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提要求

字數:2606   加入書籤

A+A-




    路平安也走過來,“爺爺,您聽誰說的?之前不是都定好了嗎?”

    爺爺說:“我也是剛在村口碰見海生,聽他說的。說是赫美的什麽老總說了,不在咱村了。他已經去市裏問情況了,估計還沒回來呢。”

    林樺樺一張好看的小臉都皺了,“怎麽能說變就變呢?赫美公司也太不講誠信了。”

    路平安心裏有些不好,想起被她銬在床頭的成星宇。

    爺爺說:“我想著這事應該是禮沒送到吧。求人辦事,不送禮哪裏成?”

    林樺樺想想,擰著眉毛說:“不會吧。當初選咱村,還不是因為咱們背靠白河,風景優美,又是出了名的櫻桃種植大區。硬件都具備了,他們也都考察好了,現在說變就變……啊,不會是……平安?”

    林樺樺看向路平安。路平安低頭檢查著蜂巢,鋒利的小刀子利落地割除著多餘的雄蜂蜂房,淡淡地說:“等海生爺爺回來再說。”

    林海生第二天才回來,一起來的還有他的大女婿靳夏林。

    爺爺聽消息回來說,林海生的大女婿靳夏林跟赫美公司有生意上的來往。林海生已經讓他去問了。

    赫美娛樂的老總薑麗娜沒給明確答複,隻說久聞福祿村八大碗的名氣,想親口嚐一嚐,也趁機再考察一下福祿村的人文曆史環境,再做最後決定。

    老河西人都知道,八大碗是以前百姓婚宴上招待客人,尤其是送親人的最高規格菜肴。

    根據不同民風食俗,八大碗在河西市的流行其實也沒有什麽定式,菜品主要包括各種肉類,以及藕夾、豆腐夾、鵝脖、假菜、麵筋等十五種。口味規格各不相同,尤以福祿村的味道最為人稱讚。早年間,誰如果吃了福祿村的八大碗,那可真值得吹噓幾天呢。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多樣性也大幅提高,人們對八大碗的崇拜漸漸不比從前,可是福祿村八大碗做為一種頗具地方特色的婚宴,卻是收進縣誌的代表性菜係。

    聽到這個消息,林海生很是興奮,這就是說還是有調解餘地的。

    隻不過,那位薑總要求有些多:雞必須是剛隔年的小雞,魚必須是現殺的白河鯉魚,豬也必須是家養的黑豬,還有牛羊肉之類提了一大堆要求。

    林海生一合計,除了那套清朝老碗,其他都好辦。

    所謂清朝老碗,是人們對福祿村八大碗最具代表性餐具的簡稱,是清末年間的青花粗瓷八盤八碗十六碟。

    其實這也不難辦,市場上仿品很多,很容易買到一模一樣的。難辦的是,那位薑總要求必須是福祿村路家的那套。人說了,隻有配上路家的青花碗,才算是最原汁原味的八大碗呢。

    看來這位薑總還真對八大碗頗有研究。不拿出點真家夥式兒來,是不好糊弄了。

    福祿村唯一的一套清朝老碗現在路平安爺爺手裏,是從路爺爺的爺爺那裏傳下來的。被老爺子當寶貝一般收著,早就不肯拿出來待客了。

    路家祖上在清末出了一位很有名的紅案師傅,誰家有喜事,夾起一把菜刀就去幫忙。後來還成立了自己的宴席班,全碗全碟,全套家夥,隻要主家下了定金,保證給弄得妥妥當當的。

    那套老碗就是那個時候置辦的,總共十套,一席開十桌都沒問題。

    隻可惜,瓷器易碎,曆經歲月,那十套青花大碗,破的破,丟的丟,到路平安爺爺這輩兒,十套才勉強湊齊一套。雖說不是什麽名窯名瓷,卻因為有了年頭,又傳承有序,不僅在路家,就是在整個河西市,也算是絕無僅有的老物件了。

    老爺子好好珍藏著,至今隻露過一次,就是市農業局的劉局長來福祿村指導種櫻桃那年。為表感謝,平安爺爺親自上陣,不僅操辦了八大碗宴席,還把祖傳的老碗拿出來裝菜。

    從那以後,那套老碗就再沒露過麵。爺爺說了,那是留給他家平安做陪嫁的,等孫女結婚那天,他要親自做一席八大碗,就用自己的祖傳老碗,待姑爺。

    林海生去找路爺爺時,路平安剛去市裏送蜂蜜回來。

    林海生把情況一說,爺爺有些為難。老碗再粗也是瓷器,瓷器就怕碰,上一次款待劉局長時,有一隻碗就被個毛手孩子磕掉了一塊瓷,心疼了他很久。

    爺爺還在猶豫,路平安卻一口答應,“再寶貴也隻是一套物件,如果能幫上鄉親們,哪怕是都打碎了也值。”

    本來是留給孫女的嫁妝,孫女都答應了,爺爺也不好再說什麽。再說,他也願意為林海生解點憂,平時平安不在家,家裏的大事小情也多虧了人家幫忙。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