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北宋真有陳世美?

字數:7930   加入書籤

A+A-


    我們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更膽大的年輕人!
    讓楊堅從開封府平調到禦史台擔任侍禦史並不困難,可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此事,難度不小。
    但他們還是辦成了。
    司馬光當時就說了上麵那句話。
    看看新政這邊吧,那沈安看著朝氣蓬勃,精神抖擻。
    再看看咱們,大多都是四五十歲的老漢了,沒了衝勁……不,是個個都懂得明哲保身的人生真諦,拚不過那邊的不要臉啊!
    所以來幾個膽大的年輕人吧。
    於是楊堅就被推了出來。
    禦史台,侍禦史……
    這就是要去做炮灰的。
    你做好了就升官發財,做差了就活該倒黴。
    這是一次考驗。
    楊堅對此心知肚明,所以才將上任,他就在值房裏琢磨了幾日,然後出台了一份彈章。
    ……
    楊堅彈劾包拯!
    小朝會上,韓琦說道:“楊堅彈劾包拯徇私……”
    包拯木然。
    這等時候他沒法說話。
    韓琦繼續說道:“說是兩年前開封府有個案子……包拯喜愛的一個學生犯事……那人叫做王翔,家中已經娶妻,可卻在中舉後被人看中……那人和國舅家有關係……王翔就隱瞞了已婚的事實,另娶了那個女子……”
    若是沈安在的話,定然要驚呼一聲鍘美案。
    陳世美啊!
    後世傳言,說那位陳世美就是重婚,被先帝趙禎看中招了駙馬,然後被老包給鍘了。
    韓琦看著包拯,“希仁,此事如何?”
    你老包說個話啊!
    按照包拯的尿性,若是被冤枉了,怕是會馬上蹦起來。
    可包拯卻沉默的出班拱手,然後倒退出去。
    這便是宰輔被彈劾,要先回家待參的規矩。
    這不是包拯的脾氣啊!
    他不該是咆哮朝堂,然後發誓要把楊堅給打殘才對嗎!
    可他竟然走了?
    君臣有些憂慮。
    難道這事是真的?
    兩年前的包拯,那時候他是三司使,權利不小,這等事兒壓下去倒也不難。
    可……
    ……
    楊堅彈劾包拯,包拯黯然歸家的消息傳出來,禦史台瞬間就瘋了。
    唐介出來,幹咳一聲道:“楊堅剛來就做了件大事,很出色,你等要以此為榜樣。”
    禦史台的活就是這個,你彈劾的人越厲害,業績就越出色。
    大家看向楊堅的目光中都帶著仰慕嫉妒恨,唯有蘇軾有些糾結。
    包拯啊!
    他怎麽會幹出這等糊塗事呢?
    蘇軾坐不住了,在不少人圍著楊堅吹捧,楊堅含笑裝矜持的時候,一溜煙就跑了。
    他一路跑到了沈家,見到了王韶。
    “安北,此事如何?”
    “慌什麽?”
    沈安在和王韶看西北地圖,琢磨著西北攻伐。
    “嘿!都什麽時候了,你竟然還有心思琢磨這個?”
    蘇軾一把搶過地圖,怒吼道:“包公回家了。”
    沈安並沒有驚惶,慢條斯理的道:“他回家歇息幾日也好。”
    “你!”
    蘇軾沒好氣的道:“最多兩日,那些彈劾就會讓包公隻能自請去地方。”
    宰輔被彈劾,若是扛不住了,多半是去地方任職,比如說文彥博就是這樣。他如今依舊在地方上望眼欲穿的等待著趙曙的召喚。
    蘇軾一跺腳,回去準備為包拯辯護。
    可證據呢?
    沒證據你辯護個啥?
    那你隻能主觀的說包拯人品很好什麽的。
    可包拯的人品……
    但凡被他噴過的,幾乎都覺得這老頭沒人品。
    沈安等他走後,就把地圖重新鋪開,指著西夏那邊說道:“麟府路那邊若是從右邊壓過來倒是可行,可以和綏州這邊合兵一處,順著夏州,宥州清掃過去,隨後等待。而環慶二州集聚的大軍同時出擊,直插西平府,兵逼興慶府。左翼的原州大軍一路壓過來,堵住另一頭,梁氏此刻走投無路,隻能選擇戰或是降……”
    這樣的戰略態勢極好,不過還得看到時候遼國的反應。
    “至於遼國,大宋一旦要動西夏,大軍必須囤積在北方,兵壓遼境,要讓他們不敢兼顧西北!”
    王韶幾乎都趴在了桌子上,“他們若是敢呢?那大宋就將同時對西夏和遼國開戰,可有把握?”
    沈安點頭,“那時對西夏采取攻勢,對遼國采取守勢,西夏這邊的攻伐越順利,遼人就會越慌張。若是攻下了興慶府,遼人會馬上撤軍,派出使者來大談宋遼兄弟之情……”
    王韶抬頭,眼中有敬佩之色,“那時候的遼國怕是畏懼了大宋……”
    “對!”
    沈安暢想了一下那個局勢,不禁心曠神怡的道:“到了那時,大宋慢慢的平複了西夏內部,其後就是要看著北方,瞄著燕雲故地了。”
    “燕雲故地!”
    那是個讓大宋孜孜以求的地方,魂牽夢縈的地方。
    沈安點頭,說道:“好好想想吧,哪日某帶你去見大王。”
    “是。”
    王韶帶著地圖走了,看樣子已經被沈安描繪的藍圖給迷住了。
    原先他隻想著謀劃西北,可現在沈安大筆一揮,把整個北方都拉了進來,這份氣勢一下就鎮住了他。
    哎!
    人太有才了果然很累啊!
    沈安坐下,捧著茶杯,美滋滋的喝茶。
    王韶是個大才,這一點沈安沒有疑慮過。
    關鍵他是正經進士出身,卻對武事有著很大的興趣。
    對武事有興趣的文官多了去,比如說老韓。
    可有興趣是一回事,有沒有這個本事是另一回事。
    老韓就是典型的有心無力。
    而王韶卻頗有天賦。
    前有常建仁在水軍閃光,後有王韶在陸地上出彩,可見文轉武大有作為啊!
    這就是活招牌,以後趙曙趙頊都用得上。
    沈安得意的躺在躺椅上,外麵進來了黃春,“郎君,查出來了,兩年前王翔在三司為官,娶的妻子和國舅家的關係遠的沒話說。”
    沈安依舊閉著眼睛,“包公的為人某知道,別的事他會通融,可若某有了卓雪,還想著另娶一個女子,包公會拎著刀來榆林巷。所以……此事定然有些蹊蹺,聞小種已經去了,你那邊盯著些包公家,別讓那些老鼠進去。”
    “是。”
    黃春答應了,但又問道:“郎君,若是那王翔不肯說呢?”
    “他不肯說隻有兩種緣故,第一是這邊有人去尋到了他,逼他閉嘴。第二就是他有什麽狗屁的苦衷,不樂意說……這兩種……都是忘恩負義,忘恩負義的人……”
    沈安麵色轉冷,黃春拱手告辭。
    ……
    聞小種一路打馬疾馳,第二天下午就到了順天府。但這一路並不順利,讓他的身上多了許多血腥味。
    進了順天府後,他沒有片刻耽誤,直接去尋到了王翔。
    順天府裏,功曹參軍王翔正在處置公事,一個小吏來報,“王參軍,外麵有人求見。”
    王翔抬頭,白皙的臉,濃眉,微笑起來看著很是英俊。
    “某去看看。”
    他起身去了外麵。
    到了大門時,見聞小種陌生,身上還帶著血腥味,王翔就警惕的退後一步問道:“敢問是……”
    “家主人沈安。”聞小種看了一眼他的身後。
    “沈郡公?”
    沈安這個名字如今不知道的罕有,王翔的眉間多了些緊張,“不知沈郡公遣你來有何事。”
    大部分人遭遇沈安,大抵反應都是這樣。
    聞小種低聲道:“兩年前之事可還記得?”
    瞬間王翔麵色煞白。
    “你……”
    他看著有些遲疑。
    聞小種摸出了一個牌子,竟然是黃金打造而成。
    天下有這等手筆的,大抵也就是沈安了。
    這才符合他大宋第一富豪的身份。
    但這還不夠。
    聞小種又拿出了一封信,攤開後,王翔看到了包拯的熟悉落款,就點頭道:“是何事?”
    聞小種說道:“有人彈劾包公,說是你兩年前重婚,是包公給庇護了……”
    他盯著王翔,剛想威脅一句,眼角就瞟到了人影在閃動。
    瞬間王翔的眼前就失去了聞小種的身影。
    聞小種一路追了過去,最後當街一拳打暈男子,然後拖了回來。
    當他拖著男子回來時,王翔依舊還在。
    “這是……”
    男子已經暈了,死狗般的被聞小種拖著。
    “此人是從京城趕來的,這一路某遇到了不少。”
    結合他一身的血腥味,王翔麵色不禁微白。
    這便是政爭,說是不見血,可那是朝堂之上。私底下的血腥味可不少。
    聞小種摸出了一個油紙包,“這是京城李家的幹糧,最是美味。有錢的人出遠門都愛買些帶上。”
    油紙包打開,裏麵的餅香氣四溢。
    “他們來此的目的你該清楚,就是想讓你閉嘴或是改口,你以為如何?”
    聞小種的聲音很平靜,但王翔卻覺得自己像是被一頭野獸給盯住了。
    他點頭,鬼使神差般的問道:“那你為何不買李家的幹糧?”
    聞小種淡淡的道:“李家弄的這些,不過是我家玩剩下的罷了,郎君若是要弄這些生意,他們哪有活路!”
    這話傲然,卻很實在。
    沈安做生意的能力冠絕天下,連官家都說他是三司使的絕佳人選,可見一斑。
    王翔低下頭,“此事乃是家醜……”
    “你說。”
    “某從小就聰慧,加之長得白淨,後來科舉一路順風……有個表妹就……喜歡某,可某並不喜歡她,再說家裏也不願意這樣結親,後來那表妹就有些瘋癲……”
    這便是遇到偏執狂了。
    “慢慢的她也好了,她家裏在給她相看親事,某也中了進士,家中也找了娘子,結果那一日她又瘋癲了……鬧騰了起來,最後包公得知後,就壓了下去……”
    這等事不壓下去,不管真假都會成為醜聞。
    “那表妹如今跟著夫君去了南方……算是各自相安。”
    “竟然是這樣嗎?”聞小種說道:“此事某要你簽字畫押……”
    這個要求有些過分,可王翔卻點頭答應了。
    他問道:“包公沒辯解嗎?”
    聞小種搖頭。
    王翔不禁淚流滿麵,“包公這是擔心事情發作了,那是醜聞啊……”
    一旦事情發作,王翔和那位表妹就會被人從輿論上強行拉在一起,什麽汙水都能潑過來。他怕就沒臉見人了。
    “還要些什麽?”王翔堅定的道:“要麽某就跟著你回京作證……”
    包拯想繼續庇護他,可王翔卻不忍如此。
    這便是知恩圖報。
    “你放心,此事朝中一旦蓋棺定論,誰敢潑髒水,你隻管打就是了。”聞小種點頭,看著遠方,冷冷的道:“別看現在鬧得歡,等某歸去時……”
    ……
    感謝書友“當年、駙馬爺”的盟主打賞,順著加更下去,在二月一日,見諒。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