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撤退

字數:3936   加入書籤

A+A-




    這是德國人聲東擊西的戰略。

    在所有人都以為包抄基輔後路的是中央集團軍群古德裏安的部隊時,沒人會想到其實真正完成包圍圈的卻是一直以來都舉步維堅的南方集團軍群。

    古德裏安的第2裝甲集群是明麵上的包抄,他吸引了莫斯科的所有注意力和能調集的兵力:布瓊尼帶領的一個集團軍,還有葉寥緬科帶領的一個方麵軍。

    從這一點來說,莫斯科的指揮是沒有問題的。

    首先是基輔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確不應該輕言放棄。

    其次,就是用一個方麵軍再加一個集團軍左右夾攻,德軍第2裝甲集群即便能繼續包抄其行動也不快。

    這就給基輔更多的反應時間。

    也就是說,最後實在擋不住的話,西南方麵軍和南方麵軍還有時間撤退。

    也正因為這樣,莫斯科才一次又一次的否決了前線軍官的撤退請求。

    如果戰局真像這樣發展,那麽莫斯科可能是對的,甚至戰局還有可能反轉,畢竟古德裏安的第2裝甲集群是深入蘇聯境內作戰,其後勤補給線拉得太長。

    問題就在於……

    克萊斯特指揮的第1裝甲集群突然在蘇軍不知情的情況下渡過第聶伯河從另一個方向趕羅姆內完成了包圍圈……這才使西南方麵軍來不及撤退被徹底包圍。

    第1裝甲集群之所以能在蘇軍不知情的情況下渡河,則是因為有暴雨的掩護:

    首先,就像舒爾卡說的那樣在河道上布設水雷阻止了蘇軍的淺水重炮艦。

    其次,就是讓步兵先朝東岸發起進攻。

    這是很平常的,因為整條第聶伯河上都有德軍和羅馬尼亞軍隊嚐試渡河進攻,有些位置被打敗了有些位置成功了。

    成功了之後,就在東岸占據一塊地方也不擴大戰果,蘇軍也不以為意,認為那不過就是一小撮步兵,隨時都可以將他們趕下河消滅掉。

    接著,就是在一個能見度極差的暴雨夜,德軍在第聶伯河上搭建起一座浮橋,坦克冒著危險渡河,一夜之間就將第1裝甲集群渡過河去。

    舒爾卡並非料事如神,而是曆史上這場戰鬥就是這麽打的。

    不過當然,這些細節舒爾卡是不能說的。

    “你怎麽能確信這一點!”加夫裏洛夫少校問:“我是說,認為德國人的第1裝甲集群會渡河?”

    “我不能確信,少校!”舒爾卡回答:“因為我也不知道,我隻是猜測他們會這樣做!”

    基爾波諾斯上將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點了點頭說道:“基輔不存在坦克突圍的威脅,同時中央集團軍群的包抄受阻……那麽德國人的確有可能這麽做!”

    “如果德第1裝甲集群真的渡過第聶伯河!”加夫裏洛夫少校說:“那也就意味著在西岸基本沒有能夠與第9軍匹敵的對手!”

    這話當然是有道理的。

    首先,是留在西岸的是德軍步兵,甚至正宗的德軍都很少……三個德集團軍裏:第17集團軍駐守在普裏皮亞特沼澤一帶,基本可以忽略;第1裝甲集群渡河實施包抄,過去容易回來難;第6集團軍必然是進攻基輔的主力,西南方麵軍要拖住他們並不困難。

    接下來的,就是德、羅混編的第11集團軍以及羅馬尼亞第3、第4集團軍。

    其次,就是這些軍隊全都前進到第聶伯河一線,到時第9軍穿插出去後麵對的將是德、羅軍隊的後方也就是其後勤部隊。

    想到這裏基爾波諾斯上將就不再遲疑了。

    “就這麽進行!”基爾波諾斯上將說:“德國人一路進攻到這裏,我相信他們會這麽做!”

    這話舒爾卡是讚同的,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事,簡單的說就是德軍一路取勝多多少少都會有輕敵心理,所以掉進陷阱的慨率很大,隻是基爾波諾斯上將作為一名蘇聯人要將這道理講明白卻不容易。

    由於時間緊迫,計劃很快就展開了。

    這讓舒爾卡有些意外,因為至少應該進一步製定詳細計劃,比如在基輔首先要設置一個絕對保密的坦克、汽車隱藏點,再比如在東岸也要設置一個類似的停靠點,然後還要安排運輸船、運回的路線等等。

    這些雖然不是什麽難事,但重點是要保密,絕對的保密,否則,隻要有一點風聲泄漏出去,德國人知道第9軍可能還在基輔,那麽情況隻怕就不如所願了。

    這可是關係到基輔乃至西南方麵軍生死存亡的問題,當然要小心從事。

    但所有的這些都沒有計劃,第9軍往東岸的撤退幾乎是在加夫裏洛夫少校和舒爾卡剛剛返回的時候就展開了。

    “知道嗎?”當舒爾卡走進營房的時候,普卡雷夫就對舒爾卡叫道:“我們要撤退了!”

    “撤退?撤到哪?”舒爾卡故作不知的問了聲。

    “別管撤到哪!”普卡雷夫說:“把命令傳下去,讓他們做好準備!”

    “是,大士同誌!”舒爾卡說著,就將目光轉向了演員等人。

    “你們都聽到了吧!”舒爾卡說:“做好撤退的準備!”

    戰士們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突然歡呼了起來:

    “太棒了,撤退!”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不用打仗了是嗎?”

    “不一定,但至少不是現在!”

    ……

    這似乎不像一個“英雄團”應該有的表現,但卻很真實。

    因為沒有人會真正的喜歡戰爭,何況第333團已經在一線受戰爭的威脅這麽長時間,他們很少真正有時間放鬆一下。

    不過……舒爾卡沒有發表意見,因為隻有他知道,這所謂的撤退隻是一個表像。

    半個小時後第9軍就真正進入撤退程序:摩托化第131師是第一梯隊,然後是坦克第20師,坦克第35師。

    在一陣尖銳的哨聲下,一隊隊身著雨衣的士兵們就爬上汽車然後跟在坦克團的後方朝基輔大橋開去。

    在此之前部隊首先要穿過基輔,坐在汽車後方的舒爾卡往外望,看到路邊基輔百姓一個個朝他們投來狐疑的目光……百姓並不認為基輔防線會失守,所以不擔心戰爭會打到這。

    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麽會有軍隊撤退?

    會不會是戰局對蘇軍不利而軍隊沒有告訴他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