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岐王婚事
字數:4354 加入書籤
“玉安郡主與兄長並不是很和睦。”邵慧宛也是送嫁的一員,她注意到顧清漪和玉安郡主的眉眼官司,悄悄湊在她耳邊說道,“大婚的第一天,他們就為一支金簪吵起來了,玉安郡主不知為何懷疑到你身上,應該是把你給恨上了。”
這陣子兩人的關係愈發親密,這等私事也能互相分享了,顧清漪這才想起邵言錦手上的金簪,小團子滿月酒後她不僅忘了和秦王報備,上次見到邵言錦,也忘了向他要回來了。
說不定是玉安郡主聽到滿月宴上的消息,以為金簪是邵言錦準備送給她的禮物,在洞房花燭夜索要不成,反而爆發了矛盾——她一直懷疑邵言錦喜歡顧清漪,此時恨上加恨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顧清漪隻覺得無妄之災,但也沒怎麽放在心上,玉安郡主恨她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多一樁恩怨也不是什麽難以接受的事。
新房裏鬧哄哄的,顧清漪不想湊熱鬧,便在邵慧宛耳邊私語,“你的婚事是什麽章程?你都已經及笄了,再不定下來就遲了。”
嫁娶文定最複雜不過,大多都要一年時間,邵慧宛年華正茂,哪裏耗得起。
邵慧宛臉色紅了紅,但還是忍著羞意說道,“父親把我的婚事交給伯父和伯母拿主意,原先也看中了幾個世家公子,不知怎麽回事,突然就沒了消息,伯母隻讓我在府裏修生養息,也不帶我去參加宴會了。”
參加宴會無非是為了雙方相看,勇毅候夫人突然不帶邵慧宛社交,倒是怪異得很,邵慧宛看她神色奇怪,擔心她誤會,連忙解釋道,“伯母待我如親女,倒不會對我婚事不上心的。”
顧清漪心中一動,正猜測著,就聽端陽公主帶著憂心的口吻說道,“岐王與皓遠是差不多的年紀,如今浩遠都成家立業了,他還是孑然一身,可把我給急壞了。”
端陽公主和岐王是同胞姐妹,兩人母妃乃後宮淑妃,頗受隆寵,姐弟倆在京城也是炙手可熱的人物。端陽公主還是長公主,如今已經成親建府,和駙馬恩愛有加,為人又低調可親,即便是太子也要給她幾分顏麵。
這會兒顏舜英也在,聞言便道,“京中貴女不計其數,總有和岐王眼緣的,公主多費些心思相看,總能找到個合心意的弟媳婦。”
“正是這個理兒,妃母在宮內不方便,我當長姐的難免要操心了。”
端陽公主笑著說了句,便不著痕跡地轉移了話題,開始與新婦說起話來。顧清漪和邵慧宛對視一眼,俱是看到彼此眼中的了然之色。
想來是勇毅侯夫人早就得知岐王要選妃的消息,打算要搏一把呢。
當初因為匈奴公主一事,顧清漪與岐王鬧得有些不愉快,上次小團子滿月宴他也來了,雖然他對秦王依舊敬重,但待她的態度倒不如中秋晚宴那時熱絡,顯然是心有芥蒂的。
顧清漪並不在意岐王待她如何,但是關於岐王和呼延華的事勢必要提醒邵慧宛一聲的,“……岐王似乎對匈奴公主舊情難忘,你要仔細斟酌。”
邵慧宛無奈一笑,“這也不是我能做主的事,再說了,岐王妃也不是花落誰家,想這個根本沒意義。”
顧清漪輕歎了口氣,倒是沉默了下來。世事便是如此,她們是大家閨秀,受了家族供養,婚事也要以家族利益為主,根本是做不了主的。更別說還有皇家權威,隻要指婚聖旨一下,那容得你不嫁呢。
“秦王妃,我說怎麽不見人呢,原是躲角落裏說悄悄話去了。”端陽公主忽然朝顧清漪和邵慧宛所在的角落看過來,招了招手,道,“快過來,我們在商量著過幾日去踏青呢,你說定在哪裏比較好?”
顧清漪瞬間成為全場焦點,她也不怵,牽著邵慧宛的手走進人群,笑道,“才剛躲懶就被姐姐抓住了,既是想要踏青,城外的豐陰山當屬最佳選擇,有山有水,還能打馬球,豈不暢快?”
端陽公主撫掌而笑,“妙極,我當秦王妃是文文靜靜的淑女,原來也是會玩的,到時候我給府上遞帖子,你可一定要來。”
顧清漪看了邵慧宛一眼,點頭道,“公主不嫌棄我呆悶無聊,願意帶我玩,我哪有不去的道理。”
“哪裏是呆悶無聊,我看你是最逗趣不過,秦王從小就不苟言笑,有你這個可信人在身邊,連性子都柔和了不少,也難怪他把你當眼珠子似的寵著了,就是我也要憐惜你幾分呢。”
雖然知道端陽公主說的是場麵話,顧清漪還是忍不住臉紅,旁人私底下議論也就罷了,當著她的麵說秦王待她如何如何,她總是覺得不自在的。
看她一副小媳婦的模樣,惹得端陽公主又是一陣大笑,新房內的氣氛再次熱鬧起來,顏舜英冷著臉坐在一旁,一瞬不瞬地盯著顧清漪嬌羞甜蜜的臉龐,神情有一瞬間的恍惚,明明才一年的功夫,所有的人都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且不說顧清漪,就連口口聲聲說愛她的太子,也是一個又一個新人往東宮裏塞,哪裏還記得當初的誓言?
她想起祖母的質問,眼底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
顧清漪也看到坐在一旁一言不發的顏舜英,她神色倦倦,整個人都憔悴了許多,唯有眉心的朱砂依舊紅豔似火,仿佛在強撐著最後的威嚴。她心中再無半點波動,反而想到小團子米粒大小的朱砂痣,眼中閃過沉思之色,這一次,她絕不會再讓莫名其妙的流言蜚語傳出來,所謂批命斷言,害了她一個人就夠了。
一群人湊夠熱鬧,等到新郎回新房揭了紅蓋頭,再陪著新婦說了會兒話,時辰差不多的時候就散去了。
顧清漪與眾人一同出了新人院子,玉安郡主突然快步走到她身邊停下,眼中仿佛燒著一團火,惡狠狠地威脅道,“顧清漪,你別太得意,總有你笑不出的一天。”
她也不知憋了多久,這會兒才找到機會放狠話。
邵慧宛就在顧清漪身邊,聞言立馬就站了出來,溫聲細語地勸道,“嫂子,有話好好說,都是一家人,何必傷了和氣。”
確實如此,和安郡主還得尊稱顧清漪一聲表嫂呢。
“閉嘴。”玉安郡主根本不是好脾氣,根本沒在意那是夫家的小姑子,冷冷地瞪了她一眼,“吃裏扒外的東西,顧清漪給了你什麽好處,讓你處處阿諛奉承,簡直丟進勇毅侯府的臉麵。”
這話就嚴重了,邵慧宛當即就氣紅了眼,好幾個沒散去的夫人也看了過來,竊竊私語。
顧清漪臉色一沉,把邵慧宛拉到身後,二話不說就扇了玉安郡主一巴掌,啪的一下,滿場俱靜,所有人都不可置信地看向顧清漪,根本沒料到她看起來溫溫和和沒脾氣的樣子,居然會動手打人。
玉安郡主懵了一下,立馬就紅著眼衝了過來,伸手要撓顧清漪的臉,“賤人,你敢打我,看我不抓花你的臉,看你以後還怎麽勾引人!”
看來是積怨已久,這會兒都集中爆發了。
顧清漪的拳腳功夫一直沒丟下,每天都要練上一套,雖然不能說是武功高強,但對付玉安郡主這個弱女子還是可以的,她伸手格擋,牽製住對方的雙手,臉上依舊一片冷漠,“你雖然不認我這個表嫂,但我還是得教訓你這一遭。你不僅是勇毅候世子妃,還是皇家郡主,一言一行都代表著皇家顏麵,哪有郡主像你這樣,滿口汙言穢語?我之前不計較,但並不代表你能變本加厲地胡作非為,記住了,若有下次,就不是一個巴掌這個簡單了。”
玉安郡主不停地掙紮著,卻根本掙脫不開她的鉗製,看向她的眼神幾乎要殺人,絲毫沒有要悔改的意思,反而叫囂著,“顧清漪,我與你勢不兩立。”
這樣明明白白地撕破臉,在萬事都要一層遮羞布的貴人圈中實在少見,看熱鬧的夫人們驚得不輕,端王妃和端陽公主也被驚動,看到兩人劍拔弩張的模樣,俱是臉色一白,連忙過來當和事老,“這是怎麽了,都是一家人,有什麽矛盾不能解決的,快停手,別讓人看了笑話。”
顧清漪鬆開手,十分歉疚地朝端王妃道歉,“叔王妃,抱歉,是清漪衝動了。”
說來端王妃也實在無辜,選兒媳婦和娶兒媳婦都被顧清漪和玉安郡主給攪和了,這會兒能忍住臉色已經是十足的好涵養了。
端王妃知道兩人恩怨不小,這會兒也忍不住埋怨了一句,“罷了罷了,是我前世欠了你們,這會兒可勁兒地折騰我,以後可不敢把你們湊一塊了。”
對於打了玉安郡主一巴掌,顧清漪是一點也不後悔的,上次玉安郡主能夠掐她脖子,以後說不定就另想謀害她性命的法子了,她不發威,還當她好欺負呢。
隻是得罪了端王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