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行拂亂其所為
字數:3513 加入書籤
唐明琲被她咬得渾身一顫,身下跟著竄起來一股子邪火。他眸色灼灼,呼吸炙熱的如同一團火焰,噴薄在她耳邊。
蘇鸞故意似的,伸出纖纖玉指,滑過他的喉結,勾住他的領口,隨後在彎著眼,在他耳邊說道:“世子爺,你可不能亂來啊,這兒,可是定國將軍府……”
她聲音輕輕柔柔的,帶著些笑意,讓他耳鼓發癢,心裏頭燃著的那點欲念愈加難耐。
唐明琲抬起火熱的大掌,鉗住她的細腰,微燙的薄唇從她的額角纏綿而下,最後襲上她的軟糯香甜的唇瓣……
一寸寸,一分分,似攻城略地一般,溫柔的將她的靈魂與身體剝離,直吻她軟成一癱水,嬌聲連連,這才從嘴唇離開。
蘇鸞依在他胸口,眸子裏水光瀲灩,嬌軟的雙唇微微張著,紅得仿佛初初綻開的石榴花。
唐明琲用下巴蹭了蹭她的腦頂,帶著些懊惱的說道:“你這妖精,怕是上天專門派人折磨我的吧!”
蘇鸞低笑一聲,文縐縐的說道:“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你是上天派來磨礪我的自製力的?”
“不,是來磨練你的忍耐力的!”
唐明琲雖許久未見她,心火難消,可到底是個耐得住的,抱著懷裏的溫香暖玉溫存裏一會兒,便悄聲回了客房。
第二日,幾人早早便進了宮。
文德殿內,聖上穿著一身尊貴的明黃色九龍袍,頭戴金冠,端坐在龍椅上,神色平和的看著殿上的大臣們俯首問安。
站在他身旁三步遠的近仕吊著嗓子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淩少堂看了唐明琲一眼,見他微微頷首,便出列拱手道:“臣淩少堂,有事啟奏。”
聖上看了他一眼,眉頭微蹙了一下,開口道:“何事?”
“回聖上,臣昨日偶得一消息。有關月前錦官城布防圖失竊一事。”
此話一出,堂上一片嘩然,連帶著龍椅上的聖上也沉了麵色。因著當初此事被秘密處理,得了消息的人實在不多。如今這般開誠布公的癱在人前,那些貪生怕死的文官一個個開始急色起來。
甚至有老臣開始開口質問他:“淩大人,此等大事你怎敢瞞報如此之久?!”
“是啊!這布防圖可事關城防部署,若是被有心人盜取,這京都豈不是危如累卵?!”
“淩大人,你這是嚴重失職啊!”
一時討伐之聲不絕於耳,淩少堂擰著眉頭,語氣不善道:“各位大人就算是要給下官定罪,也總得讓我也能辯解上幾句吧!”
說罷,見議論聲被漸漸小了,他才繼續道:“首先,布防圖失竊一事聖上早就知曉,遂談不上瞞報。再者,這布防圖一經丟失,錦官城便重新做了部署,根本不會發生各位擔心的那些事情。最後,下官今日啟奏,全因這盜圖之人的身份實在顯赫。”
身份顯赫?!一眾人聽罷,麵麵相覷。
對布防圖有所覬覦,身世顯赫……
這等條件似乎並不難猜。
於是,有些大臣將眼神偷偷看向蘇家父子。
蘇湛與蘇禛對於那些目光置若旁聞,眼觀鼻,鼻觀心的立在一旁。
聖上看了淩少堂一眼,知道他這是話裏有話,便開口道:“愛卿不必兜圈子,直說吧,這盜圖的究竟是何人?”
淩少堂應了聲“是”,隨後目光落在蘇禛身上,緩緩開口道:“是玄武將軍,蘇禛。”
話音一落,大殿之上登時鴉雀無聲。
蘇禛抬起頭,目光掃過眾人,最後拱手出列道:“臣,冤枉。”
這一個指認,一個否認,倒讓人有些愈發的看不明白了。
淩少堂看了蘇禛一眼,麵色冷厲,正色道:“既然蘇少將軍說自己冤枉,那不如解釋解釋,您月前為何會出現在藏龍寺?還有這錦官城的布防圖為何會出現在大將軍府的書房之中?”
蘇禛回望他一眼,不動聲色道:“在下出現在藏龍寺是去探望故友,至於這布防圖,臣確實不知。淩大人口口聲聲說在下是盜圖之人,不知淩大人除了這兩樣做不得數的猜測外,能夠拿出證據來?!”
淩少堂一哽,他……確實沒證據。
聖上目光如炬,略帶審視的看了出列的兩人,沉吟半晌,開口道:“既然兩位愛卿各執一詞,又都無證據,此事便交由白大人來查證吧!”
淩少堂和蘇禛對視一眼,垂首退下,異口同聲道:“是。”
“眾位愛卿,可還有事要稟?”
“聖上,臣有事起奏。”一向在朝堂上默不作聲的蘇湛突然開了口。
“哦?愛卿所奏何事?”聖上蹙了蹙眉,這定國大將軍可是無事不開口的性子,既然張了嘴,怕是出了大事。
“臣府上的平江城布防圖失竊!”蘇湛麵無表情的拱手說道。
而站在他對麵的宣王聽了,嗤笑一聲:“蘇將軍,你這莫不是賊喊捉賊吧!”
“宣王爺這話,蘇某倒是有些聽不明白了!”蘇湛淡淡的看向他,眼神裏隱隱帶著些戾氣。
宣王迎上他的眼神,眸子裏隱著幾分譏誚之意,拱手與聖上道:“聖上明鑒,這方才淩大人剛說了蘇少將軍有盜圖的嫌疑,這蘇將軍便上書布防圖失竊。依臣愚見,這將軍府防衛森嚴,密不透風,想從將軍府內行偷盜之事,怕是難比登天。若不是蘇將軍治下無方,那便是家賊難防!”
“宣王爺,這說話可要講究證據,這無憑無據,您如此急色,莫不是有什麽圖謀吧?!”蘇禛眸色如利刃般,直直射向他。
如果說昨日羲和的到來隻是巧合,那麽今日宣王這急不可耐的一番話,要把這巧合活脫脫的給坐實了。
唐明琲目光幽深的看了宣王一眼,附和道:“聖上,宣王爺所說不無道理。”
“其他諸位大人也是這般想的?”聖上心下微寒,開口看下下方的百官。
其他大臣也察言觀色的附庸道:“臣等複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