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以後的大宋是好是壞(為‘煙灰黯然跌落’白銀大盟加更3)

字數:7884   加入書籤

A+A-


    蘇軾每日都去城外排石,而沈安沒尿出石頭,卻不肯再陪他受那顛簸之苦,就去了城外的小莊子裏。
    莊子裏的人已經不認得他了,等管事出來相迎時,才惶然叫郎君。
    “都各自去吧。”
    沈安溫言撫慰了一番佃戶,然後去了邙山軍的駐地。
    “……當年哥哥玩女人的時候,你還在喝奶呢!哈哈哈哈!”
    “胡說,上次那個女人你就沒玩……”
    “特麽的!那個女人和春哥好上了,後來又看上了寶玉……朝三暮四,某不稀罕!”
    “什麽不稀罕,是你給錢不夠爽快,那女人要賺錢的,自然不肯和你好……呃!郎君!”
    一群兵痞坐在地上曬太陽,看著仿佛是沒有骨頭。
    “郎君來了!”
    一群人霍然起身,然後站直了,大聲喊道:“見過郎君!”
    沈安皺眉看著他們,說道:“這是閑的,春哥!”
    黃春近前,“郎君請吩咐。”
    “可有人想回家?”
    他的目光掃過這些鄉兵,黃春搖頭道:“郎君放心,好馬不配二鞍,好漢不侍二主。若是誰想背主,小人宰了他。”
    沈安微微點頭,說道:“把你等丟在這裏這麽些時日,主要是考驗,看看你們的意誌是否堅定。如今看來還好,寶玉。”
    嚴寶玉近前,沈安說道:“那些武技你可練熟了?”
    嚴寶玉點頭道:“各種搏殺,一招製敵,潛伏哨探,攀爬山峰屋宇……小人已經獨自練熟了。”
    沈安說道:“辛苦了。從今日起就教授給他們。”
    沈安總結了些以後的精兵觀點,然後把觀點教授給嚴寶玉,讓他自己去摸索,如今看來算是小成了。
    那些看似非人類的手段很厲害,但沈安卻是不行的,隻能指望嚴寶玉自己去摸索和領悟。
    隨後他就見識了一番。
    攀爬屋宇無需工具,隨處都可借力,雙手抓住凸出物,身體飛快的上去,然後一翻身就消失在裏麵。
    一對二,嚴寶玉沒有什麽花招,一個照麵就撂倒了對手,若非是收手,這兩人多半要成為殘廢。
    這就是一招製敵。
    ……
    “痛啊!”
    荒野裏,蘇軾在撒尿,痛不欲生。
    一個老漢趕著牛車來了,蘇軾想停卻停不下來,痛的渾身打顫。
    “看你斯斯文文的,竟然是個敗類,不要臉!”
    當著男人的麵撒尿怎麽了?
    蘇軾覺得老漢過分了,就說道:“老丈這話不講理……”
    “翁翁,好了沒?”
    一個女娃的聲音傳來,羞得蘇軾蹲了下去,用衣袖遮住了自己的臉。
    兩天後,他連續三泡尿都正常,不禁歡喜的仰天長嘯。
    馬車緩緩回去,最後駛入了莊子裏。
    “安北,多謝了。”
    沈安在看著兩個軍士搏鬥。
    他們穿著護具,招招不離要害,殺氣騰騰的讓人心驚。
    蘇軾見了不禁打個寒顫,問道:“這是什麽?”
    “你好了?”
    沈安回身笑道:“感覺如何?”
    蘇軾拱手道:“從未這般輕鬆過,多謝安北。”
    隻有經曆過了那種劇痛之後,才知道輕鬆是什麽意思。
    沈安和他一起出去,隨口說道:“剛才看到的別說出去。”
    蘇軾一怔,“你這是想……死士?”
    你在培養死士?
    他竟然敢直接說出這個詞來,讓沈安也有些刮目相看。
    這是很見交情的話。
    “這是邙山軍。”沈安覺得這廝真的有討打的天賦,比王雱還討打。
    蘇軾訝然:“某也聽說過你文武雙全的名聲,以前還不以為然,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他身體一好,人也精神多了,上下打量著沈安,讚道:“你這是怎麽生的?某十六歲時可沒這等本事。”
    沈安淡淡的道:“某是天才!”
    蘇軾捧腹大笑道:“你昨日連方向都認錯了,天才……你是想笑死某嗎?哈哈哈哈!”
    這廝的刻薄怎麽像是王雱呢?
    沈安被他譏諷的想打人,就問道:“聽聞你當著女人撒尿?”
    “別說了!那是女娃。”
    蘇軾滿麵漲紅的認輸了:“某也有孩子,萬萬不會如此,隻是那時痛的厲害……”
    “痛的厲害就能肆意而為?”
    “某錯了。”
    “不過安北你……方才某看到你在盯著邊上的女人看。”
    “胡說!”
    “你在看著那女人的胸脯,嘿嘿,某的眼睛可不會出錯……”
    “你不看她的胸脯怎麽知道某在看她的胸脯……咦!你竟然會誘導……”
    “任你說什麽天才,在蘇某的麵前都得原形畢露,哈哈哈哈!”
    不過是幾日,蘇軾和沈安就成了損友,好的不行。
    當蘇軾見到沈安的那幾個小夥伴時,就切磋了一下。
    詩詞蘇軾第一,沒法比,連王雱都服氣。
    趙仲鍼低聲道:“文的不行,咱們來武的吧。”
    王雱搖頭道:“他壯實。”
    趙仲鍼看了蘇軾一眼,說道:“那就……用雜學來收拾他!”
    蘇軾在和沈安說話,隱隱約約的那股嘚瑟味道讓沈安很是不爽。
    “……他們的詩詞文章有些造詣,隻是還得要多加練習……不過最終卻是要看天賦……”
    這話就臭屁的不行,意思是我蘇軾天賦滿格,他們……大概隻有半格的意思。
    沈安想揍這廝一頓,轉念想起了科學,就淡淡的道:“那個……遵道啊!”
    “安北兄。”
    王雱在給沈安使眼色,暗示自己有辦法。
    沈安漫不經心的道:“某教授你等雜學,今日子瞻在,你就和他交流交流,免得別人說咱們是閉門造車。”
    “是。”
    聽到沈安竟然也是這個主意,王雱回身和趙仲鍼相對一視,兩人都笑了起來。
    敢在咱們的麵前嘚瑟,收拾他!
    “他?”
    蘇軾搖搖頭,覺得王雱雖然聰慧,但畢竟太小了些:“某勝之不武啊!安北,要不你來?”
    他挑釁的挑挑眉,可沈安隻是淡淡的道:“想挑戰某?先勝了某的弟子再說。”
    蘇軾搖頭歎息,很是臭屁的道:“雜學……什麽東西?”
    沈安微笑道:“某的獨家學問,子瞻兄可是看不上嗎?”
    十六歲的學問……
    蘇軾的人生無比順暢,在老家時他的詩詞文章無人能敵。來到京城參加科舉,依舊是無人能敵。
    高手是何等的寂寞,而寂寞能催生輕視。
    他在輕視雜學。
    沈安笑道:“如此就試試吧。”
    任你再牛叉,哥依舊能用那些知識來碾壓你。
    蘇軾笑眯眯的看著王雱,那目光就像是在看著一個孩子,竟然還帶著些許……寵溺……
    王雱真的想打人。
    想他王元澤何等的孤傲,今日竟然被這個狂生給擠兌了。
    此仇不報非君子啊!
    他笑眯眯的道:“子瞻兄……知道什麽叫做蒸發嗎?”
    蘇軾搖頭,臉上笑眯眯,心中卻在想著:別忽悠哥,哥哥我可是天才。
    這位未來的文學巨擘此刻還是個小年輕,得意洋洋,不可一世。
    “某不知……”
    別想忽悠某!
    王雱笑的很是得意:“水倒在石桌上,若是太陽大,頃刻間就會消散,子瞻兄可知道是為何嗎?”
    蘇軾想了想,確實是有這麽回事。
    生活中處處皆是這等小事,作為大才子,蘇軾從未覺得這些事值得自己思索。
    所以他搖搖頭,說道:“不知道。”
    “這就是蒸發!”
    王雱從容的道:“太陽的光照射下來,照在人的身上會發燙,姑且不論其它原因,就單說熱……太陽照射的地方會熱,這個沒有疑問吧?”
    蘇軾點頭,他不知道王雱在弄些什麽,所以有些覺得無趣。
    還是和沈安鬥嘴有趣啊!
    “陽光普照大地,所到之處,漸漸發熱,而水就會被這熱氣給漸漸蒸發……”
    王雱說道:“咱們燒水,水開是水汽蒸騰,這也是一種蒸發,陽光照射亦是如此……”
    蘇軾無奈的道:“你說這些有何用?”
    “當然有用!”
    王雱說道:“子瞻兄你此次結石本可避免……”
    嗯?
    蘇軾最近幾天都隨身帶著夜壺,每日在那條路上顛簸,然後煎熬撒尿。
    結石撒出來了,當看到那些奇形怪狀,花花綠綠的結石時,他也是一臉懵逼,今日正想來問問沈安。
    “如何避免?”
    他已經被尿結石的痛苦給弄怕了,隻要能避免,他保證會遵守。
    王雱板著臉,極力模仿著沈安的那種表情。
    他不知道那種表情在以後有個名號:電線杆上的老軍醫。
    一個少年裝作老成的模樣,然後用那種最討打的語氣說道:“你喝水少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你從蜀中到汴梁,這一路肯定經常喝了不幹淨的水,汙濁之水,可對?”
    這年頭長途跋涉可沒那麽簡單,一路上的飲食大多是將就,找不到幹淨水源時,不管是山中還是路邊,隻要有水,就會不管不顧的喝了。
    蘇軾再次點頭,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漸漸滑入了陷阱裏。
    “那些汙濁的水裏帶有許多泥沙,經常喝這樣的水,自然會結石。”
    王雱很是認真的說道:“你若是把水燒開,然後在邊上導一根管子,就能利用蒸發的原理來獲得純淨的水,如此就能避免結石。”
    蘇軾心中微動,但還是質疑道:“說的簡單。”
    王雱笑了笑,問了沈安:“安北兄,小弟想借用一下先前蒸酒的東西。”
    沈安點點頭,覺得有些惆悵。
    趙仲鍼腹黑也就罷了,和老子關係不大,這是趙允讓的遺傳。
    可王雱竟然也漸漸學會了忽悠人,這是誰的責任?
    蒸發個毛線,直接用東西沉澱就好了啊!
    半個時辰之後,蘇軾他們回來了。
    “這是安北兄當年弄出來的東西,看著很簡單,最關鍵的就是那個倒著尖尖的鍋蓋,水蒸氣匯聚在那裏,下麵接一根竹筒就是了……”
    王雱很是誠懇的道:“你可以自家打造一個小的,下次出門帶著,就不用擔心會犯病了。”
    蘇軾想起剛才那渾濁不堪的水經過那個什麽蒸發之後,出來的竟然是晶瑩剔透的甘露,不禁心中佩服。
    “安北大才,某不如也!”
    趙仲鍼在後麵出主意,王雱當打手,兩人利用蘇軾剛患病的急切心態開始了忽悠。
    關鍵是這倆小子竟然還知道要用實踐來增強說服力,於是蘇軾就中招了。
    想起蘇軾以後出門都帶著一口小鍋,不敢隨便喝水,每到一處最先做的事就是蒸餾……
    沈安抑鬱了。
    他看著躬身的蘇軾,再看看一臉正色的王雱和趙仲鍼,覺得這個大宋怕是要發生顛覆性的變化了。
    可誰能來告訴我,這特麽究竟是好還是壞啊!
    ……
    第三更送上,晚安!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