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浩如煙海

字數:4180   加入書籤

A+A-


    晃眼間離開京城已經數天,這一次跟在他身後的隻有鄭誌浩、張海東、阿牛以及玉兔幾個人,hu fa和嘯月全部被派去護送那些儒生。

    那邊才是重中之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不能出現問題。

    這一次被他忽悠前去臨山縣的儒生共有四百多人,雖然不像最初上千人的規模,但有這個數字也足夠讓他高興了。

    這可都是國子監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才,被他一下子給招攬過來,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唯有鄭誌浩、張海東兩個人,苦著個臉,說起來他們還是第一次離京城這麽遠,早就想回去了。

    隻是麵對林雲根本就不敢,所有的隨身財物都被林雲借著保管的名義給拿走了。

    連錢都沒有,讓他們如何回去,難不成要飯?拉不下那個臉。

    而且回去之後還要麵對家人的責難。

    別以為是紈絝子弟就可以無視父親的威嚴,真要敢逃回去,他們兩個敢保證會被家裏給打斷腿送回來。

    一個大儒已經足夠讓家族結交,更別說他背後還有著一位儒家先賢。

    能夠送你去,他身邊學習,那是多好的機遇,沒看到別人想送都送不了,還逃學打不死你。

    “哈哈哈,林老弟,你終於回來了。”

    剛剛進入廣陵郡郡城,何君治就帶人迎了出來。

    “何兄,你怎麽來了?”

    “我為何就不能來,杏壇講學,你在京城可是鬧出了好大的動靜,若是早知道你跟先賢有著聯係,我說什麽也要先見一麵,不知這次先賢可以跟過來。”

    “沒有他帶著儒生回了臨山縣。”

    林雲搖頭示意他並沒有過來。

    何君治頗為遺憾,早知道他說什麽也要跟林雲一起去京城。沒想到錯過一次見到先賢的機會。

    “下次有機會,你可要幫我引薦一下。”

    “沒問題。”林雲滿口答應。“你要想的話,隨時可以去臨山縣,先祖一定在臨山縣掃榻榻相迎。”

    “有時間我一定去拜訪。”

    隨著何君治來到他居住的院子,這是一處巨大的院落,本是廣陵郡一位豪商所建,本是當作百世基業,想著子孫後代能在此生活,建造的非常奢華巨大。

    後來家道中落,這院子就到了官府的手中,這次何君誌在廣陵郡建立書院,郡守借花獻佛,將這個院子以低價賣給了他。

    若非顧及名聲,郡守都敢直接將送給他,即使這樣,也是白菜價。

    除了何君治之外,另外還有上百名儒生也居住在此,算是嶽麓書院在廣陵郡的落腳點。

    “聽說先生您將整個文淵閣的藏書,都抄錄了一遍?”

    還沒等林雲坐下,就有人詢問。

    他們這些儒生,生平最大的願望就是博覽群書,雖然有些不相信,但還是開口詢問。

    林雲點頭。“的確如此,我耗費苦功想盡辦法,方才將整個文淵閣藏書抄錄了一遍。”

    “那先生現在藏書到了哪裏,我等也好前去迎接。”

    當即就有人忍耐不住,想去迎接,落在後麵的書。

    說是去迎接,其實還是想先一步見到這些藏書。

    林雲搖頭。

    “我已經全部帶來了。”

    “帶來了,在哪呢?”眾人四下打量,並不相信林雲的話他,來的時候,他們又不是沒有見到,就那麽幾匹馬,哪裏可能帶著無數的藏書。

    林雲知道他們並不相信,就讓他們帶著前去倉庫。

    眾人來到一間倉庫,裏麵沒有放置東西很是空曠,林雲將袖子一揮,頓時一摞摞的紙張飛了出來,排列整齊擺滿了整間屋子。

    “這些都是什麽?”有人拿起來幾張詢問,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隱約有了猜測。

    “就是我在文淵閣抄錄的書籍,隻是時間太過匆忙,還沒來得及裝訂成本,需要派人,將這些書整理裝訂起來。”

    “那一共有多少。”

    林雲看了一下這間倉庫,長有二十米,寬也有六米左右,可即使如此還是堆積了很小的一部分。

    就說道“大概需要十幾間這樣的倉庫。”

    “咕咚”,林雲分明聽到這群人咽唾沫的聲音。

    這一倉庫滿滿當當的書籍,已經足夠讓他們驚訝,沒想到還要十幾間。

    這還隻是堆積起來,而不是像書籍那樣擺在書架上。

    這一刻他們總算明白了什麽叫做浩如煙海,這樣多的書籍,不少ren da喜過望,唯有何君治眉頭微皺,總感覺有些不對。

    他又哪裏知道這本就是林雲的一個計策,本來以他的能力,想要將那些書籍裝訂成冊,完全沒有問題。

    他準備運去臨山縣的圖書,就已經裝訂完成,顯得非常整齊。這還是借助八卦丹爐的幫助,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方才整理完成。

    這麽多書籍,堪稱浩如煙海,想要全部整理出來,哪有那麽容易,哪怕本來都是一摞摞的排列著,想要全部裝訂,也沒有那麽容易,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何君治以及他的弟子,不知要花費多長時間,才能真正的整理出來。

    況且林雲在其中也設置了難度,他能在短時間內抄錄完整個文淵閣的藏書,已經稱得上是奇跡,排列的時候出現點問題很正常。

    一本書缺少一兩張,落在其他地方,不是不能理解。

    這就需要他們在這浩如煙海的紙張當中尋找。

    足以牽製何君治大量的時間。

    再加上編寫字典詞典,以後何君治就等著皓首窮經,整日與書籍為伍。

    那麽嶽麓書院的大權,將會有很大的可能落到他的手中。

    嶽麓書院隻有他跟何君治是大儒,在何君治被藏書羈絆,無法分身的情況下,他就成了嶽麓書院真正的主事人。

    到了那時,方才是他挖牆腳的最好。

    他雖然也是大儒,但跟成為大儒幾十年,教書育人在民間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何君治比起來,就差得遠了,隻是占了個大儒的名頭罷了。

    有的是儒生衝著何君誌的名望趕來求學,可何君治不理事,大權在他的手上,還不是他想怎麽辦就怎麽辦。

    派些儒生去嶽麓書院的分院,這沒問題吧。

    至於哪裏來的分院,當然是他建立的蓬萊道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