰兒的小腳,另外一隻手護住會陰部分,把胎兒拉出了來,倒掛在空中拍打一下嬰兒的屁股,小嬰兒大聲哭起來。

    克林激動得雙手都哆嗦了,他手舉著那個嬰兒包:“好,好,快包上,不要讓他冷到。”盧曼青冷靜的把孩子放在旁邊的一片幹淨的布上擦洗幹淨,遞到克林的手裏,在小嬰兒的手臂上寫了一個1字。

    轉過身去,麗達的第二個孩子也冒頭了,盧曼青的頭更沉了,眼睛發花,她努力搖了搖頭,睜大眼睛,盯著那小嬰兒黑黑的頭頂。

    小嬰兒很配合,努力奔生,盧曼青輕輕扶著嬰兒的頭,把他挽出產道,“第二個出來了,噢這是個女兒,剛才第一個好像是男孩子。我們中國人講究兒女雙全,是幸福家庭的標誌。快抱好。”

    克林把第一個嬰兒放到台子上,又把第二個抱起來:“女兒?太好了,女兒好,我喜歡女兒。”他抱著第二個孩子,不那麽緊張了,呶起嘴唇去親吻那小女嬰。盧曼青暗笑一下:“克林是第一次當父親嗎?”

    “噢,是的,是的!這是我們的第一胎孩子。一下子就來三個,真的很感謝你!”正說著忽然路邊傳來汽車的聲音,有車停在克林那輛車的邊上,有人下車說:“是這輛車,哎,那邊小木屋裏有亮光。”

    有人朝這邊走來,克林抱著嬰兒從木屋子裏伸出來:“是救護車來了。我們在這裏!”

    這會兒雨小多了,兩個人抬著擔架跑過來:“孕婦在哪裏?”

    盧曼青對身穿白大衣的醫生說:“產婦懷有三胞胎,目前宮口隻開了四指,兩個嬰兒已產生,1號為足位,2號為頭位,都健康,第三個嬰兒正在……”突然麗達叫了一聲:“好痛……”

    盧曼青回頭看到麗達的眉頭緊皺著,她問來的醫生:“請問有局部麻醉針劑嗎?”有位醫生從醫藥箱裏拿出一針麻醉劑,盧曼青急忙又注射進去。第三個孩子已看到了,她禁不住失聲叫了一句,“臀位!”

    通常嬰兒臀位是孕婦生產中最危險的一種情況,雖然這種體位對胎兒來說沒有什麽危害,但是臀位的胎兒會出現胎膜早破,容易發生臍帶脫垂,造成嬰兒呼吸和心跳的緩慢,如不及時處理,嬰兒死亡機率很大。盧曼青嘀咕一句:“怪不得臍帶脫垂了!好險!”

    在國內如果發現胎兒臀位,無一例外的醫生會幫助孕婦在3638周時用一促姿勢轉位,一旦不行,醫生就會選擇剖腹產。

    可是今天盧曼青遇到的情況極其特殊,麗達是已經生了兩個嬰兒後第三個胎兒發生了臀位,剖腹肯定來不及,她想想,在歐洲的醫院,這種情況下無疑會采取ECV操作。說白了,這是一種在外部醫生幫助嬰兒轉位的方法,需要時間。

    此時也已來不及了,三個嬰兒的產程太長的話,會引起產婦的大出血,再說又是野外生產,又是下雨,萬一產褥感染,會危及產婦和嬰兒的生命。

    緊急之中,後麵的當地醫生說:“我聽說可以用ECV?”盧曼青急急地說:“來不及了,要不我來試一試。”(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