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定遠侯府
字數:4678 加入書籤
顧府上下陰雲密布,秦王府的馬車上氣氛也不算美妙,顧清漪打量著一直沉默不語的秦王,即便他向來麵無表情,她也能從中看出厭煩來。
她既是不安又是內疚,終於打破寧靜開始道歉,“是妾身讓王爺為難了。”
方才在顧府實在算不上是什麽愉快經曆,想必秦王從未遇過臣子的冷臉吧,更別說對方是他名義上的嶽父,竟是連場麵話都沒有。
秦王並沒有對自己的委屈表示什麽看法,反而問道,“顧康文一貫如此待你?”
顧清漪一時反應不過來,微微一愣,反問道,“什麽?”
想來是意識到在顧清漪麵前直呼她親父的名字不太妥當,秦王改了口,繼續問道,“顧尚書可是對你不喜?”
顧清漪這才明白秦王的意思,一時沉默起來。
當她還是顏舜華時,舅舅對她還算不錯,親長的關切和慰問未曾缺漏,她更是因為母親早逝、父親常年鎮守邊關的緣故對他心生孺幕,在她心目中,舅舅是個嚴厲又不失溫和的長輩。
然而這一切都在她重生在表妹身體的那天戛然而止。
她永遠都忘不了當日他不問青紅皂白地對她鞭打場景,過後又丟到桃花庵中不聞不問,所有的血脈溫情都比不上他的權勢重要,想來當初對“顏舜華”的情誼也不純粹,而是夾雜著門第權勢的考量吧。
每當想起,她心中總是酸痛難忍,實在無法忍受被珍重的親情在某些人眼裏,根本比不上權勢和名利更重要。
隻是秦王問的是顧清漪,又不是顏舜華,她隻能勉強地笑道,“父親對我尚可,隻是在表姐出事後對我心生誤解,才從此冷落下來。”
子不言父過,她如今是舅舅的女兒,即便他再怎麽過分,也不宜與人說長道短。況且她所言皆是事實,舅舅對表妹還算關愛,隻不過他向來信奉男主外、女主內,內宅都被張氏拿捏著,表妹才被張氏常年磋磨,養成柔弱嬌怯的性子。
秦王忽而沉默下來,眼底驟起波瀾,也不知為誰。
車廂頓時陷入沉默,顧清漪敏感地察覺到秦王此時情緒不對勁,便垂目沉思,一直到了定遠侯府。
與冷冷清清的顧府相比,定遠侯府氣象遠遠不同。顧清漪才下了馬車就被周夫人歡歡喜喜地握住手,她激動地說著,“我的兒,阿娘可算把你盼回來了。”
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莫名地戳中顧清漪的淚點,她頓時紅了眼圈,依戀地靠在周夫人身上,軟軟地說道,“阿娘,我想您了。”
不過是分別三天,卻像是分別了三年那麽久。估計是孕婦心思敏感的緣故,顧清漪越來越多愁善感起來。
周夫人卻被她嚇了一跳,連忙湊在她耳旁問道,“怎麽回事,難道是秦王欺負你了?”
顧清漪下意識朝秦王看去,見他正在與定遠侯說話,感覺到窺視便回頭望來,視線在她臉上頓了頓,微微皺起了眉頭。
她連忙心虛地沾了沾眼角,連忙搖頭,聲音也不自覺地大了些許,“沒有,沒有,隻是想念阿娘了。”
周夫人笑逐顏開,眼中卻滿是慈愛和心疼,“多大的人了,還愛哭鼻子,可別讓王爺笑話了。”
秦王抿著唇沒有說話,定遠侯周衍則是一笑,打著圓場說道,“知道你們娘倆感情好,我與秦王避到書房去,讓出空間讓你們說一說私房話。”
周夫人意外地看了定遠侯一眼,他們有什麽私密事需要到書房談論的地步?不過她也沒有多問,隻是微笑道,“那敢情好,漪兒,咱們走吧。”
顧清漪見秦王衝她點頭,才與義母做了軟轎回了正院。
一回到暖閣,周夫人便揮退伺候的奴婢與她說悄悄話,“漪兒,這三日你過得如何?可曾與王爺同房?王爺待你好不好?府中中饋如何處理?莊子和鋪子的管事可曾請過安?”
一連串的問題劈裏啪啦地砸下來,顧清漪非但不覺得厭煩,反而窩心不已,當初她回門時祖母也有過類似的提問,這才是親人真正的關心態度,哪像張氏那些流於表麵的問候呢。
她一一答了,隻是在最後一個問題時頓了頓,“外邊的管事倒是不曾來請安,想來是頭三天不敢打擾。”
周夫人理解地點了點頭,指點道,“到時你可仔細甄別忠奸,我給你的莊子和鋪子倒是不用擔心,都是挑了老實本分的人,若是有變節的下人,有賣身契在任由你拿捏。顧府的卻不一定,這些日子我讓人打探清楚了,你陪嫁莊子店鋪的管事都是張氏使喚多年的心腹,如今雖然歸到你名下,暗地裏怕是有不少手段。”
顧清漪不禁神色凝重,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除了她特地點名要帶去當陪房的下人有賣身契外,包括外間管事的其他下人的賣身契,張氏是沒有給的。
生死都掌握在張氏手上,他們奉誰為主已經不言而喻。
周夫人不想她勞神傷身,連忙說道,“你也不必太過在意,不過是一群奴才罷了。等過上幾個月把人直接打發走便是,左右你也不差那點收成過日子。”
這還真是義母能說出來的話。
顧清漪忍不住一笑,“阿娘說得是。”
兩人討論完這些雜事,周夫人開始關心起顧清漪的身體,細細地替她把了脈,才略帶憂心地說道,“脈象沉穩有力,可見我的小外孫慢慢將養好了。隻是過了頭三月胎象就要顯懷,到時候如何瞞得住?”
顧清漪也在擔心這個問題,“王爺讓我閉門靜養,不出去交際便是。”
“話雖如此,但總有擋不掉的人情和交際的。”周夫人不放心地說道,“總之你注意些,日後穿一些寬鬆的衣裳便是。”
顧清漪點頭應是。
母女倆絮絮叨叨地說這話,未曾察覺時間飛逝,直到奴婢在外間提示,才反應過來已經是晌午時分。此時定遠侯也與秦王從書房回來,明眼人都能看出兩人氣氛融洽,也不知在書房裏談了些什麽。
兩個男人並沒有向女眷解釋的意思,定遠侯笑道,“也到午膳的時候了,夫人,把我珍藏的花雕取來,等會兒我要與秦王喝上一杯。”
周夫人見他興致頗高,與秦王關係也融洽,心中難免歡喜。若是周衍能夠與秦王交好,日後漪兒在王府也能多一份依仗。她連忙親自去酒窖挑了一壇上等的花雕好酒,待酒菜開席,定遠侯就迫不及待地與秦王開喝起來。
定遠侯雖然武將封侯,但定遠侯未曾上過戰場,酒量遠遠不及從真刀真槍的沙場中回來的秦王,一壇酒下去,秦王的臉色都未曾改變,定遠侯卻是滿臉駝紅地醉倒在席上。
“就這點酒量也敢與人拚酒,真是越老越不著調了……”
周夫人無奈地抱怨著,過去與丫鬟攙扶他起來,結果被定遠侯抓住手,他通紅的眼睛看著她,低聲道,“夫人,我對不起你。”
周夫人一僵,眼底迅速冒出熱氣,但很快就被她掩飾下去,若無其事地對著丫鬟吩咐道,“伺候侯爺下去。”
丫鬟連忙應是,然而怎麽都掰不開定遠侯的手,連忙求救地看向周夫人。周夫人抿了抿唇,親自動手才讓定遠侯鬆開手,他很快就被丫鬟帶下去了。
飯桌上隻剩下秦王、顧清漪和周夫人,因為定遠侯方才的酒後吐真言,氣氛一時有些尷尬,周夫人看著也有些心不在焉的模樣,顧清漪頓時擔心地看著她,周夫人回她一個溫和的微笑,“我沒事,快用膳吧,別餓著了。”
一頓飯就這般食之無味地過去,雖然顧清漪不想離開,但是顯然沒有久留的道理,隻好紅著眼與周夫人話別,“阿娘,您有空記得常來王府看我。”
周夫人這會兒也顧不上想定遠侯,也跟著紅了眼,“說什麽傻話,你都是嫁出去的女兒了,哪有讓阿娘經常登門的道理。”
顧清漪抿著嘴不說話,這時秦王忽而開口道,“不必忌諱,王府沒有長輩,嶽母常來也可照看王妃。”
秦王的一聲嶽母讓周夫人笑逐顏開,連忙點頭應是,“那日後就叨擾了,王爺莫嫌棄我煩人才是。”
秦王道了聲不會,語氣一如既往地嚴肅認真,惹得顧清漪看了他好幾眼。對著舅舅和張氏,秦王未曾稱呼嶽父嶽母,偏偏對著周夫人叫了,這麽說來他也是更加認同定遠侯府嗎?
秦王對上她的視線,忽而握住她的手,說道,“別哭,該回府了。”
他的話總是顯得冷硬無情,但他的所作所為無一不體現著包容和體諒,顧清漪慢慢明白,秦王不是無情冷漠,隻是性格如此,學不會表達而已。
她的心忽而溫暖起來,離愁別緒一掃而空,輕笑道,“好,咱們回家吧。”
秦王忽而柔和了神色,目光深邃又澄淨,像午後慵懶的陽光,寧靜又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