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大壩

字數:4593   加入書籤

A+A-




        英語老師美麗溫柔,可其他專業課老師們卻基本上都是五六十歲的老頭子,甚至不少人頭發都全白了。

        這些老教授穿著隨意,大部分都是洗的發白藍色工裝,說實話,在鍾躍民看來也沒有什麽氣質,換個地方都認不出來這些是清大教授,跟工人都差不多。

        可能因為前些年受過衝擊的原因,教授們平時謹言慎行,對學生們講話的時候都客客氣氣的,姿態卑微。

        但一到課堂上,他們的精氣神就完全不一樣了,腰板挺直,眼裏透著強大的自信,由點及麵、環環相扣,對學生循循善誘。

        鍾躍民仿佛看到,眼前打開了一扇知識的大門,教授們化身為導遊,指著知識殿堂裏的各處景觀,將其前因後果、趣事軼聞娓娓道來。

        學員們呢,也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聚精會神,認真聽講,不停地寫著筆記。

        但是經常性的,教授們還是要停下來給大家補習初中高中的數學和物理知識,否則專業課實在講不明白。

        其實剛開學的時候,學校也安排了補課,但畢竟時間短,還有不少學員入學比較晚,基礎打得實在不夠紮實。

        鍾躍民唯一的優勢就在於經曆過後世高考的磨練,知識體係健全,數理化基礎知識很紮實。

        但看著同學們學習的認真勁兒,鍾躍民也不敢放鬆,投入百分之兩百的精力學習。

        上課用的講義都是教授們臨時編寫的,紙張很是粗糙,上麵的字跡也都是手寫體,是用通過刻蠟板的方法油印出來的,蹭一下一手黑墨水。

        這樣的講義每門課都有一本,對比黑板上的板書,鍾躍民明白,這些都是每門課的老教授們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

        每本講義,少的有一萬字,多的有五六萬字。沒有一個字寫得潦草,更沒有一個錯別字,甚至有些章節還配上了圖標。

        鍾躍民看過很多書籍,唯獨沒有看過這樣知識點詳實全麵的手寫體教科書,他心頭發熱,鼻子有些發酸。

        這些老教授們很多之前都受到過不公正的待遇,但是當組織上需要他們,又允許他們走上講台,他們卻又不計前嫌,投入十萬分的熱情給學生們上課,仿佛有煥發了勃勃生機。

        ······

        “請問,鍾躍民同學是哪一位?”教授水利學的張教授講完課,準備發上次的測試試卷。

        正在做題的鍾躍民抬起頭,舉手道:“是我。”

        “鍾躍民同學請上台來。”張教授望著他招呼道,又對其他人道:“同學們,上節課,我給大家做了測試題,涉及到一些物理題,鍾躍民同學得了滿分,並且最後一道題還寫出了兩種解法!”

        鍾躍民站在講台邊上,教室裏的同學一片驚呼,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這次可沒有張金和劉國強帶節奏,因為他們也驚得張大了嘴巴。

        上節課的測試很多學員考完之後都奔潰了,實在有太多題不會做,最後一題很多人連看都沒看,鍾躍民竟然寫了良種解法。

        “躍民這腦子是怎麽長的?”劉國強望著講台邊上站著的鍾躍民,生無可戀地問道。

        張金道:“咱們三同吃同睡同上課,躍民看書時間也不比咱們長,怎麽他能考滿分,咱倆就不及格呢?”

        “你怎麽知道咱們不及格?我肯定能幾個好吧!”劉國強不服氣道。

        “你拉倒吧,你上節課交試卷的時候我都看到了,最後好幾大題都沒有做,你能及格?”張金哼道。

        “你等著瞧!”

        張金又看向鍾躍民,“我還是研究研究鍾躍民的腦袋吧!我感覺這樣比較靠譜一點。”

        張教授又繼續道:“其他同學上次的測驗都沒有及格,需要更加努力一些,如果有不懂得問題可以向老師或者鍾躍民同學請教!”

        “哎~”劉國強聽完之後一聲哀歎,連其他學員也都跟著歎氣起來,臉色鐵青。

        “同學們不要灰心,你們還年輕,還有很多時間學習進步,不要因為一次考試失利而垂頭喪氣。”張教授勸慰道,“另外,我代表學校宣布,基於鍾躍民同學的良好表現,特許他加入三門峽大壩改造項目工作組實習。”

        所有人都一臉羨慕地看著鍾躍民,卻又無話可說,這家夥就是個變態,竟然每門課都學得特別好,大家不及格,他考滿分,實在招人恨!

        ……

        三門峽大壩從開始計劃到立項,到最後實施,一直都有人反對,最堅持的反對聲音來自於萬裏教授。

        萬裏教授認為黃河夾雜著巨量泥沙,不治理好上遊的水土流失問題,貿然造壩,將會在水庫淤積巨量泥沙,不光會填滿水庫,甚至會淹沒上遊大量的土地,威脅黃河上遊民眾的安全。

        當年召集全國的專家研討,開始也有不少專家提出反對意見,可是高層定了調子之後,這些專家紛紛偃旗息鼓,唯有萬裏教授仍然堅持,不斷寫報告,甚至向高層寫信陳述利弊。

        在“聖人出,黃河清”的諺語之下,萬裏教授的堅持猶如笑話一般,無人理睬。

        但隨著三門峽大壩的完工,萬裏教授所有的擔心都變成現實,三門峽大壩原先的規劃目標全部落空,反而對上下遊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你以為萬裏教授預言成真,那些證明犯了錯誤的官員專家學者會待他如同英雄一般,然後痛哭流涕地向他承認錯誤嗎?

        恰恰相反,萬裏教授反而被他們唾棄,被汙蔑為詛咒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被打倒在地,又踩上一萬腳。

        這些資料鍾躍民前世在網絡上就了解到一些,到了三門峽之後,又不斷聽到同學老師私下的議論,對整個前因後果更加了解。

        但是鍾躍民達到這個黃河上第一大壩時,還是被這個巨大的人造建築物深深震撼了,壩體高達三百多米,壩長七百多米,生生將桀驁不馴的黃河截為兩段。

        鍾躍民在這個龐然大物麵前感覺到了人類個體的渺小,但想到是人類建造了這個大壩,又感受到人類的偉大。

        張教授看著鍾躍民發呆的表情,笑著問道:“躍民,感覺如何?”

        “大!真大!鍾躍民感歎道。

        “是大,但你卻沒想到這個巨大的建築已經千瘡百孔了!”張教授感歎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