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我評價

字數:3453   加入書籤

A+A-




    朋友們,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將使用幽默的語言向大家展示一個不一樣的朱元璋。

    在看本書之前,我想先聲明一下:我本人不是專業研究曆史的教授學者,也不是專職研究明朝的組織機構,我隻是一個熱愛曆史、喜歡古代人物、更喜歡調侃歡笑的平頭百姓。

    我個人特別討厭很多曆史作者那種古板的猶如文言文一般的老套語言,我每次讀那種文章總有種一看就犯困,再看就想睡的感覺,隨後把書扔一邊絕不會再翻第二遍。我個人認為曆史完全可以有另一種寫法,一種很輕鬆很搞笑的寫法。曆史的本身也有很多的樂趣,曆史中的很多故事可以讓我們在緊張而枯燥的工作生活中展顏一笑。

    在說起這一段曆史之前,我先從我的個人角度,給它一個在我看來相對合適的評價。

    我評價朱元璋為:草莽豪雄。

    這四個字的評價隻是我個人對他的看法,如果大家覺得不同意的話,可以在《討論區》留言給我,我們大家一起討論。

    如果以評分來說,以10分為滿分的評價標準來計算。

    我給他打8分。

    我覺得這個分數對於他來說是貼切的,也是合理的。

    在這裏我想提起另外一個人來用做比較,很多專家學者也會拿他的事跡與朱元璋相比較。

    他是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

    既然是比較,那我也給劉邦打一個我心中的分數,我給他打7分。

    我覺得劉邦的事跡遠沒有朱元璋曲折,更沒有朱元璋精彩,在這裏我並沒有要貶低劉邦的意思,希望大家不要誤會

    兩人的差距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表現出來。

    第一:他的出身!

    朱元璋他是真真正正的草根皇帝,他是絕對的白手起家,他一步步的經曆和挫折要遠比劉邦要驚險刺激的多。

    劉邦他雖然也自稱是白手起家,但是了解劉邦經曆的人都知道,劉邦在造反之前他曾擔任過秦朝官職,雖然隻是一個泗水的亭長,是個芝麻綠豆點的官,但是起碼也是個官員,朝廷也有履曆。從這一方麵來講,劉邦應該懂得一些官場的套路和規則。

    從這一點來比較的話,朱元璋是沒辦法比的,因為朱元璋從小就給地主放羊,後來又落魄到要飯和當和尚,他平生最大的夢想也不過是娶妻子下崽子,崽子長大了再給小地主放羊,隻要能吃飽飯找活幹,為了能睡好覺惹人嫌也在所不辭,至於當皇帝根本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

    第二:官場規則!

    朱元璋這樣一個半路出家的和尚,最後榮登大殿之後,做為一個完全不懂得政治規則,更不懂得官場套路的人,卻能夠將國家管理的井井有條,將一個國家的法律法規編製的幾近完善,很多法律條款在現當代法律中都有在延用,這種幾乎傳奇一般的事跡,劉邦是無法比擬的。劉邦在建國之後,根本就沒有打算去重訂法律,他隻是將秦朝的法律照搬過來使用,沒有一丁點邏輯上的變革和實質上的創新。

    第三、殺伐功臣的勇氣和魄力!

    劉邦在建立了大漢王朝以後,也確實殺了一些建國功臣,但是比起朱元璋的殺伐人數和殺伐力度,動輒幾萬人的牽連,誅滅十族(大家看清楚,是十族,可不是九族)的殺伐力度,劉邦怕是沒有這個膽量。但是朱元璋有,這個草根皇帝有,他有這個膽量更有這番魄力。

    在朱元璋老人家眼裏沒有什麽人是不能殺的,沒有什麽官是不能宰的。上一秒還是笑容滿麵的他,轉眼之間就可以讓幾萬人馬人頭落地,殺戮權衡之間全靠他一人決斷,這種做法劉邦是遠遠不能對比的。

    當然,在朱元璋登基之後,也確實做出了很多錯誤的決策,比如他親手製造了明朝初年的“明初四大案”,死在他刀下的冤魂數以百萬計,他還一手創辦了錦衣衛,隨後他的兒子在錦衣衛又組建了臭名昭著的兩廠(東廠和西廠),死在這三個單位下的人數數以十萬計。從人道方麵來講,他這麽做確實有錯誤的一麵。

    但是我覺得了解曆史並不能單單隻講人道,在政治家們眼裏,看的最重的往往是自身的利益,在利益麵前,任何的人所有的物隻要是阻擋利益獲取都是可以殺掉,從這一方麵考量,朱元璋這麽做卻也無可厚非。

    從殺戮功臣這一方麵來考慮,朱元璋這麽做也不是絕對的錯誤。

    在明朝建國初年,屈居在朱元璋手下的大將幾乎都算得上是開國功臣,他們之中有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的劊子手,哪一個不是囂昂跋扈、歃血如麻、能夠統領群雄的活閻王,他們這些人如果單單是在戰場上絕對是可以以一敵十,以一擋百的驍勇悍將。

    但是從來戰場和官場在本質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體係,擁有兩套不同的遊戲規則。

    對於一個逐漸平穩,已經形成基本框架和結構的國家來說,殘酷戰爭已經過去了,對於一個千倉百孔的國家來說,現在最為重要也是最迫切的就是組織民眾恢複生產。但是對於武臣來說在戰場上早已養成囂張性格的他們根本不能夠管理國家,更不要說勞動力的恢複與生產,有他們存在隻會造成諸多混亂,甚至結黨營私,最後舉兵叛亂。

    打天下靠武臣,治理天下還是要靠文官。

    從這一方麵來說,朱元璋殺他們是必然的。

    他這麽做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荒廢許久的國家以最快速度恢複和發展起來,杜絕結黨營私、串謀舞弊等一係列危急國家安全的危機出現,同時也是給他的朱家子孫奠定一個堅實的政治基礎和健康的政治環境,更是為了滿足朱元璋龐大的政治野心,讓在他和他兒孫們,在朱家這個龐大家族體係下統治的明朝政權能夠代代相傳,傳至萬萬年。

    在這種可以說是深謀遠慮,又有些異想天開的心理作用之下,朱元璋肆意殺伐功臣,大肆殺戮官員,雖是主動,卻也有他的無奈。

    也是因為有這一方麵考量,讓我原本對他相對低的評分逐漸提高。

    亂世之後,必用重典。

    這句話,也許用在他的身上再合適不過。

    好了,廢話不多說了,讓我們大家共同攜手,來重新認識這位偉大的人物。

    朱元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