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祭拜周天子
字數:4856 加入書籤
這就是文官的力量。
武將打天下,文官治天下。
這些文臣,他們的門生故交眾多。他們的學問流傳的廣。
當他們的學生走上仕途時,他們的主張就得以貫徹。
這些在仕途上的學生,或者為官一方,或者修書立撰。
他們有意的重塑著新的王朝秩序,或者以他們的意誌為一致的秩序。
這些秩序都帶著鮮明的個人特色。
這種影響有好有壞。但更多時候,壞的比好的多。
張三有張三的欣賞,李四有李四的愛好。等王二麻子到時,每個人的臉上,都要點上幾個灰點。
沒有他們能行嗎?
沒有他們不行。
一個人的精力終歸有限。便是有二十四個分身,也無法麵麵俱到。
潘小安不想收留他們。
但還要裝作求賢若渴,以營造天下歸心的模樣。
這些人打仗不行,治理不行。但唯獨在祭祀和禮儀上,十分擅長。
他們很會營造氣氛,那恢宏龐大,那獨立台上,俯視萬方的豪情,誰不喜歡呢?
與其說拜周天子,倒不如說是拜自己到了這樣一個高度。
隻有到了這個高度,才能去祭拜帝王。若是沒有到這個高度,會被天下恥笑。
燃香祭拜,鞠躬致敬。
潘小安身邊已經沒有了人,他們將地方挪開,空蕩蕩顯的他一人獨尊。
王小穎在邊上看著。
她先是為潘小安感到驕傲。她的小安終於走到了這裏。
繼而,她又害怕起來。這樣的潘小安讓她感到陌生。
此時的潘小安就像是潘家村的裏正。
在王小穎眼裏,那裏正就是皇帝。是她十分恐懼的存在。
她臉上的笑容不再。她不喜歡這樣的潘小安。
潘小安祭拜完周天子。
旁邊走出宋臣,遞給他表文。
潘小安打開表文,這應該叫做駢文。上麵全是生僻字。
宋臣們能懷什麽壞心思?
他們隻是想看看這個小農民,識不識字。
潘小安當然不識得。所以他不讀。
潘小安對著守衛的士兵,朗聲喊道:“我的士兵們,鬆開你們的手,讓安國的子民近前來。”
潘小安的命令,沒有一個士兵不聽從。士兵鬆開手,百姓就圍了上來。
潘小安躍下高台,向百姓走去。
“我們安國是你們的安國。我從你們中間來,自然要來到你們中間。
咱們手牽手,心連心,同進退。咱們一起建造一個更好的國度。
這個國度,人們可以自由行走,隨意交談。吃的飽,穿的暖。不用整日勞累,可以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潘小安一路走,一路說。他牽住的手,又牽住了別人的手。
這場景,讓那些宋臣麵麵相覷,目瞪口呆。
他們一直走回朝哥城。
這一路走來,朝哥百姓的心,就歸附到安國。
在朝哥百姓眼裏,能夠與他們牽手的君王,一定能讓他們生活的更好。
“小安,你站在高台時,我覺得你很陌生。我很害怕。”
王小穎挽著潘小安的胳膊。她是真的害怕了。
“小穎,我看你離我那麽遠,我也害怕。你知道嗎?那種空蕩蕩的感覺,不是帝王威嚴,而是孤家寡人。”
“我不要你成為孤家寡人”
“所以,我也不要離你那麽遠。”
熟悉的感覺,又回到王小穎身上。這個潘小安還是她的小安。
潘小安在朝哥城朝拜周天子。這消息風一般傳遍天下。
趙構聽到這個消息,足足呆坐了三個時辰。
“為什麽?你怎麽敢?你怎麽敢的?”
潘小安隻是一個小農民。他對外隻稱安王。一個王爺去祭拜周天子,這司馬昭之心,誰人還會不知?
趙構恨不得立馬就帶兵征伐潘小安。
潘小安不僅僅是想當皇帝那麽簡單。他這是在向世人宣告,他們安國才是正統。
這才是了不得的大事件。
誰得了正統,誰就有了話語權,誰就能得到氣運,執掌神器。
這是趙構所不能承受的。
潘小安的安國成了正統。那他的新宋,豈不是成了笑話?
偽齊國劉豫得到了消息。他嫉妒的發狂。
他的齊國勢力範圍也曾到達朝哥。他也想去朝拜周天子。
可是他不敢。他名不正言不順,他隻是金國扶持的皇帝。
所以他嫉妒,嫉妒潘小安的獨立自主。
完顏晟也得到了這個消息。
他是個對宋文化了解很深的金國皇帝。潘小安的舉動,意味著什麽,完顏晟心知肚明。
潘小安祭拜了周天子,占了大義。從此之後,他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四方再有叛亂,他就師出有名,可以肆無忌憚的出兵。
完顏晟越想越氣。麵對大軍壓境,潘小安怎麽敢如此胡來?
他傳出旨意,調集北方的大軍前來。這一次,他一定要擊敗潘小安。
趙桓又揣著手來到放羊坡。
趙吉知道,這小子又有了消息。
趙桓扔過來一個布袋。
趙吉聞了聞,是五香花生的味道。他便又高興起來:“我兒,又有什麽消息?”
“那人去祭拜了周天子”
趙吉嘴裏的花生,瞬間不香了。
他眼裏冒出怒火。他緊緊咬住牙關。
“我兒,這與咱們何關?”
趙桓哆嗦一下嘴:“咱們的大宋完蛋了。”
趙吉把花生扔向趙桓:“滾,給我滾”
趙桓轉身走下山坡。他的背影佝僂,像個小老頭。
趙吉躺在山坡上,他的眼淚流出眼角。
他常做一個夢。夢裏潘小安將他接回大宋。
他又坐在汴梁皇宮的龍椅上,他封潘小安為一字並肩王,封地在金州,永鎮大宋北方。
但現在,夢碎了。
他的一字並肩王,已經取代了他。
趙吉擦掉眼淚。他坐起身,驅趕吃花生的羊群:
“潘小安,你給我滾開。”
“潘大安,你給我滾開。”…
在趙吉的眼裏,這些羊都成了潘小安,都應該被宰。
西輔郡,梁山軍營。
吳用向宋江說了這個消息。宋江作為官吏,對這件事的意義,更加清楚。
多少次夢回,他也渴望有這樣一個機會。他要站在高台上,大聲說:“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可現在,這個機會沒有啦。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