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倒安風波

字數:4973   加入書籤

A+A-


    金國滅亡的消息,沒過幾天便傳遍諸國。
    天下震動。
    麵對一個統一的北方,新宋的壓力,可想而知。
    臨安府。
    趙構一連開了九天朝會,隻為應對強大的安國。
    他對安國,實在過於恐懼。
    令人驚奇的是,麵對安國,新宋君臣竟然默契的一致。
    他們表示,要好好發展新宋,抵抗來自安國的危險。
    看到朝臣激憤,沒有人示弱,也沒有人降敵,趙構很欣慰。
    隻要沒人叛變就好。
    當然沒人叛變,更不會有人向潘小安投誠。
    這就是宋人的做派。
    他們可以向異族人頂禮膜拜,但絕不會認同自己的強者。
    尤其這個強者,還是農民身份。
    農民是啥?
    農民是地裏刨食的泥腿子,是府縣做工的下九流。
    長久以來,他們都是愚昧,落後,貧窮,粗鄙的代名詞。
    哪怕後世千年,也沒有任何改變。
    人們對農民總有一種偏見,尤其是學習古文,有文化的大儒。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宋出現了一股歪風。
    這股歪風旨在貶低農民,將他們當做鬧人。還為此給起了個諢號。
    這其中,就有大儒佟眾婿。佟眾婿與單總長等人,專門成立一個詩社:橫渠詩社
    詩社明麵上,是學習橫渠先生的理論,以倡導儒學,發揚儒學為根本。
    但其本質,卻是掛羊頭賣狗肉。
    佟眾婿整日在花船酒肆,茶館勾欄口吐芬芳。
    他將街邊的道理儒學化,將儒學的道理街邊化。
    兩頭剝蒜扒香蕉,把個大姑子,小媳婦,哄騙的一愣兩愣。
    更甚者,看門的張三,賣炊餅的李四,滿街遊蕩亂逛的王二麻子,都為之癡迷。
    佟眾婿享受著大眾的追捧,趁機為自己家的農產品推銷。
    而似王二麻子之流,隨著鼓掌,喊好,竟也能混個小肚溜圓。
    他們自發形成佟家軍。這支軍隊當然不能保家衛國,但卻凶悍的猶如豺狼。
    佟眾婿吃多了地瓜,大庭廣眾之下放個屁。
    他們也能給找個合理的理由解釋。
    “屁響,不臭。”
    “屁就要在寬闊的地方放,這樣可以讓更多人聞到,感受到,學習到。”
    如此,還形成一種勇敢:我放屁我驕傲
    如此,還形成一種默契:今天你放了嗎
    佟眾婿也是屁大飛的高,名聲傳的震天,銀子賺的用筐抬。
    他時常演講之後,都會說一句:我為橫渠傳揚,是宣傳傳統文化。
    你們這些反對我的人,就是反對儒家文化。你們都是下作人。
    而等他下了高台,躺在銀子上。他就會嘿嘿壞笑:下作人多了,我靠誰養活哦。
    而單總長與佟眾婿一丘之貉。
    早年間,他也是農民。靠著祖輩的積攢,在臨安府買下些薄田。
    那時候,方臘剛剛敗走。土地沒有產出,總長一家吃糠咽菜,日子過得著實辛苦。
    誰曾想,他會走狗屎運?
    大宋要建陪都。地址就選在臨安府。
    單總長先一步將土地變賣,弄了些錢財。
    他以為靠著這些錢財,可以衣食無憂。誰知道,下九門裏去幾回,就敗光了家資。
    他看到沒有賣地的鄉鄰,吃的好,住的好,心裏就不平衡起來。
    他成為罵農第一人。
    他蹭上佟眾婿的大船,鞍前馬後充當急先鋒。
    佟眾婿業務壯大,看好了臨安府外的一片田畝。
    單總長便去談判,想要低價買下來。
    可村民也不是傻瓜。誰會平白無故把地賣掉?
    剛好,潘小安滅了金國,為宋人報了汴梁之仇。新宋百姓多有將他當為偶像者。
    甚至有那膽大的,還偷偷藏有安字旗。
    這給了單總長一個靈感。
    他跑到臨安衙門,狀告百姓私藏安國物品,實為大逆不道之舉。
    此時,臨安朝廷反對安國的聲音響亮。臨安知府敏銳的抓住這個契機。
    他命捕頭前去擒拿。
    捕頭劉二旭,也是個壞的流膿的家夥。他一直想靠上佟眾婿這條線。
    現在機會終於到來。
    他帶起三百捕快,隨著單總長前去拿人。
    單總長指那家,他們就抓那家。
    有人家裏確實有安字旗。就算被拿,也不算冤枉。
    畢竟,安國與新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但有的人就很冤。家裏有個平安的香包被捉拿,說是希望安國平天下。
    有孩子起名叫安安,也被捉拿。說是培養親安人士。
    一時間,風聲鶴唳。
    走在街上,沒有一人敢說“安”字。便是類似的諧音,也沒有人敢用。
    便是非說不可,也都用“啊,唉,哀”等字代替。
    對於臨安知府的胡作非為,沒有人製止。
    趙構還下了嘉獎令。表彰他勇於做事,敢向安國開刀。
    於是,新宋開啟了一股“捉安風”。
    單總長陰謀得逞。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不知害了多少無辜百姓。
    他看著一箱箱的銀子,絲毫沒有看到銀子上泛著的血紅光芒。
    佟眾婿比單總長聰明。
    他達成目標之後,便轉而精研潘小安這個話題。
    佟眾婿有知識,有文化,會研究。他把潘小安的理念,仔細研讀。
    他越讀,就越生氣。
    這個潘小安實實在在不當人子。要是按照他的理念治國,那還有他們這幫酸臭文人的地位嗎?
    佟眾婿開辟新的戰場。他要批潘小安。
    為了將勢造起來,他還在新宋報紙上做了廣告:
    橫渠掌門佟眾婿炮轟潘小安:若不跪,何為貴?
    他特別交代報社的人,標題要用紅色書寫。這是他向潘小安下的血色挑戰書。
    “跪字貫穿古今,是文明最好的傳承。試問,你家孩子不跪父母,你願意嗎?”
    “不願意”
    “仆人不跪家主,能行嗎?”
    “不能行”
    “黎庶不跪士大夫,說的過去嗎?”
    “說不過去”
    佟眾婿橫眉冷對,“潘小安廢除禮製,毀我文明,咱們能答應嗎?”
    “不答應”
    他們同仇敵愾。他們咬牙切齒,詛咒潘小安早死。
    這個壞了心腸,不讓跪的家夥,無父無母,無君無臣,沒有尊卑。
    潘小安打了幾個噴嚏。
    李師師停住研墨的手:“小安,莫不是昨夜著了涼?”
    喜歡大宋小農民請大家收藏:()大宋小農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