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興師問罪
字數:6987 加入書籤
在張天佑拿下和陽之後,雖然他占據了和陽,但是作為曾經守軍的元兵對於丟掉和陽城這個戰略要地是沒有善罷甘休的,所以他們不厭其煩的經常光顧張天佑的生意,除了兩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之外,還不時的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騷擾張天佑。
麵對著不斷騷擾的元軍,張天佑恨得後槽牙都發癢,這群混蛋王八蛋,丟了城趕緊跑路就對了,竟然不思進取的來騷擾我。
想要打我們,門都沒有。
鑒於自己實力懸殊,張天佑也很是識趣的直接閉門拒客,深知自己底細的他心裏也害怕哪一天一個沒扛住,城破被殺,所以這時候他想到了撤退。
他想要退回到滁陽城,以做萬全。
畢竟滁陽城裏兵多將優,一旦有什麽事情其他人也能頂這個雷,自己沒必要一個人成天頂著個隨時可能爆炸的包袱,搞得自己寢食不安。
對於和自己一樣半斤八兩的張天佑來說,很是知道他底細的郭子興識趣的把自己手下第一大將朱元璋調給了自己小舅子使用,而郭子興自己則留下來親自指導工作,鎮守滁陽。
當朱元璋來到合陽之後,原本軍心虛浮的合陽守軍才算安下心來。
隨後元軍幾次的騷擾均被打退之後,合陽城才算逐漸站穩下來。
等合陽城剛剛站穩了不久,大家都以為以後可以風平浪靜,過幾天太平日子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將剛剛平穩的水麵再掀巨大波瀾。
此人的名字叫:孫德崖。
在郭子興脫離了趙均用控製的濠州城之後,原本兩派勢力互相對抗和牽製的濠州以趙均用完勝而得以告終。
此時的趙均用是名副其實的永義王。
但是在趙均用當了永義王之後沒多久,屁大點地方的濠州城內因為前期人馬過於龐大,後又被雲軍圍困了數月時間,糧草迅速消耗,而趙均用和彭早住一心隻為稱王,做他們當皇帝的美夢,根本沒心思搭理其他的事情,所以糧食沒有得到有效管理和補充。
等後來發現糧草緊缺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多一個人,多一張嘴,在這個嚴峻事實麵前,麵對著糧草緊缺的局麵,作為濠州城絕對的老大,永義王趙均用充分發揮了他作為草莽英雄的個人品格,掃視了一圈麾下的臣子,在眾人之中挑選出來一個實力最弱的人,毫不猶豫的將他趕出了濠州城。
這個很光榮的使命,很不幸的落在了孫德崖的頭上。
被人像驢一樣連趕帶轟的扔了出來,孫德崖恨得臉色發青,後槽牙直發癢。
但是對於以前的上級曾經的戰友,麵對著對方人多勢眾自己卻勢單力薄的情況,打又打不過,罵也罵不得,在這種可以說是無比屈辱的事實麵前,他很是識趣的選擇了隱忍,並且將目光轉移到了其他地方。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反正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爺也是呆夠了,在這個放個屁都打腳後跟的破地方,爺的心捂的都快發黴了,即便你們不轟我出來,爺也準備出去散散心。
現在出來了,全做是換換環境。
還留在城裏沒有被趕出的你們這群癟三也別得意的太早,今天把我給轟出來了,明天就該輪到你們了。
而且今天被轟之辱爺也已經記下來,等將來某一天發達了,爺一定會再回來找場子的。
到時候,有你們的好看!
背負著被轟出來的榮耀光環,孫德崖意外得知了朱元璋喜得和陽的消息,這時候的他猶如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很是高興的他屁顛屁顛的來到了合陽。
朱大侄子,我孫德崖投奔您來了,我孫德崖帶領幾萬兵馬來投靠您了!
兄弟現在有難了,您得拉兄弟一把。
作為曾經的戰友兄弟,您可不能見死不救啊!
剛剛在和陽站穩腳跟的朱元璋氣還沒有來得及喘上一口,就聽聞消息說孫德崖想入城投靠自己的消息,他第一反應是拒絕。
畢竟作為郭子興的女婿,他是深知自己老丈人和孫德崖兩人之間矛盾的,憑借自己老丈人那小家子氣的性格,如果這事情讓老爺子知道了,還不得翻了天啊。
如果不同意孫德崖的投誠,自己也不會因此而引火燒身。
可是如果直接拒絕的話,卻又麵臨著另外一個很大的問題。
因為此時據守在和陽的兵馬不過幾千人,又因為這段時間元軍的不斷騷擾,兵力迅速消耗,除了一大批老弱病殘之外,可用的兵馬實在少的可憐。這時候如果不放孫德崖進城的話,逼得孫德崖狗急跳牆,反手攻打自己的話,人家的幾萬人馬收拾自己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麽。
左右為難之際,朱元璋還是無奈的選擇了接納。
畢竟孫德崖還算是自己的同盟,均隸屬於紅巾軍麾下,雖然不屬於同一派係,但是好歹算不上是仇人,有他們在城裏,元軍就算再打過來,自己也能借他的大軍一用。
反正大家好兄弟,講義氣。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大難臨頭之際,先拉你做個墊背,等日後危機過去了,你老從哪來還回到哪去。
在這種扔了也白扔,不如用一用,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的哲學思想下,朱元璋終於打開了城門,放孫德崖進城,並開放糧倉,供孫德崖的軍馬食用。
本來是挺好的事情,即多了幾萬名可調用的兵馬用做禦敵,又可以鎮守城關威懾敵人的好事,但是就有那麽一些個小人借機說事。
麵對著天將良機的好機會,卻有人率先向朱元璋發難,借孫德崖的事情向遠在滁陽的郭子興進獻讒言。
在讒言麵前,作為主帥的郭子興一向是沒有抵禦能力的,在和孫德崖這個老死不相往來的老仇家麵前,郭子興更沒有思維辯事的主見。
聽聞自己女婿開城門納敵人的事情後,怒發衝冠的他猶如是炸了毛的公雞,火紅紅的雞冠子橫豎在臉龐,馬不停蹄率領親兵來到了合陽。
史書上說他當天白天知道了這個消息後,當天傍晚就來到了合陽。
此行目的很明確,就是來興師問罪的。
這時候君臣之間的矛盾就充分的表現了出來。
因為當郭子興來到和陽的時候,可能是守門之人隸屬於張天佑,也就是郭子興一派的人馬,雖然表麵上聽從於朱元璋的調遣,但是內心深處還是和朱元璋存在著矛盾,所以主帥郭子興來到的消息都沒有通知朱元璋。
等郭子興出現在城內並直接站在他麵前的時候,朱元璋本人先是一驚,匆忙迎接郭子興進入房間。
看到郭子興臉色發青,坐在凳子上久久不語,且麵帶不善的表情時,朱元璋已經猜出了大概。
“父親大人,您不在家好好待著和您的夫人玩棒槌,怎麽突然到這兒來了呢,也不通知我一聲,我也好出門迎接您啊!”
朱元璋笑臉相迎的話語似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郭子興也似乎不再認眼前這個親戚,而是直接質問道:您是誰呀?(汝為誰?)
打鑼聽聲,聽話聽音。
郭子興這是要六親不認呐,客套話既然沒用的話,那就算了,既然您也不認我這個女婿了,那我們公事公辦吧。
反正別看你是主帥,但是在我眼裏,你根本就是一盤菜,一盤隨時任我撥動的鹹菜。
指揮元軍小爺我指揮不動,但是擺置你這個大爺我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麽!
“臣乃朱元璋是也!”
“你可知罪?”
郭子興開始興師問罪起來。
麵對著對方信誓旦旦的質問,朱元璋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做為一個優秀的口才家所表現出傑出的辯論才能。
他並沒有出言反駁,而是率先把所有責任全部包攬了下來。
“臣有罪,但是也有原因,如果是家事的話我們還可以分個輕重緩急,逐一辦理,但是當麵對外事時,尤其是在大敵當前的時候,則需要迅速做出決斷。”
“何為外事?”
“您和孫大帥的矛盾就是外事!”
朱元璋繼續解釋道:“我知道您曾經和孫德崖之間的矛盾,當時他確實有羞辱過您,但是我們救您出來的時候,把他的房子也拆了,把他的人也打了,算是替您報了仇了。今天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拋棄以往的成見,一致對敵,而不應該手握矛盾互相攻擊。”
自從朱元璋放孫德崖進城的那一刻起,他就早已做好了應對的心理準備。
理在仁義在,占理為關鍵。
郭子興見朱元璋把自認攬了下來,並說出了自己的道理,而這個道理自己一時間又沒辦法反駁,也隻能妥協,沒有再胡攪蠻纏。
默認吞氣。
正在這時候,剛剛入城不久的孫德崖得知郭子興來了這裏,心裏覺得不安。
如果是單純朱元璋統帥和陽的話,他還不怕。
但是郭子興來到這裏,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郭子興這人的脾氣自己太了解了,這個癟三對於以前的仇恨一直銘記在心。
以前想要報仇,但是一直找不到好的機會。
但是現在不同了,自己進入和陽城本來是投奔朱元璋來的,但是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郭子興這個蠢貨竟然橫插了一杠子,有他在和陽一天,自己就有可能被他給小鞋穿。
原先覺得這裏是一個很好的靠山,但是自從郭子興來到之後,和陽就成了一個隨時可以紮口的麻袋,自己就如同是碗裏的王八,想什麽時候開刀就什麽時候開刀。
有他在的地方,絕對沒有好事。
和陽城不能長待,一定不能長待。
這時候還是腳底抹油,先開溜的好。
跑到哪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再郭子興的眼皮子底下待著。
有這個癟三在,早晚得弄出事情來,到時候自己孤立無援,郭子興卻是兒子小舅子的一大堆,人家如果要聯手收拾自己的話,自己必然吃虧。
對對對,還是先開溜的好。
現在的和陽城就是閻王殿,郭子興和朱元璋他們就是閻羅王和黑白無常。
既然這樣,那爺我就先走了。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有仇有怨,來日方長。
所以在得知郭子興到來之後,孫德崖也來到了朱元璋麵前。
朱大侄子,你老丈人既然也來和陽了,那我就先走了。我這可不是不給你老弟麵子哈,也不是我就怕你老丈人,你也知道我和他的矛盾,我和他尿不到一個壺裏去,與其在這裏讓你難堪,還不如我主動請辭,也省的看你老丈人那種臭驢臉。
朱元璋看他臉色並沒有太大變化,不像是要通敵的嫌疑,也就很自然的相信了他。
既然孫德崖要離開了,朱元璋也樂得清閑。
反正這幫孫子在這裏成天的就隻知道花天酒地,簡直就是一堆造糞機器。
與其讓他們在這裏浪費爺的糧食,還不如趕緊走了。
正好你開口提出了離開的意思,我也省的開口攆你走了。
借坡下驢,我也來一個順水推舟。
再見了您呐,理想有多遠,您就滾多遠吧!
也省的我在這裏難做人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