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i的犯罪心理畫像

字數:3592   加入書籤

A+A-




    他眼中瞬間泛出的暗光如夜似幕,搭在扶手上分明的指骨也不禁漸漸收緊,周身散發出來的氣場,同樣低沉、難以忽視地警惕著林語的思緒。

    她知道,細節透露得再少,聰明如他,邢深又何嚐看不透?

    然而,這時候,她隻能佯裝不知他的反應,依舊謹慎理智地對秦局長說:“是這樣的,如果我們不……”

    “不談到i的心理畫像,或許接下來還會有更多人遇害。”

    邢深打斷她的話,起身從褲袋中掏出一張疊得四四方方的分析稿,恭謹地遞入秦局長手中。

    秦局疑惑展開,林語隻知道上麵寫著i的畫像分析,卻不知道上麵具體寫了什麽。

    狐疑偏眸,略帶困惑的目光,停留在邢深硬挺的側顏。

    霎時變得安靜的室內,隻能聽見秦局長翻開分析稿的聲響,而他沉默肅然的麵孔則籠罩在日光下、燈光裏,像一枚屹立不倒的磐石,始終堅定,隻有右手緩緩從椅子下方握住了她的手,先是輕扣,而後漸漸握緊,似要將她嵌入骨子裏般那麽用力,傳遞著力量與信念,還有深深擔憂……

    邢深這樣,怕是想到了什麽。

    林語低頭,望著他的手不動,隻能看見他麥蜜色的手背上青筋突起,還有常年訓練和執行任務留下的細小疤痕,也是那麽的清晰可辨。

    不由自主地,她將右手輕輕覆蓋在了他的手背,聽秦局長同樣嚴肅低沉的嗓音從前方傳來:“這份心理畫像,是你做的?”

    “是,秦釗他們給了不少意見。”

    “林語沒有參與?”

    “恩,她認為這樣會更客觀。”

    秦局長點頭。

    邢深又深又靜的目光,也在此刻緩緩轉向了林語。

    耳旁依舊寂靜,林語偏頭與他對視。

    落入他幽深肅穆的黑瞳,辦公桌對麵,秦局長將邢深做出的心理畫像詳細瀏覽後,轉交給林語:“看過嗎?”

    “沒有。”林語搖頭,抬起右手去接。

    而後,一目十行的迅速,頓時被紙上近乎完善的分析結論震驚!

    i,男性,單身,年齡25歲至30歲,家境良好、高智商、高學曆,擁有各項專業技術,具備獨立的工作環境,擅長心理操控,是典型的偏執型殺人狂,具備自戀型反社會人格。

    行事謹慎,關注新聞,行為上和精神上嚴重潔癖。要求每個犯案步驟與他預先設定的一樣精準,掌控欲望極強,或與平時的生活工作狀態有關。

    該嫌疑人性格極為冷靜孤傲,可同時操控多人參與犯罪,在犯罪現場留下他想留下的證據,沉迷於執法,熟悉警方的辦案過程,不是警察卻了解警方體係,或有親屬在警隊任職,或在相關執法部門工作。

    犯案時,他既可引導警方正常辦案的思路和調查方向,又可打破常規協助犯罪同夥藏匿與逃生,再利用死者的身份主導輿論方向,視犯罪為伸張正義,並利用歪曲的“正義”思想,教唆同夥參與犯罪。

    此人為團隊主腦,精神與內心十分強大,具有一定人格魅力。或從未正麵參與犯案,僅限於製定犯罪計劃。藏匿極深,不易逮捕,就在我們身邊,卻從未引起重視。

    ②12年前,該嫌疑人通過某渠道,了解到林語的經曆。初步的接觸,令其對林語的經曆、智商,產生了好奇與共鳴。

    在此期間,該嫌疑人應處於反社會人格發展階段,尚未真正籌劃並參與犯案,對林語的印象,亦隻是初步印象。

    而後,長達4年時間,該嫌疑人非主觀意識接收到更多有關林語的消息,不斷加深對林語的印象,對林語的遭遇萌生出了強烈的興趣與好感,內心的維護欲令其化身“護花使者”,開始搭建殺人團隊,“黑子”或為其吸納的第一名犯罪同夥,深受其信任。

    同年,對方掌握到杜元華等人的資料,記憶力和分析能力或在8年前青少年階段,便不容小覷。是真正的高智商犯罪分子,接觸到的人脈較廣,應與其家世背景、成長氛圍、身邊親友有關。

    ③嫌疑人對林語的遭遇格外癡迷,或因多重經曆吻合,如家世背景、成長過程、求學經曆、性格智商、技術特長等,讓他認為林語是另一個自己。

    利用字母“i”為代號實施犯罪,證實其內心訴求,主觀認定自身遭遇與林語對字母‘i’的描述一致,應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受到同樣的精神行為束縛,對林語的遭遇感同身受。

    而與林語相識的這種“緣分”,令其扭曲了對因果宿命的理解,並在偏執的心態醞釀下,構建出了屬於他的犯罪體係,操控性侵案受害人的心理與思想,主導他們參與犯罪。其行為表麵上看是一種教唆和引導,實際上是一種蒙騙和操縱。

    另外,該犯罪嫌疑人隻針對性侵案加害者實施犯罪,其真實目的是想通過諸多命案揭秘12年前林語的遭遇,懲治真正對她造成傷害的人。

    ……

    所有內容,都和李教授、沈教授在招待所得出的分析結論一致。

    但第三段內容,筆記顏色不同,顯然是早上趕飛機時,邢深趁她小憩那會兒趕出來的。

    林語看完,微微吸了口氣,有鯁在喉,聽邢深刻不容緩地說:“通過分析,有兩點值得重視。

    第一,犯罪嫌疑人能夠長時間不定期、非主動接收到有關林語的消息,並以‘i’自稱,建議從了解她成長經曆、心理評估報告內容的人員入手調查,重點觀察南陽省警察學院秦蓉教授的研究團隊。

    第二,賀明的身份被證實,證明i的主要目的是在替林語複仇,助她實現心願和理想。曾經傷害過她的人或是阻止他接近林語的人,都有可能成為他的下一個犯罪目標,例如12年前綁架案的始作俑者,例如曾經以心理評估結論阻止林語成為警察的秦蓉教授。”

    話落,邢深麵不改色地提醒秦局長:“i的出現,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阻止林語繼續查案,又可以將我們的注意力轉向秦教授的研究團隊。

    他清楚秦教授會利用字母‘i’懷疑林語有涉案的可能,也清楚我們會為了洗清林語的嫌疑,去調查秦教授的受害者心理研究項目,核實其中資料,排查所有相關人員的身份。

    看似兩敗俱傷的結局,實則,是為他的下一步計劃清理障礙。”(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