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功高蓋主
字數:3947 加入書籤
在營救郭子興的過程中,出醜的有兩個人,一個是幹出這等蠢事的孫德崖,因為他不僅沒有收拾掉郭子興,自己還挨揍了,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另外一個是被人如同牲口一般又打又辱的郭子興。
有兩個人卻是高興的,一個是彭早住(彭二),因為他的出手片麵的增長了自己在軍中的威望,而最高興之人,應該是朱元璋,因為在這次緊急事件中,他的表現獲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評。
但是他的傑出表現卻驚起了一個人的反感。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老丈杆子,郭子興。
在這次變故中,郭子興可謂是丟盡了臉麵,被孫德崖那個狼犢子狠狠的羞辱了一把不說,還被站在眼前的這個癟三竟然搶盡了風頭。
現在整個隊伍裏,似乎將朱元璋唯命是從,自己這個要錢有錢要權有權的元帥竟然成了擺設。
奶奶的,照這樣下去,原本姓郭的隊伍遲早得姓朱。
此時此刻,眼前這個長得和癟三一樣的家夥再也不是自己的女婿了,更不是自己的親兵了,他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外人,一個吃著碗裏還要看著自己鍋裏的狼崽子。
不行,得想辦法把眼前這個癟三轟走。
自己的女兒也不留了,一起轟走!
原本看在他眼裏百分百滿意的女婿,此刻變得很是討厭,比孫德崖那個鱉孫還要討厭。
朱元璋明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危險,功高蓋主的他現在考慮的是眼前最大的難題。
因為將彭早住和趙均用的隊伍在徐州打敗了之後,元朝統帥並沒有想著就此就放過這兩個起兵造反混蛋,因為他們的起兵打攪了他們享福的時間和銀子,所以他們打算狠狠的教訓一下這兩個混蛋,準備把他們作為反麵教材,警告一下那些個還試圖造反的不長眼的家夥們。
一向喜歡痛打落水狗的元軍一路尾隨,竟然在雙方鬧起衝突的關口,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濠州城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等這七個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時候,元軍的軍隊已經開始大舉攻城。
而現在擺在七個人麵前最為迫切的局麵是,濠州之後,再無退路可尋。
這時候,放在他們七個人麵前的是一個單選題。
一是負隅頑抗,二是繳械投降。
題目是多樣的,但是答案卻隻能選擇一種。
或攻或降。
在這種極端不利的情況下,眾人會如何表現呢?
首先是明顯受夠了元軍統治和壓迫的郭子興率先跳出來說,自己拒絕投降,反正我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抗元。(想到這裏我還是搞不明白。郭子興為什麽好好的地主不去當,要去幹這等隨時要掉腦袋的買賣,畢竟受人壓迫雖然苦一些,但是總比掉了腦袋要強。)
見有人表態了,其他的人也都是紅巾軍裏各路的頭領,即便心裏害怕表麵上也不能裝熊,七人舉手表態,願意摒棄前嫌,同心協力,共同抗元。
至此,原本一盤散沙的紅巾軍在這等大敵當前的時候,才終於是將幹戈勉強放在一邊,一致同意共同抵禦外敵。
反正元軍就一個目的,幹掉你們這群烏合之眾,除掉你們這幾個帶頭鬧事的癟三,殺雞給猴看。
而紅巾軍也隻有一個目標,頂住你們這群王八犢子的進攻,不然你們禍貨我們。
也讓你們這群長得神似矮倭瓜的混蛋知道知道我們的厲害!
好了,雙方的立場都確定了,那就沒什麽好猶豫的了。
開打吧。
打就打,怕你不成。
孫子兒,有種你別動,看我不把你打出屎了。
我就動,我就動,你幹看著打不著,累死你個王八犢子。
就這樣,濠州守衛戰這一打就進行了足足五個月的時間,從年前一直打到了年後,紅巾軍首領們知道自己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沒有退路。
抗拒從寬,坦白從嚴。
這種時候沒有其他辦法,隻能死扛到底。
幹吧,幹掉元軍這群混蛋。
持續了五個月的戰爭,濠州城內糧草勉強還算充裕,幸好在大戰之前儲備好了糧食,不然不用人家打了,自己餓也得餓死。
而元軍見五個月都沒有打下濠州,一番番的攻擊不斷的重複,他們守城的不煩,我們打的都煩了,這濠州城也就這麽屁大點的地方,怎麽五個月都打不下呢,站在城牆上的這些個鱉孫都喝了王八湯了不成?
久攻不利之後,元軍似乎也失去了該有的耐性,終於在圍困了五個月之後,率大軍無奈撤退了。
見元軍撤退,彭早住和趙均用可是大喜,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這一仗可是大勝啊,濠州大捷啊。
從前的那個什麽徐州戰敗的經曆不提了,也不認了,爺我去過徐州麽,貌似是沒去過吧,爺記得一直都在濠州呆著的呀,而且手下的這幾個元帥也都聽自己指揮,跟馬前卒一樣,任自己使喚,現在的自己和皇上沒有分別。
所以他們在元軍撤退之後,下達了一個命令。
他們要稱王了!
而在命令下達後不久,彭早住率先稱王,自封為魯懷王。
見彭二有了稱號,趙均用也不甘落後,發布詔令,自己也稱王,自封為永義王。
而其他五個包括郭子興在內的元帥,因為官銜等級要比人家兩人低那麽幾等,沒有人家站得高更沒有他們二人尿的遠的幾人也不敢和人家齊頭並進,有封王的心也沒有封王的膽,也就隻能眼巴巴的看著兩人在台上得瑟,眼紅的看著兩人暗咽口水。
心裏八成在想:你們兩個王八犢子也別得意,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別高興的太早了,等著吧,等過兩天元軍來了,你們兩個鱉孫還得跑下來求我們出兵。
而在此戰中,表現的最為出色的朱元璋因為守城有功,調度有節,晉升為鎮撫,掌管軍中法紀和軍紀。
鎮撫這個職位可比以前在郭子興手下當的總管也好得多了。
因為此時的管理的人員要比以前多了很多,而且鎮撫是有實權的,手下可是管幾百號子人呢。
這比以前自己那個光杆司令可是要好很多的。
而就在元軍撤退,朱元璋當上鎮撫之後不久,眼看著朱元璋這個功高蓋主的牛犢子又高升一層,愈發覺得不順眼,越想越覺得眼紅的郭子興終於決定動手了。
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要養虎為患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