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淮南雜記

字數:3861   加入書籤

A+A-


    顧清漪對《淮南雜記》倒背如流,裏頭不外乎是一些遊記雜文,雖有荒誕詭異之聞,但不失新奇有趣,足以用來打發時間。
    不過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雜書,秦王何故麵色冷凝?
    顧清漪心中奇怪,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從零星幾字中猜出秦王所閱內容——鄭人偷米。
    鄭人家貧如洗,至鄰室偷米,以衣蒙麵,遂成。然鄰人驟至,人贓並獲。旁人問之,“竊賊蒙麵,何知之?”鄰人曰:“衣破酸腐,再無其他矣。”
    故事很簡單,說的是一個又窮又懶的鄭人不事生產,家裏沒米下鍋時去領居家偷米,為防發現還特地用衣服蒙麵,最後成功逃脫。然而他才剛回到家就被鄰居抓住,人贓並獲。旁人問鄰居是怎麽知道的,鄰居說,衣服又破又爛,還發酸發臭的,除了他就再也沒有別人了。
    顧清漪初看時樂不可支,在文末提筆調侃,“聞臭而至。”後來表妹把書借去,還調皮地附議一句,“臭男人,臭男人,臭男人……”
    難得表妹如此活潑,顧清漪每每翻看總是忍不住莞爾,除卻《鄭人偷米》這一則,其他篇章中也多有兩人批注,因為是閨房閑書,下筆時頗為隨意,某些不為人知的小性子展露無疑,倒是不適合被外人借閱。
    難不成秦王的異常是因為文末的批注?
    顧清漪渾身不自在,剛打算把書索回,就聽秦王說道,“此書頗有意趣,不知王妃可否割愛,暫借本王一閱?”
    顧清漪微愣,秦王竟會對這等雜書感興趣?她為難地看著他,遲疑地說道,“倒不是妾身不願,隻是書中批有妾身與表、表姐的閨中戲言,言語粗鄙,不敢讓王爺傷眼。”
    “臭男人?”
    秦王忽而念出表妹批注,顧清漪尷尬不已,硬著頭皮承認了下來,“妾身一時戲言,讓王爺見笑了。”
    雖然不是她的批注,但如今她頂著表妹的身份,也不怪秦王會錯認。
    “本就是事實,何來見笑?”
    出乎意料的是,秦王並沒有調侃或是嫌棄的意思,神色一如既往地冷凝嚴肅,黑眸中甚至帶著某種她不懂的情緒,仿佛他手中的書是什麽絕世珍寶似的,他繼續接了方才的話題,“既然王妃並無不願,此書本王先借去了。”
    顧清漪無法,隻能不情不願地點頭應下。秦王臉色一緩,在原地走了幾步之後,忽而看了她一眼,說道,“本王尚有急事,先去書房處理,你先就寢,不用等本王。”
    顧清漪愣住了,看著沐浴妥當的秦王忽而穿上外衫,拿上《淮南雜記》便匆匆離去,眨眼間不見了蹤影。
    徐嬤嬤估計是覺得奇怪,進來問道,“王妃,王爺怎麽急匆匆地走了?”看樣子也不像是生氣,難不成是有急事?
    “王爺有急事去書房了。”
    顧清漪同樣不能理解,今日議事的屬官早已離開,秦王回來時也不見是有急事的樣子,怎麽忽然間就離開了?或許是她沒看出來罷了,今天中午不就也沒看出來嗎?
    找到理由的顧清漪也沒多糾結,很快就困意襲來,對著徐嬤嬤說道,“罷了,嬤嬤,王爺讓我不用等他,我先睡了。”
    徐嬤嬤見她麵無異色,提著的心也落到實處,拿起團扇扇著風,伺候著她緩緩睡去。
    顧清漪一覺睡至天明,睜眼便看到另一邊空蕩蕩的床榻,屬於秦王的蠶絲被原封不動,榻上亦無溫度,他一夜沒有回來。
    外間的奴婢聽到動靜紛紛進來伺候她穿衣洗漱,顧清漪皺著眉頭問道,“王爺昨夜沒回來?”
    秋雁早就防備她發問,此時連忙回答道,“啟稟王妃,方才奴婢跑了一趟書房,守門小廝說昨兒個書房的燈亮了一夜,天際將亮的時候才熄呢。”
    顧清漪讚許地看了她一眼,“吩咐廚房準備好膳食,等王爺起身便送過去。”
    司掌膳食的含冬連忙應聲,匆匆離開去廚房下命令了。不多會兒,等到顧清漪穿戴完畢後,屬於她的早膳也呈了上來,她才敢用完早膳,就聽傳話丫鬟道,“王妃,侍衛封鳴求見。”
    顧清漪忽而想起秦王昨夜的承諾,但又覺得不可能,帶著疑惑讓人把封鳴請進來,結果轉眼間就看到他單手提著一個木箱子走進來,對她行了一禮,才道,“屬下奉命給王妃送書。”
    果真是書!
    顧清漪看封鳴眼底帶著淺淺的紅絲,便猜想他應該是奉命連夜找的書,不然也不會一大早就給她送來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勞煩封侍衛了。”
    “為主子效力,是屬下本分。”
    封鳴還是一如既往的冰山臉,並未因她轉變身份而多一分奉承,顧清漪卻覺得自在,再次道謝後才讓人送他出去。這時顧清漪才有空打開箱子翻看,發現裏頭大多是一些雜記和鄉野誌怪,全都是她沒有看過的新奇數目,她隨便翻看幾本,發現都十分生動有趣,心中不由一喜,便興衝衝地取出一本翻看起來。
    前世她乃武安侯千金,學的是聖人教誨,祖母自然不會讓她胡亂看一些閑書左了性情,《淮南雜記》是她讓丫鬟偷買來的,此後她還陸陸續續偷讀了不少雜書,發現有趣書目便與表妹分享,那些背著大人偷偷使壞的時光,成為她們記憶中最歡樂的時光。
    緩緩翻看著書頁,顧清漪慢慢地意興闌珊起來,不管這本雜書有多麽好看,如今已經沒有人能夠與她分享觀點與喜悅了。
    看到她神色怏怏地把書擱下,剛才外間進來的徐嬤嬤眼中閃過一抹擔心,生怕她又想起什麽不開心的事,連忙分散她的注意力,說道,“王妃看書也累了,不如到外邊走走?”
    “太熱了,不去。”如今有丫鬟打著扇都滿身大汗,顧清漪著實不願意去領略夏日的大太陽,此時她沒心思看書,看到徐嬤嬤便想了起來,她這是才從花廳回來呢。
    於是便問道,“嬤嬤掌家可還順利?”
    “托王妃的福,一切順利。”徐嬤嬤清聲道,“府中一切具有慣例,今晨各位管事照舊匯報了各項事務,除了思晴批了筆采辦銀子,再無旁事了。”
    顧清漪眉頭一抬,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點頭表示知道了。徐嬤嬤也知道有丫鬟在旁伺候不宜多說,便另提起一事,“王妃,明日便是三日回門的日子,您是不是要擬一下回門禮單?”
    三日回門。
    這幾個字一度成為顧清漪心魔,聞言心中劇烈地跳動一下,好半晌才反應過來,她如今已經變換身份,前世被鴆酒毒殺的顏舜華已經成為過去,想來不會倒黴到再次於三日回門遭遇死劫。
    即便如此想著,她還是興致不高,懶洋洋地說道,“嬤嬤你看著辦吧,稍後單子給我過目便是。”
    徐嬤嬤想到的卻是顧府對待王妃的種種,想必她已經心灰意冷不再眷念,不然也不會連回門單子也不願意親自擬了——這世上哪位新婦不想風風光光地回門子呢。
    她不願意提及王妃的傷心事,連連應下,轉而下去找大總管彭德喜。她雖是王妃奶娘,但地位怎麽也比不上彭德喜的,總得親自上門請彭德喜開王府庫房,她才好根據庫房物件擬定單子。
    讓她最為糾結的,回門禮究竟要如何拿捏輕重呢?輕了王妃麵上無光,重了王妃不喜,有沒有其他王妃回門單子可以參考,還真是一件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