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針鋒相對
字數:3944 加入書籤
林木森早已經達到了煉丹的第二個層次,不用借助丹爐煉丹,可直接采集能量成丹。
他雙手背在身後,采集空中遊離的能量,將能量匯聚在掌心,化成一顆能量丹藥。
他將那顆丹藥展現在眾人麵前,說到:“其它方麵有有可能比不上在座各位,但在能量壓縮這一塊,我一定比你們都要擅長。”
通過這些天的學習,再結合自己之前練製的丹藥與經驗。林木森早已經明白,采集靈氣煉丹其實就是壓縮能量。
隻是采集能量煉丹是一種更為高深的手段,不用借助任何儀器。壓縮的能量也是各種各樣,壓縮的方法也大為不同。
所以才會出現各種不同功效的丹藥。
對此林木森還湧現出許多新的想法。
下麵的那些化學家和物理學家們紛紛怒上心頭,這是什麽意思,這是在挑釁嗎?
一位年齡最大的物理教授說到:“年輕人,不要太目中無人。”
“年齡不是衡量一個人實力的標準,如果年齡是衡量實力的標準,那大家還學什麽?隻比誰能活得更久就好。”林木森淡淡說到,說完之後他又加了一句:“年齡隻能衡量一個人活了多久,就連多久死去都不能衡量。在我看來,年齡這個東西根本就不重要。”
“你一個學醫的後輩有何資格這樣與我老師這麽說話。”另外一位中年物理教授嗬斥到。
這位中年物理教授正是那位老年物理教授的學生,在他心中老師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今日有人詛咒自己的老師,他怎麽不會憤怒。
他以為林木森最後加的那一句好在暗指那位老年物理教授的年齡已老,已經活不了多久了。
其實林木森完全沒有那個意思在裏麵,不得不說人一旦到了對立麵,大部分的人就會把對方的話往壞處想。
林木森根本就不在乎年齡這個東西,他也沒有什麽年齡的概念。
年齡對於他來說什麽都不是。
既不能用年齡來衡量一個人的壽命長短,也不能用年齡來衡量的實力。
修行者隨著實力的增長,壽命也會隨之延長,所以年齡不能再用來衡量一個人還能活多久。實力就更加不要說了,實力的高低看的是一個人的資質與努力。
資質不好,又不努力,就算他活了一千年依舊是一個庸人。
林木森身上雖然沒有天才的桀驁,但他也有一些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從來也不會去分析他人話中的意思,特別是一個不如自己的人。
林木森直接說到:“我說的都是真理,你難道不覺得對嗎?”
你一句我一句,兩方人的爭鋒已經快到了白熱化階段,如果再不加以控製,恐怕不到一種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方好歹是至少是教授級別的人物,一方好歹是修行高人,怎麽會鬧出這樣的矛盾,完全不會壓製一下嗎?嚴之文教授在心中不斷的抱怨。
正因為是教授級別的人物才容不得他人說自己不行。
林木森雖然是修行高人,但他畢竟年齡不大,也少於人交流,不擅長人情世故,說話不注意他人的感受。
他是越爭越來勁,一點都不想修行中人,就像一位普通人的高中生。處於叛逆期,越是不行偏要做,就是喜歡唱反調。
如果是林啟明,他就不會與這些教授發生口角上的爭執。
口舌上的爭執是最為無意義的。
嚴之文教授拍著桌子,大聲嗬到:“當這裏是什麽地方呀,菜市場嗎?”
聽到嚴之文教授一聲怒吼,大家立馬閉上了嘴巴,多多少少有些畏懼。
一來因為嚴之文教授是這個項目的總策劃人,二來嚴之文教授的江湖地位在哪裏。不然第九部隊也不會派他做這個項目的總策劃人,
對方都已經閉嘴了,再加上有林啟明在一旁拉著他,林木森也不再說什麽了。
大家都安靜下來之後,嚴之後教授的語氣也緩和了一些。說:“你們要是因為學術上的爭執,我絕不會插手,也不會說什麽?但你們現在完全是在爭一些無意義的事。木森醫師是有真本事的,是我們好不容易請來的外援,難道你們連我都不相信了嗎?”
“嚴教授,並不是我們對你有意見,而是因為我們並不知道這位木森醫師究竟又何能力參與到能量壓縮部門來。難道就憑他手中的那顆發光的玻璃珠子嗎?這恐怕說不過去吧。”那位老年物理教授說到。
嚴之文教授雖然很相信林木森的實力,但是那顆珠子他卻說不準,因為他並不不知道那是一個能量壓縮的丹藥。
“這可不是一般的珠子,這是一顆由能量壓縮而成的珠子。”林啟明說到。
那些科研人員聽後,大部分的臉上都露出了笑意。是不屑的笑意,是諷刺的笑意。你把我們這些人當作什麽了,bai chi嗎?
一顆發光的珠子就說是壓縮的能量。
這難道不是把在座的各位當成bai chi嗎?林啟明和林木森當然不是把他們當成bai chi,說的是事實。
不過在做的都是科學家,在他們的認知中以現有的科學技術是不可能把能量壓縮成一顆發光的珠子。林啟明他們要說這個珠子是從某一個神奇地方發現的,是大自然經過億萬年壓縮的,他們還是相信的。
或者說是宇航員從太空中帶回來的,他們也相信。
偏偏是說某一個人製作的,那他們不相信。
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這也超出了科學的理解方式。
科學是借助工具探索宇宙,相對於來說沒有那麽神秘,連一個普通人借助工具也能探索到一定的宇宙規則。但修行不同,修行極為難得入門。
這就是科學的優勢,它容易普及。但修行就不行,修行還要看人的資質與環境中存在的靈氣。
人利用一些外骨骼就能立馬獲得千斤以上的力量,修行卻要靠長時間的苦練。
但科學也有劣勢,那就是科技發展的時日太短,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這條路上才剛剛起步。修行則已經在這條路上走了幾千年。
那些科研人員不相信,也不理解。
林啟明說到:“這顆能量珠就在這裏,我們可以用儀器去檢測它的真偽。”
林啟明一語點到了重點,那為老年物理教授將能量珠一手搶過去,立馬衝向實驗室。大家也跟著一起去往實驗室。
那為老年物理教授這麽積極去實驗,正是因為他不相信,要戳破林啟明他們的謊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