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4章 一路向西

字數:7136   加入書籤

A+A-




    司馬光還在寫文章。

    自從上次被大宋名將那個蠢貨罵了一通之後,他發誓要報複回來。

    這是一個報複心很強烈的人,但凡覺得自己受辱了,以後定然會尋機報複回來。

    某要讓韓琦再無臉麵!

    他一邊發狠一邊寫,卻沒發現自己的心已經漸漸的轉移到了辯論之上。

    而這就是沈安的目的。

    來啊!

    歡迎來稿,咱們有理說理,讓天下人來見證。

    “水軍大勝了!”

    “水軍擊敗大食!”

    “萬勝!”

    外麵突然傳來了歡呼聲,司馬光抬頭,揉揉眼睛,問道:“去問問何事。”

    外麵有人應了。

    “諫院,水軍都虞侯常建仁剛回京報捷,水軍此次出海,擊敗了大食國的水軍,後來更是上岸擊潰了大食國主領軍的大軍,諫院……大捷啊!”

    小吏哪怕跟著自己的老大也裝作反對新政的模樣,但此刻他再也忍不住了,忘卻了偽裝,那歡喜就洋溢了出來。

    司馬光感受到了那股子歡喜,更感受到了自豪和驕傲。

    是啊!

    水軍又大勝了。

    他低頭看著自己寫的文章,說道:“老夫知道了。”

    他繼續書寫文章,可才寫了十餘個字,就忍不住把毛筆扔掉。

    “水軍勝大食,也就是說,以後大海就是大宋的了。想貿易就貿易,這是多大的好處?”

    “那常建仁竟然凶悍如此,為何這邊沒有這等將才呢?”

    司馬光的自言自語讓小吏聽到了,他還在歡喜之中,就順口說道:“這邊打壓武人,所以武將不能出頭……”

    呃!

    這話說錯了啊!

    小吏苦著臉,跪下請罪。

    司馬光擺擺手,喟歎道:“那沈安舉薦了唐仁,唐仁成材;他舉薦了折克行,折克行號稱折無敵;他舉薦了常建仁,常建仁由文轉武,殺出了赫赫威名……他的眼光為何這般好?”

    小吏逃過一劫,趕緊出去。

    到了外麵時,那些官吏都在歡呼,小吏問了一人:“那沈國公的眼光為何這般好?隨便舉薦一人就是大才。”

    那官員一怔,認真的道:“那是因為他們的心中想著強盛大宋,而不是去爭奪田地,去放高利貸……”

    說完後,官員心虛了,說道:“這是你引誘某說的,回頭你若是去諫院那裏告狀,某就說你是同謀。”

    小吏悵然道:“某不會。”

    原來是這樣嗎?

    一心想著強盛大宋,自然會出人才。

    而一心打著自己小算盤的舊黨,自然是蠅營狗苟,就和沈國公說的一樣,黃鼠狼下崽,一窩不如一窩。

    歡呼聲中,外麵有人喊道:“說是弄了大食美娘子來了!”

    “在哪裏?”

    一群官吏都衝了出去,結果外麵啥都沒有,頓時就怒了。

    正在糾纏時,司馬光走了出來,眾人趕緊行禮請罪。

    馬丹!

    上衙時間出來看女人,司馬諫院古板,怕是要嗬斥啊!

    “好生做事。”

    司馬光急匆匆的就走了,眾人一陣歡呼,然後又說著大食美人的事兒。

    沈安也得了消息,還是王崇年送來的。

    “……水軍還擊潰了大食國主率領的大軍,沈國公,水軍厲害大發了呀!”

    誰都沒想到常建仁帶著水軍竟然能打出這樣的戰果,唯有沈安。

    “沈國公,那數千水軍為何能擊敗了大食數萬人馬?”

    這些問題沈安進宮之後,依舊被趙曙問了出來。

    “水軍不隻是水軍。”沈安看了常建仁一眼,滿意的頷首,然後說道:“臣當初就對他們說過,水軍要能水陸兩棲。何為兩棲?在水麵上,水軍要能擊潰目及之處的所有對手。而在陸地上,水軍依舊能擊敗任何挑釁!”

    趙曙隻覺得一股子銳氣襲來,不禁讚道:“若是能如此,水軍可為大宋棟梁。可水軍要如何方能陸海皆能?”

    什麽水陸兩棲,趙曙聽不慣這個說法。

    可沈安卻覺得水陸兩棲這個定義極好,“陛下,水陸兩棲是水軍將來的必然。如今水軍的戰船越造越大,那麽相應能帶的人馬就越來越多,先前臣不是建言調派了數萬人馬在登州一帶適應出海嗎……”

    “適應是適應了。”趙曙的麵色有些古怪,“可遼人以為大宋是要從水路進擊,於是一夕三驚。”

    嗬嗬!

    沈安沒想到這個無心之舉竟然收獲不小,不禁暗爽,“水軍原先靠的是跳幫戰,所以每次出擊都帶著大批步卒。以後水軍多了火炮戰船,跳幫廝殺就免了,如此可以多建造運送人馬的大船。”

    韓琦覺得這事兒有些問題,“若是出動數萬人征伐,糧草怎麽解決?”

    “第一,大宋的海船可以攜帶糧草。”

    後世鄭和出海的規模更大,船上甚至還養豬。

    “其二,大宋以後可在各地建造補給的地方,比如說占城那裏,咱們不是有塊地盤?再過去能否尋個地方?臣以為定然可以,如此船隊就能一路獲得補給。”

    韓琦讚道:“你思慮的甚是周全。”

    嗬嗬!

    沈安心想這都不是事啊!

    水軍怎麽出海,怎麽補給,怎麽弄那些海外的勢力,沈安早就想了無數次。

    “那麽……火炮戰船常建仁說很是厲害,隻是一艘就能讓大食人無可奈何,如今有多少?”

    “十艘。”

    “那麽少?”趙曙有些遺憾,“為何不多打造些。”

    沈安看了韓絳一眼。

    韓絳出班道:“陛下,那火炮戰船太費錢糧了些。”

    “為何?多了火炮的緣故?那不是問題。”陸軍既然能裝備那麽多火炮,水軍為何不行?

    韓絳苦笑道:“沈安說火炮戰船要更加的堅固,否則火炮發射的震動會把戰船給弄散架了。”

    “這般嗎?”趙曙歎道:“朕卻不知,差點就冤枉了你。可見朕要學的東西還很多。隻是朕想知道,這般耗費不小的戰船威力如何?”

    按照大宋君臣的理解,錢花費的越多,武器就該越犀利。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大明中後期,文恬武嬉,那些兵器都成了棒槌。

    “陛下,前麵一艘戰船裝了數門火炮,隻是玩鬧罷了。”沈安從容的道:“如今打造出來的火炮戰船,那就是海上的堡寨!”

    “所謂堡寨,務必要如城池般的堅固,能抵禦敵軍的進攻,你這般比較,可有把握?”趙曙想到堡寨龐大,至少數千人戍守,就覺得沈安的說法誇大了些。

    韓琦也皺眉道:“海上堡寨,那得多大?汴梁附近若是有了這等大戰船,那些百姓早就嘩然了。老夫為何不知。”

    在他們的眼中,戰船最大也就那樣了。

    至於火炮……那不就是開幾個洞的事兒嗎。

    “陛下,那不是堡寨。”沈安想到了後世的戰列艦,那等龐大的身軀上,載著巨大的火炮,每一次轟鳴就像是山崩地裂,他自信的道:“火炮戰船從來都不是為了防禦而生,它們的職責就是進攻。”

    趙曙一聽就來了興趣,正好手頭事情不多,就問道:“如今可能看到?”

    “正好那些戰船前陣子演練回來,就在汴梁邊上修整,陛下若是願意,可去一觀。”

    戰船必須要試航,全麵檢查所有的構造,而且火炮也得測試,這些都需要時間。

    趙曙點頭,“如此朕就去看看,若是好,回頭朕節衣縮食也要多打造些這等戰船。”

    這言下之意就是若是不好,那就要縮減開支了。

    韓絳幹咳一聲。

    趙曙起身準備回去換衣裳。

    韓絳又幹咳了一聲。

    趙曙皺眉道:“韓卿可是病了?”

    在上朝的時候,不是嗓子眼癢的不行,你最好憋著。

    韓絳卻正色道:“陛下,水軍……水軍能掙錢呐!”

    趙曙一怔,才想起水軍如今都是靠著自己掙錢,自己那番話卻有些不合適。

    但這樣下去也不是事吧?

    哪有軍隊自己養活自己的?

    這樣下去軍隊是誰的?

    趙曙帶著這個疑問進去了。

    “見過國公,恭喜國公。”

    常建仁此刻才能和沈安見禮,簡單說了此行的情況,並祝賀了沈安晉升燕國公的牛叉。

    沒辦法,三十歲不到的燕國公,還是軍功封爵,就是這麽牛筆。

    “大食人……不足為據。”沈安記得大食人自此之後就撲街了,壓根就沒有再次龐大的可能。

    “是,您雖然沒去過,卻宛如親眼所見。”常建仁對沈安的眼光欽佩不已,“大食人的軍隊不夠悍勇,在夜襲中竟然炸營了,隨後我軍追擊中,大食人也不曾集結大股人馬反擊,可見指揮混亂。”

    “某對大食人不怎麽關注,就想知道塞爾柱怎麽樣?”

    此刻的西方就是一團爛泥,沈安不認為能對大宋構成威脅,隻需用傾銷擊潰他們的產業即可,然後挑動他們之間的內鬥,大宋看戲就好了。

    隻要把主要的節點占據了,那些強盜隻能被困在原地,然後相互廝殺。

    這就是沈安給那些人安排的命運。

    塞爾柱……記得結局不是很好吧。

    沈安在想若是拜占庭也加入進來,兩邊大打出手如何?

    隻需給塞爾柱人一次教訓,讓他們知道大宋不可戰勝,他們就隻能轉向拜占庭。

    去吧,西方有花花世界。

    沈安甚至想到了賣兵器給塞爾柱,讓他們一路向西。

    爽啊!

    他不禁笑了起來。

    “安北,笑的這般猥瑣為何?”

    眾人此刻已經到了政事堂前,韓琦皺眉道:“看看你,就差流口水了,是想到了什麽美事?”

    “就是關於塞爾柱的一些想法。”

    沈安覺得要是能實現的話,那真是太爽了。

    ……

    大家晚安!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