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個人工作室

字數:4560   加入書籤

A+A-


    轉眼間,時間邁入了三月。

    窗外的陽光帶著一種冬日凜冽後的溫柔,好似一個冰冷無情的女人,經過暖男的溫柔擁抱後,化成了柔情似水。

    坐在辦公室老板椅上的李星澤,沉默著麵向窗外,想一些事情。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我們相愛吧》的風波終於過去了。

    節目最後一期開播出後,網上都被刷屏了。

    沒辦法,很多觀眾是因為這個節目喜歡上李星澤或者妮卡,粉絲一直認為兩人是最真實,最配對,最可愛的p。結果節目播出後,兩人竟然一人向左,一人向右-----就這麽結束了。

    鍾愛兩人的粉絲不幹了,理智的粉絲還好一些,隻是感歎著可惜,可是一些極端的粉絲就厲害了,不斷在網上謾罵,接著各種新聞也出來了。

    什麽假戲真做,出軌,小三------簡直刷新了李星澤的三觀。

    一時間,讓兩人和公司都有些為難。

    兩人p和節目火了,節目組和華聲娛樂自然是非常高興,可是隨著事情的變質,一些不好的新聞出現後,大家都有些著急了。

    因為新聞已經從節目內容,逐漸轉變成了一些各種無腦黑,爆出一些莫須有的黑料。這其中,極大的可能是競爭公司在背後插手了。

    眼看輿論有些越演越烈,無論是李星澤、妮卡還是華聲娛樂和節目組,都發布了一份正式說明。大體意思是:希望粉絲不要太過入戲,這原本就是一個戀愛節目。

    公關也在背後開始操作,打點一些公眾號,自媒體,有的甚至威逼利誘了一番,才讓事情開始逐漸平緩下來。

    李星澤算是感受到了什麽叫無風也起浪,明明是一件簡單的綜藝節目事件,竟然不知不覺被人操縱著轉變方向,開始變成黑自己和妮卡的事件。

    一些粉絲也是可愛,明明知道是假想戀愛節目,就是一個劇本而已,竟然那麽入戲當了真。

    哪怕是現在想來,李星澤都有些想笑。

    可即便這樣,也不能改變李星澤越來越紅的事實。

    按照李星澤現在1300多萬的粉絲數量和知名度,甚至出場費等來排等級的話,李星澤應該已經邁入三線藝人行列,甚至可以說是二線藝人,隻不過他目前缺少一些作品和時間的沉澱,還沒有一些有分量的獎項作為基石。

    每年躥紅的藝人很多,但是隻有經過時間洗禮、沉澱後,你才可能真的站穩腳跟。

    咚咚咚~

    辦公室的門被人敲響,得到李星澤回應後,孫可可推開門,踩著高跟鞋走了進來,她冷豔的表情看向李星澤,聲音依然冷清:“李總監,會議開始了。”

    “好的,我馬上過來。”

    淺灰色木門再次關上,把目光從孫可可背影上收回,李星澤想到這次會議的目的。

    成立個人工作室,這就是這次會議的目的。

    《我們相愛吧》最後一期錄製結束後,孔總就向李星澤提出了這個想法。

    最近這段時間,李星澤一直在忙這個事情。

    說實話,李星澤壓根沒想到,這件事情會由孔總主動提出來。

    李星澤原本想著,等自己作品再多一些,粉絲再固定一些,過了今年再提出這個事情,畢竟現在明星藝人成立個人工作室是潮流。

    可是這事情由孔總提出來,那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原本自己賺的錢都要和公司分成,自己成了工作室後,公司可就拿不到分成了,而且他所提出的是自己股份和總監位置依然有效,成立自己工作室後,公司也不參與分成。

    這是一個示好的信號,其中原因李星澤也大概能猜到一二。

    現在想要挖角自己的公司越來越多,開出的條件也越來越誘人,而且自己和吳峰成立公司後,他知道自己身後有一個大財主,知道自己並不缺投資人,於是為了留住自己,主動開出了這種對於新人來說,極其優越的條件。

    他放棄了自己身上的合同和賺錢機會,為的就是留住自己,讓自己幫著公司,然後從其他藝人身上賺回來。

    說實話,他的這招以退為進確實高明,竟然讓李星澤開始轉變了心意。

    原本李星澤是想著,等到時機成熟自己就跳出合同,成立個人工作室,自己做自己的老板,然後再慢慢發展,簽約藝人。

    可是現在他這樣一搞,李星澤的想法有些轉變了。

    自己有著華聲娛樂股份,成立工作室後,自己賺到的錢也收入自己口袋,不用再給公司抽成,工作室也可以簽約藝人,好像並不影響自己計劃。

    為什麽現在娛樂圈都流行開個人工作室,這其中是有原因的。

    明星藝人也和普通工作一樣,需要簽訂工作合同,但是合同比一般工作要求多很多,比如不能談戀愛、不能接私活、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各種霸王條款。

    可如果你開工作室了,自己就是老板,就不會有這麽多要求,你想接這部電視劇你就接,你覺得不適合就不接,有了很大的自由。

    而且收入也變多了,公司和經紀人不再抽成,你賺多少就是多少,還可以合理避稅。

    明星因天價片酬和偷漏稅問題經常引起熱議,其實這裏麵就有這個原因,一般他們背後一定有非常牛的專家在為他們做稅務籌劃,不僅納稅少還能抗住稅務稽查。

    比如說李星澤,如果是華聲娛樂合同,那得到的收入就是個人所得,需要上稅40左右,但如果是以工作室名義,那收入就變成了個人獨資營業收入,政策的作用下稅率降為35左右。

    而且,個人是全部收入的40,而工作室是企業利潤的35,一個是全部收入,一個是利潤收入,基數就變得不一樣了,那幾十上百萬的收入,要省下來多少錢。

    還有一個現象,很多明星藝人工作室或者公司的注冊地點,好像幾乎都是那幾個熟悉的地方,這是因為某些地區有優惠政策,這裏麵也可以省不少錢。

    當然,這兩種方法屬於合法範疇,一些藝人引起稅務部門的注意,那是因為他們的確做了一些違法的事情。

    依法納稅是義務,有些藝人確實心太黑。

    也就是說,李星澤隻要成立了工作室,那好處可以說非常多,想著這些,李星澤笑著走向會議室。

    推開門,李星澤發現孔總和張副總還沒到,為了所謂逼格,領導好像都要後來幾分鍾,以此來彰顯自己獨特的崇高地位。

    “李總監!”

    “李總監!”

    “李董事!”

    -----

    會議室的一些領導和自己打招呼,有些直接叫李總監,有些為了和周明軒區分,更是叫了李董事,畢竟自己是公司第三大股東。

    “不用那麽客氣,叫我星澤或者小李就好。”李星澤一臉害怕的笑著擺擺手:“聽得我瘮得慌。”

    “哈哈哈------”會議室響起一陣笑聲。

    大家雖然都笑了,可是稱呼不會變,畢竟現在李星澤身份是股東,也是大家的老板之一。從他進入公司後,公司的變化和發展可以說是直線狂飆,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

    他可以表現的平易近人,自己卻不可以放肆,這是規矩。

    分別和周明軒、柳青打了招呼,李星澤坐在左邊的第一個位置。

    其實李星澤對於坐哪裏無所謂,隻要錢多給一些就行,可是按照身份來說,他必須坐這裏。

    不一會兒,張副總和孔總才姍姍來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