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秦王迎親
字數:4704 加入書籤
爆竹徹響,禮樂齊鳴。
秦王府所在的樂昌街至顧府的隆福街上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以至於禦林軍不得不清道戍衛,才不至於發生親迎隊伍無法通過的場麵。
親迎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逶迤而來,滿目喜慶的紅色。親王親迎禮製盛大,配有禮官、儐相、樂師,更別說旗羅傘扇的熱鬧景象,就連那八抬大轎的轎身都是用上等的紫檀木製作,大紅蜀錦織造的轎麵,上頭繡著龍鳳呈祥與百子多福,飛簷的四角掛著翡翠玉色,華麗異常。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為首的秦王。
他坐在高頭大馬上,身穿大紅色蟒袍,玉帶束腰,墨玉束冠,疏朗開闊的俊臉上線條幹脆利落,帶著鐵血崢嶸的鋒銳,別具冷峻威嚴的美感。他身板挺直地坐在馬背上,寬肩窄腰,脊背挺直,鄭重又嚴肅,無端地生出一股莊嚴肅穆之感。
街上未婚少女紛紛被秦王英俊的風姿迷得雙頰駝紅,目光迷離。昔日隻聽秦王冷血薄情,原本以為他長得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沒成想俊美威嚴如斯,即便是與京中的第一美男子勇毅候世子相比,也是不差分毫,這種剛硬鐵血的冷峻,才更讓人心折呢。
未來秦王妃,上輩子也不知修了什麽福,竟然能嫁此良人。
秦王並不知他攪亂了多少芳心,他坐在馬上,手中韁繩虛握,極通人性的閃電便能從容坦然地往前踏步行走,絲毫不被一路上不曾停歇的爆竹和禮樂驚亂,表現出戰馬出色的素養。
隆福街近在眼前,從街口進入,越過第一座宅子,掛著“顧府”兩字的鎏金牌匾頓時顯現於眼前,秦王扯住韁繩,閃電立馬停下,他幹脆利落地縱躍下馬,站在緊閉的朱紅大門前。
禮官連忙讓人燃放爆竹,開始宣讀禮書。顧府不敢讓秦王久等,待外頭念了禮書和催妝詩後,連忙把大門打開迎接他進門,至於內外儀門等等各處小門,更是不敢阻攔,周家子弟隻收了啟門錢就放行了。
秦王一路暢通無阻,不需一刻的功夫就抵達玉笙院。玉笙院他來過兩次,今日才算是光明正大地走進來。院子裏的丫鬟婆婦紛紛跪迎,禮官再次念起催妝詩,裏頭終於有了聲響,卻是喜婆念道,“新婦出門了。”
紅蓋頭蓋住頭麵,顧清漪被喜婆攙扶著邁過門檻,落腳踏在門前的紅綢地毯上。
顧清漪身材勻稱,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纖穠合度,娉娉婷婷,一步步俱是風情。她的嫁衣乃繡娘精心趕製的宮繡陣法,紋繡在陽光的照射下綻放著璀璨輝煌的光芒,仿佛有雛鳳清啼,展翅翱翔與九天,尊貴而又氣勢非凡,讓人一眼就驚呆在當場。
這位顧小姐,果然不同尋常。
即便蓋頭遮掩,依舊顯露出不凡的氣勢和尊貴,這般氣度,竟是與遙遙相對的秦王相互應和,果真是天作之合。
顧清漪不曾看到外人是何種情形,攥緊手心的喜果,耳邊熱鬧而喜慶,童子笑嘻嘻地吵鬧著,儐相們喜氣洋洋地說著吉祥話……心底終於有了緊張感。
她要嫁給秦王了。
日後的榮辱休戚都將係於這個男人身上,或是平安喜樂,或是殫精竭慮,一切的未知與可能,都從今日開始。
似乎有一道犀利的目光如影隨形,顧清漪覺得是秦王,但她無從驗證,很快就被周家堂兄背著一路前行,最後坐上了八抬大轎,視野中一片火紅。
她才剛坐穩,禮官便高喊一聲,“起轎!”轎子便穩穩當當地抬起來,爆竹和禮樂相繼響起,熱熱鬧鬧,吹吹打打地出了顧府。
八抬的花轎極其平穩,顧清漪坐在上頭絲毫不覺得顛簸,隻是脖子被鳳冠壓得酸痛,她緩緩地搖動著脖子鬆散,才總算覺得輕快些許。她昨夜並未熟睡,又早早起來,此時已經精疲力盡,不知不覺就閉眼睡了過去。
直到轎子停下,顧清漪才被陡然的失重感驚醒。她尚在迷糊間,就聽外頭傳來嗖嗖嗖的箭聲,銳利的箭頭梆梆梆地刺入轎門,緊接著轎門被打開,響起了喜婆一道清喝,“新婦下轎。”
緊隨而來的,是一隻帶著薄繭的大手遞到了跟前。
顧清漪低著頭,透過蓋頭的縫隙看著眼前骨節分明的大手,猶豫了一瞬,終究還是把手搭上去。男人的手溫熱而幹燥,輕而易舉地把她的玉手收攏在掌心,牽著她跨過轎前的馬鞍子,踏上鋪張的紅氈走入秦王府大門。
她又跨過火盆,踩著瓦片,才終於抵達行禮的大廳。大廳上設有供桌一張,上頭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桌後方懸掛著祖宗神幔,在場所有人都不敢端坐,齊齊朝著供桌跪下。
唯獨主持婚儀的禮生站立,在秦王和新婦走進那一刻,便朗聲誦唱,“香煙縹緲,燈燭輝煌,新郎新婦齊等花堂。”
“新郎新婦進香。”
儐相充當的通讚、引讚拈香遞到新人手上,禮生又喊,“跪,獻香。”
秦王率先把香插在香爐上,側頭看向顧清漪,卻見她帶著蓋頭依然行動靈活,仿佛演練過無數遍似的,從容又優雅地獻香,連寬大的衣袖都未曾沾染供桌分毫。再看她膝下的蒲團,看似輕薄,裏頭卻填充了厚實綿軟的棉絮,即便在上頭跪上一個時辰都不會損傷膝蓋。
見此,秦王才放心地收回視線。。聽著禮生繼續喊道,“一拜天地。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二拜高堂。跪,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夫妻對拜,揖禮。”
顧清漪雙手交握,短短一瞬間似乎想過許多,又像是什麽也沒想,對著跟前的男人深深地作揖,隨著禮生一聲“禮成”,一切都塵埃落定。
安靜的禮堂才終於喧鬧起來,儐相們催著秦王新婦送入洞房,秦王竟然也不惱,由著他們打趣,再次牽住顧清漪的手,帶著她走向正房。
顧清漪曾在正院住了大半月,對於此處頗為熟悉,她在心底默默回放著經過的位置,最後終於走入東暖房,進了碧紗櫥。
她早有經驗,在喜婆的指引下輕輕地坐下穿上,下頭果然撒著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等等物件,寓意著早生貴子。待兩人都坐下之後,喜婆把秦王的袍角往顧清漪身上壓了壓,才把他們的頭發各挑起一縷,打了吉祥結剪下,分開裝到兩個香囊裏,放在紅枕之下。
“新郎新娘夫妻結發,從此白頭偕老,恩愛不相疑。”
喜婆剛說了吉祥話,便像秦王遞來如意秤杆,秦王接過,如意秤杆才剛觸碰了鴛鴦戲水的紅蓋頭,就聽聞外頭一聲宣報,“太子,太子妃駕到!”
秦王眉頭微不可查地一簇,把如意秤杆遞回去,按下要起身行禮的顧清漪,帶著一屋子的儐相、觀禮親眷外出迎接,“臣弟不知太子駕臨,有失遠迎,還請太子恕罪。”
太子一身太子蟒袍,威儀天成,臉上帶著親切和煦的笑容,伸手把秦王扶起來,笑道,“恰好朝政繁忙,本宮來得遲了,未曾見證二弟拜堂成親,二弟可不許怪罪。”
秦王唇角微抿,道,“臣弟不敢。”
太子搖頭一笑,徑直帶著太子妃走入新房,看到新婦頭蓋未揭,當即就笑道,“看來本宮來得剛剛好,正巧能見到弟妹第一麵呢。二弟,還不快快揭了蓋頭?”
秦王漆黑的雙眸閃過一抹寒光,很快就內斂成深邃暗沉的幽光。他再次接過喜婆手上的如意秤杆,輕輕地挑起了大紅色蓋頭。
大紅綢緞蓋頭倏然滑落,盛裝的新婦沒有了遮掩,一張清麗絕倫的麵容便展露在所有人麵前。
新婦穿著一身彩繡輝煌、明豔灼烈的婚服,朝雲近香鬢上戴著金鳳銜珠的鳳冠,鳳冠上嵌滿了光華璀璨的夜明珠和寶石,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澤,但這也不及她容貌的千分之一。熠熠生輝的華裳和鳳冠並未遮掩她的容貌分毫,反而襯托得她愈發地絕色,杏眼流轉之間便是絕代的風華。
所有人都被驚豔得失去言語,淡眉如秋水,不描而黛,櫻唇如嬌花,不點而丹。冰肌玉骨,神采湛然,如良質,如溫玉、如華服,閃灼文章,神女洛神,不外如是。
細細打量,百鳥朝鳳的火紅嫁衣包裹著的女子身材纖穠合度,裸露出的肌膚如上等的羊脂玉一般白皙細膩,蘊含著誘人的光澤。特別是那張臉,杏眼靈光蘊藉,鼻子挺巧筆直,櫻桃小嘴不朱而赤,粉麵桃腮,含威不露,就連現在含羞帶笑的模樣,也有說不出的風情和高貴,竟是生生地把滿屋子的女眷比了下去。
最後還是端王妃打破了一室寧靜,她的目光在顧清漪和太子妃之間來回打量,忽而拍手笑道,“我看怎麽這般眼熟呢,咱們的秦王妃和太子妃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雖說是表姐們,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親姐妹呢。”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