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遺留問題
字數:3870 加入書籤
秦王受顧清漪監督,安分地留在別院中養傷,隻是每日都要尋找間隙去書房議事,暗衛來來往往,雖然不知他們有什麽任務,想必與那本賬冊脫不了幹係。顧清漪隻當看不見,這也是她的妥協之一,畢竟她也知道,任由秦王諸事不管也不現實,她隻好嚴密緊盯,不讓他過度勞費心神就好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再加上秦王的有意透露,慶寧府的人很快就知道秦王被找回來了,隱約聽說他身上帶了傷,但是到底嚴不嚴重,大家都估摸不準,相約了一個時間,一齊登門拜訪了。
秦王抽空見了他們一麵,經過顧清漪的嚴加看管和補養,他的臉上漸漸恢複了血色,再加上他與往日無異的言行動作,一群試圖打探消息的官吏都知道了,秦王身上的傷並不嚴重,還有可能已經痊愈了。
這個真相讓眾人心思浮動,過後再有什麽舉動暫且不提,倒是顧清漪接到不少夫人的邀請帖子,想來都是被各家囑咐了從她這裏打探消息的。
若是在京城,這些夫人的品級都沒有資格把帖子遞到顧清漪麵前,但是在慶寧府又不同,秦王還需把這群貪官揪出來,顧清漪幫忙著打探消息和穩定人心還是很有必要的,她付了幾次宴會,順從地透露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但是把那群人給穩住了。
至少據暗衛反應,他們還不知道賬冊失蹤一事,也不覺得秦王拿捏住他們的把柄,繼續陽奉陰違,明目張膽地糊弄人。
他們自詡有太子當靠山,根本沒把秦王放在眼裏。
這些人,委實是膽大包天,顧清漪好幾次都看到秦王發火,但又隱而不發,以她對秦王的了解,那些人都逃不了被秋後算賬的結局,落到秦王手裏,鐵定沒有好果子吃。
秦王底子好,傷勢的恢複速度不錯,隨著他漸漸痊愈,顧清漪回京一事被提上日程。
又是一日,顧清漪替秦王上藥,手上動作幹脆利落,卻一句話也不說,秦王早就注意到她在這些天越來越沉默,也猜到原因是什麽,大掌在她腦袋上輕柔了一下,許諾道,“漪兒,你放心,本王會趕在年前回去。”
這已經是最快的時間了。
顧清漪也不是無理取鬧之人,點了點頭,“那我該什麽時候啟程?”
“不急,父皇批了你和宋誌忠上呈的折子,已經有禁軍護送銀子過來,到時候你隨軍回京,也可保障安全。”不然以太子的性子,怕是又得在半道設下埋伏,到時候顧清漪能不能全須全尾地回京都成問題。
顧清漪驚訝不已,“朝廷的銀子不多吧?父皇怎麽會這麽輕易地批下來?”
當初她不過是急病亂投醫,但是沒想到這麽容易就實現了。
“我回來後,給父皇上了一道密折。”
顧清漪恍然大悟,又賬冊在手,把髒銀追繳回來的難度大大減低,皇上大方撥款也就不難理解了。
既然秦王都已經規劃好了,顧清漪便安心等待大軍抵達的消息,在此期間,她還得把一些遺留問題給解決了。
一是吳三那些落草為寇的流民,他們雖然情有可原,但畢竟成了匪類,與官府站在對立麵,看在他救命之恩的份上,就必須把他們給妥善安置了。
趁著秦王也在,顧清漪直接把吳三叫過來,見麵沒有直接說出目的,而是關心地問了一句,“吳壯士,你和你們那些兄弟們的傷養的如何?身上有沒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大夫就住在府上,不要拘束,有不舒服的一定要叫大夫。”
吳三受的傷不怎麽眼中,這些天早已經好得七七八八了,隻不過礙於規矩的緣故,今日才算是第一次正是見到秦王。原本鐵錚錚的三尺男兒,此時見著了秦王,就像個嬌羞的新婚娘子一般,黝黑的大臉漲得通紅,手腳都不知該怎麽放了。
他眼神飄忽不敢看秦王,說話也磕磕巴巴的,“好了,托王妃娘娘的福,草民們都已經痊愈了。”
他這副樣子讓顧清漪忍不住發笑,看了秦王一眼,見他眼中絲毫不掩飾欣賞,這樣的目光她非常熟悉,以前在書房會麵某個下屬時,他也是這樣的目光。
看來他是在吳三身上看到了兵樣兒。
顧清漪的神色愈發柔和,“吳壯士不用緊張,我今日叫你來是有要事相商,事關你在山上聚集的寨子,你打算如何處理?”
提到正事,吳三的神色漸漸恢複正常,一臉鄭重地說道,“匪類終究不是正道,草民當初也是迫不得已,才會聚集一幫父老鄉親活命。如今有秦王殿下賑災,鄉親們盡可安心返鄉耕種,這才是福澤子孫後代的正確選擇。”
秦王滿意地點了點頭,“朝廷另撥了賑災銀子,你現在便可通知人過來慶寧府領取賑濟銀子。”
“真的嗎?”吳三喜出望外,待看到秦王點頭時,笑得牙豁子都露出來了,他立馬噗通地跪了下來,“王爺高義,草民替受災的父老鄉親叩謝您的恩德。”
說著,就砰砰砰地磕起頭來。
“起來吧,不必如此,是朝廷體恤百姓,本王不過是居中斡旋罷了。”
吳三立馬會意,開始替朝廷歌功頌德,秦王越看越滿意,覺得他是個明白人,開口問道,“你可願意入本王麾下?”
吳三這才是真正地驚喜了,再次跪下磕頭,“草木仰慕王爺久矣,願意為王爺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秦王受了他的跪拜,“你很不錯,先去把流民安置好,再來慶寧府報道。”
吳三欣喜地應下,迫不及待地帶著人回去寨子,顧清漪這才問秦王,“怎麽想著要收下吳三?”
“此子有勇有謀,俠肝義膽,是個將才。”秦王如此點評道。
顧清漪表示理解,又說起另一個難纏的救命恩人,“柴家父女該如何安置?”
柴芸當日的膽大妄為已經傳遍整個別院,柴雲波也聽聞了,當天就嚇病了,柴芸被監控著,也不敢尋死覓活,隻能日夜守在父親病床前照顧,倒是消停了下來。
秦王皺了皺眉頭,“柴雲波倒是品性不錯,本王給了準備了錢財宅院,再給他捐個官,也算是償還了恩情。”
以柴雲波的身份和能力,捐個閑官,當個一方鄉紳已經算是改換門庭,福澤子孫了,若是太大的恩賜,德不配位,守不住反成了禍害。
顧清漪讚同地點了點頭,“這倒是不錯,隻是柴芸心懷大誌,怕是會不甘心。到時候在外邊胡言亂語,恐會與你名聲有礙。”
“無需理她,不過是山野民女罷了,掀不起什麽風浪。”秦王根本沒把柴芸放在眼裏,更不懼風言風語,他被傳殺神再世,也不見畏懼過,更遑論區區民女之言。
顧清漪見他當真不在乎,心中暗歎一聲,未出閣前曾聽秦王那些凶神惡煞的名聲她並不覺得如何,現在隻覺得心疼,不願意他身上潑上丁點兒汙名。
不過他既然不在意,她替他在意就是,找機會提點柴雲波一番,讓他看好自家女兒就是。
柴雲波本性淳樸,倒沒有像她女兒那般被權利衝昏頭腦,得到顧清漪的提醒後,連忙點頭保證,知道貴人也沒有處置他女兒的意思,心病一除,立馬好了一大半,當天就請辭離開。
顧清漪也沒有挽留,安排人妥善安置他們父女兩,之後就再也沒有心思惦記著他們了,因為護送賑災銀子的大軍,終於抵達慶寧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