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協同

字數:3381   加入書籤

A+A-




    舒爾卡從兜裏拿出地圖,在手電筒的光線下找到了地圖上的火力布署序號……這又是舒爾卡這個班長不稱職的另一個證據,他本應該將鄰近的序號背下來而不是直到戰時需要才查看。

    但這其實不能怪舒爾卡,從準備戰鬥起到現在總共不到十小時,而這其間還要各種訓練、休息,重點是舒爾卡腦袋裏想的是戰略解決大方向上的問題,班長指揮方麵的問題就難免有些疏漏。

    接著舒爾卡又在潛望鏡裏觀察了下情況,然後就將電話打到了團指揮部。

    “137號請求121號火力支援,137號請求121號火力支援!”

    這是為了方便指揮和通訊進行的編號,築壘地域的序號是兩位數,碉堡和機槍掩體則用三位數表示。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想必同樣是尋找舒爾卡報上去的碉堡序號……這倒不能怪指揮部,在他們指揮下的碉堡少說也有幾百個,他們不可能將其一一背下來。

    不久,電話就傳來了回應:“請求通過,一分鍾!”

    “是,一分鍾!”舒爾卡回答。

    這種作戰及協同方式顯然是極其笨拙、低效的,一旦電話線被炸斷甚至都無法與其它碉堡協同,但現在的條件隻能做到這樣。

    “37MM火炮準備!”舒爾卡朝前大喊:“時間一分鍾!”

    “收到,一分鍾!”負責指揮火炮的馬特維大聲回應。

    德軍坦克繼續掩護著士兵緩緩前進,他們完全沒有發現自己已經陷入敵人的包圍圈中,而且正一步步迎著敵人的槍口和炮口推進。

    舒爾卡的眼光一邊看著潛望鏡一邊看著表,指針一顫一顫的轉動,就像心跳,又像呼吸,然後突然間……位於右側121號機槍掩體的幾個射孔被推開了,射孔裏“嘩嘩嘩”的打出成片的子彈,密集的子彈帶著熱汽在陣地上來回掃射,就像一把無形的利劍在虛空中劈來劈去。

    德軍被這側射火力打得措手不及,霎時就亂成一團,他們就像被收割的麥子似的成規律的倒下,有的當場死亡,有的則倒在地上發出殺豬般的叫聲。

    但德軍不愧是支訓練有素的部隊,他們在第一時間就趴倒在地上掩護好自己,然後再用無線電通知坦克轉向壓製右側機槍……而這,正是舒爾卡需要的。

    由於通訊的原因,坦克過了一陣子才停了下來,首先是轉動炮塔對準了機槍射孔的位置,其中一輛坦克還朝那個方向打了一發炮彈,然後再笨拙的轉向將側麵裝甲暴露在舒爾卡麵前。

    “開火!”舒爾卡大喊:“動作快!”

    老兵二話不說就推開了射孔前的偽裝,然後操縱著火炮進行進行一些微調,接著隻聽“轟”的一聲……目標距離碉堡不到一百米,而且還是將大麵積的側裝甲暴露在麵前,於是毫不意外的一炮命中。

    舒爾卡在潛望鏡裏隻看到坦克一陣非正常的震顫,再往前開了一段後就停了下來。

    說起這37MM反坦克炮,還可以說是一種諷刺,因為它是德軍PAK36型反坦克炮的仿製品……

    一戰結束時蘇聯軍工薄弱,他們急需現代化軍械製造國家的援助,而美、英等國出於意識形態的原因當然不會為其提供幫助,此時的德國卻在凡爾賽條約的限製下不準生產,於是兩國很快就一拍即合:德國以向蘇聯提供援助的名義研發並生產反坦克炮。

    於是就有了這款德國稱之為PAK36,蘇聯稱之為的M1930的37MM毫米反坦克。

    但現在,蘇聯卻使用這款反坦克炮打德國的坦克,正可愣世事無常。

    另一輛德軍坦克這時發現了危險,趕忙調轉炮口……但已經太遲了,又是兩發炮彈出膛,坦克很快就冒起了一陣黑煙癱瘓在原地。

    舒爾卡大叫:“機槍開火!”

    立時槍聲大作,早就做好準備的戰士們在推開射孔蓋的一霎那就扣動扳機將子彈朝敵人頭上傾瀉,泥水飛濺血肉橫飛,隻打得德軍到處亂逃潰不成軍。

    但是當然,蘇軍的機槍陣地從幾個方向形成交叉火力朝德軍射擊,德軍很難有什麽人能逃回去。

    隻不過十幾分鍾,陣地上就躺滿了屍體,橫七豎八各種姿勢,放眼過去一片鮮紅,低窪地裏甚至都匯集起了一灘血水。

    人有時就是這麽脆弱,看起來威風凜凜,但如果失去了掩護,僅僅隻需要幾分鍾……就是生與死之間的區別。

    第333團其它防區的情況基本也差不多,闖進他們包圍圈的德軍被十分輕鬆的打了回去,而且還損失慘重,防線上立時就多了一輛輛冒著煙甚至燃起熊熊大火的坦克殘骸。

    但是其它防區就沒有這麽幸運了。

    其它防區因為沒有對碉堡進行偽裝,所以德國人老遠就可以觀察到蘇軍碉堡的位置。

    甚至他們還可以通過望遠鏡識別出那些射孔是火炮還是機槍……火炮的射孔會比機槍射孔大一些,這可以說是設計上的失誤。

    當然,火炮由於口徑更大、炮身更長,所以需要更寬、更大的射孔,問題就在蘇軍可以人為的將機槍射孔擴大將兩者設計成一樣大小,這樣至少可以避免敵人隻需要用望遠鏡一望,就知道火炮的位置然後很有針對性的製定出進攻方案。

    更糟的還是,德軍在一戰期間就創立了利用突擊隊進攻敵人永備工事的戰術……一戰主要是塹壕戰,敵我雙方都構築堅固的戰壕、碉堡群對峙,那時的德軍就開始研究如何用步兵突破這些工事。

    到了現在,德軍的這種戰術已經發展完善。

    他們用坦克掩護著步兵和工兵前進,抵進射孔後就在坦克的火力掩護下讓步兵、工兵從死角靠近,然後將炸藥、手榴彈從射孔拋進碉堡裏或是用火焰噴射器朝射孔中噴火。

    蘇軍的碉堡工事在這種戰術下竟然無計可施,他們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德軍將他們的碉堡一個個炸毀:繼續呆在碉堡裏就是等死,走出碉堡防禦又是找死。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