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經濟之道
字數:4080 加入書籤
羅洛搞出來的這本講王霸之術的小冊子,和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比如馬基雅維利重視宗教的作用,而羅洛則主張削弱宗教對王權的限製,還有羅洛的權謀之道深受華夏千年的縱橫之道和法家的影響。再有就是兩人的從政態度不一樣了,馬基雅維利是個官迷,而羅洛則是個學者,要不是他研究的就是政治,他是絕不會和官場打交道的。
“王上,老夫來向您化緣來了…..”羅洛在碎葉呆時間長了,連化緣這樣的佛門術語他都會說了,“老夫需要一筆經費,之前老夫找過了校財務科,他們不給批啊,沒辦法,老夫隻能來找您化緣來了….”
“需要經費?羅老頭,你給我說說,你要錢做什麽?”李路聽羅洛要錢,感到很奇怪,自己從沒有克扣那碎葉大學的經費啊。
“王上,色諾芬說過一切對其所有者有用的東西,都是財富…..而老夫卻想研究下這財富從何而來…..還有老夫想去大唐走一遭,看看那邊的經濟究竟與我們碎葉有何不同…..老夫前幾日通讀司馬遷先生的《史記》發現司馬老先生也是一位不輸於色諾芬的經濟學家…..”羅洛巴拉巴拉扯了一大通,總之就一個意思,要錢,要錢,要錢,因為對羅老頭來說,這筆錢很重要,他不得連說三遍。
史記李路是知道的,但是色諾芬是誰?李路表示自己不認識,但是他大致上明白了羅洛想幹什麽,丫這是要進行經濟普查啊,嗯這個得支持,不過李路之前還是問清楚那色諾芬是什麽來頭?
當李路把自己的疑惑說給羅老頭聽之後,羅老頭拿出來兩本他自己翻譯的小冊子,隻見一本寫著《經濟論》,另一本寫著《論稅收》,“王上,這兩本小冊子都是蘇格拉底的弟子色諾芬寫的有關財富的小冊子,老夫把他們翻譯成了漢文…..”
“經濟論?咦這名字挺貼切啊,羅老頭,你是怎麽想到經濟這兩字的?”李路心說這希臘老頭太厲害了,竟然翻譯的這般貼切。
“不瞞王上,老夫認識了一位叫李淳風的道友,他告訴老夫,隻要有追求的華夏人都有經世濟民的願望,他說能做到經世濟民的人必然都是文能安邦興業,武能禦侮卻敵的一把好手,老夫認為不管文武,都離不開錢財二字,所以借用了經世濟民裏的經濟二字…..”羅洛十分得意的說道。
李路聽了卻嚇了一大跳,丫自己這蝴蝶翅膀也未免扇的太厲害了些,要知道經濟二字變成後世所說經濟活動裏經濟那個意思,還是日本人的功勞,在清末,日本人掀起工業革命浪潮,接受、吸收、宣傳西方文化,大量翻譯西方書籍,他們將“economics”一詞譯為“經濟”。後來傳到了華夏,這才變成了經濟的真實含義。
可現在羅老頭就把經濟二字給具象化了,這有些過早了吧?還有這個羅老頭在原本的曆史裏一點存在過的痕跡也沒有,看來自己身處平行空間的判斷沒有錯,要不然麽這樣的大學問家不會默默無名的。
羅老頭要進行的這個調研非常有用,自己必須給予大力支持,一方麵這是因為這是一次經濟普查,等李路拿到羅老頭的經濟調查數據之後,就會與自己手下得出的經濟報告相比較,若是相差不大,那就說明經濟沒有出大的紕漏,要是差多了,那就說明自己的手下還有經濟政策出大問題了.....
再有就是經濟學太重要了,羅洛願意去研究完善它,自己必須大力扶持,原因很簡單,李路上輩子是工科生,他沒有學過係統的經濟學,能鋪下這麽大的一個攤子,還沒出大問題,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雖然李路沒受過係統經濟學教導,但是他也知道人類要生存就離不開物質財富的生產。而不同的社會組織方式,不同的人際關係安排,生產財富的效率是非常不同的。而羅老頭要研究完善的經濟學恰恰就是研究人類社會如何組織,實現高效地生產財富的一門學問。
隻要羅老頭能完善目前隻是在色諾芬還有司馬老先生的經濟論述之上的古典經濟學,那麽李路就能從中發現經濟規律,,把問題看得更透徹,而且到時候他就能夠用經濟學的規律來解釋世界,判斷事物的是非,估計局勢的發展。李路還知道,由於古人不懂經濟學,人類的發展大大地延誤了,而且類似的錯誤還一犯再犯。隻要羅老頭幫自己完善了經濟學,那自己有把握在段時間內把人類社會向前推進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也說不定。很多穿越都是上來就經商,開公司,辦工廠,造槍造炮,仿佛一切都來得那麽自然,可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很多時候,他們的辦法是違背經濟學規律的,李路這貨其實也辦了不少違背經濟學原理的事情,要不是他是個戰爭販子,這幾年靠著搶掠過的日子還不錯,他早破產了。
所以羅老頭說是想要進行經濟學研究的時候,李路非常的支持,他痛快的給羅老頭批了一筆錢,還給了羅老頭一個官方的身份,好讓他在進行經濟調查的時候不至於被刁難,最後李路努力回想起來了自己高中時代在政治課上學到的什麽看不見的手啊,什麽勞動生產力促進的根本原因啊,還有什麽交換和資本的重要性啊,總之他把自己還能記起來的那點殘缺的經濟學原理知識都一股腦的塞給了羅洛。
當李路提到加強社會分工能提高勞動生產力效率的時候,羅洛一臉敬佩的看著李路,“王上,別人都說您是天生奇才,生而知之,老夫還不相信,如今一看,您果然是天生聖人啊…..要知道色諾芬就認為一個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藝,所以勞動分工是必要的。社會分工能使產品製作更加精美,更加提高產品的質量……您連色諾芬是誰都不知道,卻能比他闡述的更加深刻,老夫佩服,佩服啊….”
羅洛這個老頭有著古希臘學者的通病,那就是藐視王權,在他們看來,學問和知識要比向王權和神權低頭更重要,雖然李路在之前接待他們時候,就用超越時代的數理化學問征服了大多數希臘學者,但是羅老頭固執的認為這位君王在經濟之道應該不如自己,可今日一談,他發現自己小瞧了對方。
跟這樣一位喜愛學問的帝王打交道,無疑讓羅洛很是高興,“王上,您說的這些,老夫都記下來了,您放心,老夫一定竭盡全力把這個經濟學的脈絡磅你理清楚,好讓您更好的治理國家……也讓百姓們從您的仁慈中受益….”很難想象,這從是一位主張君主要不擇手段,加強統治的學者嘴裏說出的話。
李路又鼓勵了羅洛一番,最後他跟羅洛說道,“羅洛大師,你要研究的這門經濟學問,對孤有大用…..你放心去鑽研,有問題,有困難,就來找孤,孤替你解決…..”
在送走了羅洛之後,李路開始思考起來,華夏文明那麽的燦爛輝煌,可是老祖宗們有幾人把經濟學提高到學問的高度?華夏上下幾千年,除了那位有“華夏第一相”之稱的管仲,敢用大力發展手工業還有商業的辦法實現富國強兵之外,其他的都跳不出“重農抑商”這個圈子,也就是說他們都是李悝的徒子徒孫,漫漫五千年,也隻有這麽一個管仲,僅僅依靠著工商業迅速使得原本貧瘠的齊國強大起來,而且這位大神還是一位打經濟戰的好手,不客氣的說,管相爺要是到了後世,那絕對是經濟學博士生導師的水平。
不是作者菌吹牛瞎寫,這位管相爺真是的是神人一般的存在,還是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度的春秋年代,管相爺就有著驚人的市場經濟的思想。管相爺的鹽鐵專賣思想傳承一直綿延到後世的21世紀,影響深遠,成為春秋以後長達兩千餘年的食鹽專賣製度的濫觴,後世因此尊管相爺為“鹽宗”。
他在齊國實行的“征於關者,勿征於市;征於市者,勿征於關”,可見在他當政之時,齊國並不重複征稅;稅率甚至低到了“五十而取一”、“關賦百取一”;甚至在某些時期,他對某些商品幹脆免稅,《管子.霸形》就記載著“關幾而不征,市書而不賦”,那意思就是說齊國的關卡隻檢查而不收稅、市場隻登記而不收稅。這與李悝,商鞅他們這些法家推行的重農抑商的政策形成了鮮明對比,我們的這位管相爺對於商業的理解不愧為那個時代的頂尖經濟學家。
可惜啊,可惜整個華夏古代也就隻有這麽一位管仲,管相爺。管仲之後,就再無管仲啊,想到這裏,李路不由得感歎自己運氣好,要不是自己誤打誤撞,收獲了羅洛這麽個奇葩,估計自己弄不好就必須召喚一位亞當斯密出來幫自己,可是這位亞當斯密想要召喚,代價太高,自己幾乎半個家底都要賠進去,才能招來,如今自己尋到了羅洛,在自己的點撥下,這個老頭說不定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的驚喜呢。
希望看官老爺們相互轉告,幫忙廣告,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求點擊、求推薦、求書評,各種求哇!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