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戰士

字數:4861   加入書籤

A+A-


        鍾躍民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但是他就這樣選擇了,不光是為了秦嶺,也是為了自己的內心安寧。

        他當然可以選擇像原著中一樣去當兵、提幹、當排長連長營長,在部隊裏麵經曆漫長的蟄伏,然後再去下海折騰,走上人生巔峰。

        但這真是他要的嗎?真的就這樣丟開秦嶺,丟開鄭桐、李奎勇,丟開知青點的大家,丟開生產隊的社員嗎?

        鍾躍民可以有無數個理由去解釋他的離開,大家也都會理解他,但是自己的內心呢?

        “即使你擁有人人羨慕的容貌,博覽群書的才學,揮之不盡的財富,也不能證明你的強大,因為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這句話是寫明朝那些事兒的當年明月說的,但是鍾躍民到了這輩子才體會到這句話。

        插隊的生活,是對他的磨煉,他已經從一個自以為讀了點書的憤青,變成了一個內心強大的戰士。

        他可以看清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的路,他也會堅定地走下去。

        水利廳組織了十支淤地壩建設工作隊奔赴各個縣市,這些工作隊又分散成更多的小分隊前往各個公社、鄉鎮。

        鍾躍民本以為自己是跟著羅錦蘭的小分隊,沒想到縣裏,卻被任命為另一個小分隊的隊長,獨立負責一個水利項目。

        小分隊另外還有兩名隊員,一個叫李軍,是剛從水利學校畢業分配到廳裏的,另一個是叫何曉敏,也是水利學校的學生,算是到項目上麵來實習。

        這時候大部分的大中專學校都停止招生,但是水利工程不是隨便找兩個人就可以幹的,因而水利廳內部辦了一個水利學校,專門培養水利技術人才。

        李軍和何曉敏都算是老實孩子,組織上安排鍾躍民當小隊長,他們就跟在鍾躍民身後,等他安排。

        “我叫鍾躍民,之前是靖邊縣土城公社石川村第五生產隊的生產隊長,現在是咱們小分隊的隊長,咱們之後這段時間就一起工作了,希望合作愉快。”鍾躍民看著他的兩個隊員,自我介紹了一下。

        “哦!”李軍戴著眼睛,鏡片特別厚,背著被子,手上領著網兜,顯得有些木訥,等鍾躍民說完了,才反應過來,“我叫李軍,剛從水利學校畢業,都聽您安排。”

        何曉敏則活潑一些,“鍾隊長好,我叫何曉敏,也是水利學校的,明年畢業。”

        “好,咱們這樣就算是認識了。村裏派車來接了,咱們趕緊出發吧。”鍾躍民說著就帶著他們上了老鄉的車。

        不遠處就是羅錦蘭帶的小分隊,他們要去另外一個公社,鍾躍民看了她一眼,她卻始終在忙碌。

        自從那天鍾躍民選擇放棄當兵之後,羅錦蘭就再也沒有和他說話,鍾躍民甚至猜想,這次獨立帶隊也是羅錦蘭要求的。

        這一路上,鍾躍民都在默默地看著沿路的風景,這裏山坡都被修成了梯田,和石川村有很大的區別。

        “老鄉,這高處的田地咋澆水咧?”鍾躍民學著陝北話問道。

        “大多數靠人力挑水哩。”拉車的老鄉穿著羊皮襖,戴著白毛巾,臉上的皺紋如同刀刻般縱橫。

        “那要費多大力氣啊?”何曉敏驚歎道。

        “沒的法子,幹旱的時候全村都上陣挑水,總不能看著莊稼旱死,能澆多少是多少。”老鄉道。

        何曉敏問:“所有的梯田都要這樣嗎?”

        “也不是,要是大山邊上的梯田可以修水庫,把山澗裏的水存儲起來,可以給梯田灌溉。”李軍回答道,倒是知道不少。

        “那咱們修的淤地壩就是為了幫農民伯伯把水存儲起來吧?”何曉敏問道。

        “對,咱們修的淤地壩也是為了攔沙蓄水。”李軍用手指推了一下眼鏡,“學校發了那本淤地壩的書你沒有看嗎?”

        “看了!”何曉敏聲音又小了下來:“就是還沒看完。”

        “那你可要加油了,咱們去幫老鄉建壩,你書總要看完。”李軍說著從包裏拿出一本書提給何曉敏。

        何曉敏撅著嘴拒絕道:“不用,我也帶了。”

        鍾躍民躺在車上,頭底下枕著鋪蓋卷,饒有興趣地看著他們倆,心想這個李軍情商太低,說話也太直了。

        何曉敏從自己書包裏拿出書來,看著還蠻新的,翻開書看了兩頁,“哎,隊長,這本書的序言裏麵提到一個和你同名同姓的人,是延川縣石······”

        “怎麽了不說了?”何曉敏說到一半就沒了聲音,李軍有些奇怪,他也拿起書來,之前序言他並沒有仔細看。

        李軍看著看著就讀了出來:“本書特別感謝延川縣石川村第五生產隊隊長鍾躍民······”

        讀著讀著,李軍也停了,和何曉敏一樣驚奇地看著鍾躍民。

        “隊長,這本書裏麵說的就是你吧,你不就是石川村的生產隊長嗎?”何曉敏高興地問道。

        “這本書作者就是鍾隊長,是廳裏的羅副主任一起寫的。”李軍道。

        鍾躍民問道:“羅副主任?”

        “就是羅錦蘭羅副主任啊。”李軍道,“你應該認識吧?”

        鍾躍民這才知道羅錦蘭這段時間竟然當了幹部,上次見麵因為爭論,竟然都沒有提到這件事。

        “認識,這本書主筆就是你們羅副主任,我主要是提供了一些資料和想法,算不上作者。”

        何曉敏崇拜地看著鍾躍民道:“那也很厲害,羅副主任在書裏特別感謝您呢,說要是沒有您,這本書就完不成。”

        ······

        這次的工程很是艱苦,難度遠遠超出鍾躍民的預期。

        小分隊到了地方,就馬不停蹄地開始工作。

        鍾躍民帶著李軍和何曉敏,上山下溝,一步一步地勘探水澗上下遊,一點點地畫出地形圖。

        經過幾天的摸爬打滾,幾個人心裏都有些發涼,壩是可以建好,但是付出的代價可能會超出想象。

        要建壩的水澗寬十幾米,深也有十幾米,兩邊山體土質疏鬆,隨時崩塌滑坡,又沒有工程機械,完全靠手提肩扛。

        公社幹部決心倒是挺大,動員了周邊好幾個村的勞動力上壩,全都聽從鍾躍民的調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