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壩成
字數:5856 加入書籤
    本來按照計劃鍾躍民和鄭桐是準備連夜回村裏的,但是多了狗娃這一家子,鍾躍民就決定在破廟裏麵安頓一晚上。
    狗娃找了柴火在廟堂裏麵生了起來,春花也安頓幾個孩子都睡了。
    鄭桐把驢車卸下來,給毛驢為了草料和水,鍾躍民重新找了些玉米杆子鋪在地上當床,
    狗娃挨個看看睡著的娃,小聲笑道:“睡得真香,還跟小豬一樣打呼嚕呢。”
    “今天總算吃飽了,夜裏不會餓醒了,肯定睡得安穩。”春花也坐在旁邊,不時幫孩子們蓋好衣服。
    “哎,今天多虧了躍民和鄭桐,咱們出來十幾天了,算今天吃飽了飯。”狗娃感激道。
    春花也道:“那是,躍民和鄭桐都是文化人,是真有本事,不然靠你這個驢腦袋,那咱們娘幾個怕是真要餓死了。”
    鍾躍民坐在火堆前,小聲道:“春花姐,不能這麽說。今天多虧了狗娃哥幫我們搬水泥,要靠我們不知道要弄到啥時候呢!”
    “他就有有把子力氣,除了能幹活,啥本事都沒有。”春花白了狗娃一眼道。
    “狗娃哥在村裏幹活向來肯下力氣,既不偷奸耍滑,也不肯蒙拐騙,怎麽就不是個有本事的人呢?”鍾躍民反問道。
    “可是肯幹有啥用啊?村裏人做多做少到年底都是一個樣,還不是要出來討飯嘛?”春花有些不以為然。
    “那你希望狗娃哥像村裏的二流子一樣嗎?”鍾躍民笑著問道。
    春花道:“那不行,狗娃要是二流子,額咋能嫁給他咧!”
    狗娃聽了咧嘴笑了笑。
    “那為啥,狗娃哥在地裏撅著屁股一年忙到頭,還是不能讓家裏娃吃飽飯呢?”鍾躍民繼續問道。
    春花思考片刻,就放棄了,“躍民,額沒文化,見識少,沒有你們懂得多,你說是為啥。”
    “因為政策有問題呢,大家都吃大鍋飯,沒人願意出力幹活,怎麽會多收莊稼呢。”鍾躍民道。
    狗娃也同意道:“這話有理哩,這莊稼不騙人,你不用心耕地、澆水、施肥、除草、驅蟲,它就不肯長哩。”
    “這政策是國家的事情,額們老百姓說了不算哩。”春花瞪了狗娃一眼,嫌他亂插嘴。
    鍾躍民道:“狗娃哥說得對,春花姐你說的也對,咱們變不了政策,那就隻能先顧上自己把日子過好。”
    “你能讓額們吃飽飯?”春花聽出了點門道。
    “其他的不敢保證,吃飽飯問題不大。”鍾躍民笑笑,“王村的壩已經建好了,咱們村是上遊,也快完工了,至少明年咱們能增加不少水澆地。”
    “那是好事情,可是救不了咱們的急呢?”春花問道。
    “我和狗娃哥說好了,讓他回村和我們一起幹活,其他的不說,飯肯定能吃飽,不會讓你和孩子受餓的。”
    “那敢情好!”春花高興道,又有些擔心:“可你們也沒有多少糧食啊!”春花和知青們走的近,自然清楚知青點的情況。
    鍾躍民指了指停在旁邊的大車,“你看到那些水泥了嗎?”
    “看見了,這不是用來打壩的嗎?”
    “咱們準備成立一個工程隊,到外麵去接活幹,幫別人修不會壞的淤地壩。”
    “能成嗎?”不怪春花懷疑,成立工程隊實在沒有先例。
    “能成。”鍾躍民肯定地說,他隻能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有信心。
    春花想了想,點頭道:“行,額相信你,就聽你的,明天回去。”
    旁邊一直擔心春花不同意的狗娃鬆了一口氣,卻惹來春花一個大白眼。
    其實春花心裏清楚狗娃在縣城裏過得太憋屈,一個大男人為了婆姨和娃去討飯,受盡冷眼,真是把脊梁骨都折斷了。
    ······
    “躍民和鄭桐回來了!”鍾躍民一行離工地還有老遠,趙大勇就看見了他們。
    工地上的知青、憨娃、還有杜老漢和老趙頭,都奔著他們迎了上來。
    “怎麽了這是?你們怎麽都這麽熱情啊?”鄭桐被圍上來的人群嚇了一跳。
    “你們這一走啊,咱們知青點算是失了人氣了,大夥連幹活都打不起勁來。”趙大勇解釋道。
    “你們平時不是老嫌我們鬧得慌嗎?怎麽現在這麽稀罕我們了?”鄭桐笑著道。
    “你們是不知道,咱們平時吧真覺得你們倆挺煩的,可你們這一走吧,咱們這些人連話都少了,工地上幹一天活都沒人說話,真覺得你們在的時候,開心多了。”曹剛道。
    “是啊,缺了你們倆,咱們知青點真是少了好些笑聲。”王虹也同意道。
    “行了,行了,你們別肉麻了,咱們不是回來了嗎!”鍾躍民有些受不了他們的熱情。
    “躍民,糧食的事情怎麽樣了?”旁邊看著知青們鬧騰的老趙頭終於問到了正事。
    “那還用說,咱們躍民出馬一個頂倆,縣裏領導同意幫咱們調糧食過來了。”鄭桐答道。
    “那太好了,咱們糧食真快沒了,現在天天煮雜糧糊糊喝。”蔣碧雲高興道。
    ······
    “趙爺爺,咱們這壩建好了沒有?”鍾躍民和老趙頭到一邊聊了起來。
    “差不多了,咱們按照你給的圖紙,把溢水通道和泄水渠已經修好了,等水泥幹了就可以填土。”老趙頭答道。
    “趙爺爺,王村那邊的情況怎麽樣?”
    “石川村的壩一建好,王村的水勢就小了,又有泄水渠,額敢肯定明年這壩肯定毀不掉了。”老趙頭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樂嗬嗬道。
    “那就好了!”
    老趙頭感慨道:“躍民,真是多虧了你啊,不然額怕是到死也建不成這壩了。”
    “趙爺爺,您說這話就是拿我當外人了。”
    “好,不說了,但是你有啥用得上額的地方,你就說話,其他的不說,這方圓百十裏地額說話還是有點用的。”
    “趙爺爺,我還真有事兒找您幫忙。”
    “啥事,你說。”
    “咱們這壩也建好了,我想讓各個村的支書、村長都過來參觀參觀。”
    “你這是要幹啥?”老趙頭摸不清鍾躍民的想法。
    “我就是想讓附近村的支書和村長看看咱們這壩有多好,讓他們跟著咱們學。”
    “這哪是看看就能學得會的。”
    “學不會沒事,咱們可以幫忙啊。”
    “你是說咱們去幫他們打壩?”
    “對,咱們可以組建了工程隊,專門幫其他村建有溢水通道和泄水渠的淤地壩。”
    “嗯,這主意好。”老趙頭思忖片刻,小聲問道:“你拉回來那些水泥也是派這個用場的吧?”
    鍾躍民笑著道:“還是趙爺爺您厲害,我這點兒小心思瞞不過您,您覺得能幹嗎?”
    “能,咋不能,現在不能做小買賣,還不能給人幫工了!”老趙頭肯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