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字數:6569 加入書籤
區寒白大急,還想說些什麽?胡一達一揮手道:“以後,如果吳柄章再派你這等人上山,我包管他一分好處都討不到。”區寒白臉色發青,胡一達對身邊一個弟子道:“我親自與吳柄章投書,以後上我巴山,再也不能派這等狂徒,須讓吳柄章明白,不是我不想分功與他,要怪便怪這個什麽窮酸,讓我不高興,好了,你滾吧,門在那邊。”說罷,便要轉身而去。
區寒白臉色發青,這一次,胡一達真的修書與吳柄章,以他對吳柄章的了解,吳柄章決對不會因為他而與巴山派翻臉,隻會犧牲自己,換來與胡一達的言和,吳柄章是什麽人,區寒白還是知道的。
周士信與胡一達兩人客氣的相互告別,區寒白失魂落魄的跟有一行人後麵,一眾巴山弟子眼中盡有笑意,原來,世上不都是張帆那種老實人,自己這下子踢到了鐵板上了。
胡一達做足客氣之狀,客客氣氣將一群人送出門,隻是那區寒白臉色一時青一時紅,也不敢直視胡一達,一路隻是低著頭跟著周士信出門,直到看到一行人下了巴山,胡一達才收起臉上笑意。
胡一達返身對身邊的張觀濤道:“這些天,言家有什麽事情沒有?”
張觀濤道:“掌門放心,所有事情都好,隻是這期間,夫人打了三個弟子,脾氣一直不好。”
這個期間,言方悅脾氣極差,動不動打罵於門人弟子,以至於現下的巴山派內,沒有誰願意去伺候言方悅。
胡一達道:“你與穿石兩人在弟子中發現了什麽可造之材沒有?”
胡一達除去最為關心的,便是自己的巴山劍披派,能出現更多人材。
張觀濤笑道:“掌門人,那劉正一與湯劍,都是下一代的人材啊,掌門人好福氣,隻是這湯劍雖然刻苦,為人卻偏激了一些,劉正一雖然聰明,卻懶散了一些,這兩人好好陪養,也都是不凡人的人才,收的弟子個個不凡,更不用說傳玉了。”胡一達聽到此處,大是開懷。想到現在江湖上,雖然巴山劍名聲不及武當少林甚至不及華山派,但是巴山派人才底子厚。
巴山派在向斷石時,雖然向斷石武功高強,威震江湖,但是向斷石的那一代差不多隻有向斷石一個人,向斷石據說也有幾個師兄弟,都是鄧抓天教出來的高手,但是這些人卻不在巴山派,甚至有的隻聽說過一個名字,張帆、胡一達這一輩有的見都沒有見過麵。
可以到了張帆、胡一達這一輩,高手輩出,這一輩的弟子,不說張帆、胡一達、即是張重輝、羅白支、張觀濤、謝易、薜穿石、易輝、還有幾個女師妹,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可以說,在胡一達這一輩,確實是人材輩出。
但即是如此,也無法和門人弟子廣布天下的少林、武當相比,所以隻有指望下一代多出一些高手。胡一達對此極盡心力。
胡一達看了看新招入的弟子後,勉勵了新弟子一番,時間已然是極晚了,向自己的院落而去。
胡一達一走到,正看見言方悅正在發火,一仆婦做的湯不好喝,讓言方悅找到了由頭,正在內院大罵出氣,眾弟子早已知這位掌門夫人的脾氣,是以早早退了開胡一達坐了桌子邊,麵不改色,將自己的飯吃完,看也不看麵前的言方悅,道:“我要到書房中自己練功了,你且早些安歇罷,沒有事情不要來擾我。”一揮衣袖,朝書房去了。
隻有言方悅仍舊跳腳大罵不已。
胡一達隻當沒有聽到,回頭客氣的說:“夫人聲音小一點,擔心傷到嗓子。”然後提腿又走。
到了自己的書房裏,胡一達盤起腿,運起內功,不去理會其他的事情。
入夜三更時分,胡一達練完功,此時胡一達神完氣足,絲毫不想睡去,起了身。悄悄施展輕功,如同一影子般,朝後院而去。
柴房中,一道俏麗的身影,在火花之下閃動,正在熬湯。這人正是五師妹解雨。
胡一達悄悄立了院內的大梧桐樹上,身上的紫袍與黑色溶為一體,且胡一達武功之高,呼吸之時,再也不會發出聲音,別人實在難以發現。
解雨將鍋中的雞湯端起,這正是為張帆所製,解雨為了讓張帆過得好一點,是以常夜裏起來了張帆熬湯。此時張帆武功全失,尚在後山向斷石那邊,要讓張帆喝到,要走一大段路,是以必須早起。
胡一達靜靜看著解雨,這巴山派內誰不知道,從小到大,解雨心中隻有張帆一人,自從胡詩靈到了巴山派,張帆執胡詩靈之手,解雨明知自己與張帆不再可能,卻沒有再去找別人。
解雨本性善良,要讓她胡詩靈爭風吃醋,解雨卻是做不出來,隻能看到兩人走到一起。
胡一達隻是靜靜看著,隻到此時,才放下身上振興巴山派之重擔,才放下給別人看的一張冷臉。
無際已然發白了,看著解雨走了出門,眾弟子也開始了晨練,胡一達一振衣袖,悄悄飛回了自己的書房之中。
這一麵,胡一達是不敢讓別人知道的。
武人傳玉剛剛將晨練做完,他每日多練上一個時辰的劍,這時師兄弟們都已吃過飯,隻是解雨心疼這個貧家來的小孩子,常為他留下一些熱的飯菜,武傳玉將劍放回兵器架子上,看著解雨師姑將熱好的湯端了出了,自己美美喝了一大口,解雨見到武傳玉左手少了手指,驚道:“傳玉,你怎麽少了一根手指,是不是練劍出了問題?”將武傳玉的手拉過來看。
武傳玉看到自己的斷了的手指,心中一下子想到了水明苫,頓時不自然起來,將手抽回,道:“沒什麽,師姑,隻是練得太急,將自己的左手傷到了,以後我會注意到的。”
武傳玉怎麽會對別人說,隻是埋在心裏。
解雨看著武傳玉的臉色笑道:“是不是在想姑娘了,是那一家的姑娘?可騙不過師姑。”
武傳玉神色有些不自然起來。
解雨又道:“我聽胡師兄主想與華山派聯婚,嶽大小姐是有名的美人,傳玉你可是有福了。”
武傳玉聽到此處,心裏苦澀。
這時劉正一一路跑了過來,大聲道:“武傳玉,師父找你呢?”
武傳玉將手端的湯一口喝盡了,對解雨道:“師姑,為何今天有肉湯可喝?”解雨神色黯然道:“本來是準備給你師伯的,隻是他不喝,也可惜了。”
武傳玉見主到解雨的傷心事,當下立即轉口,道:“師姑,我且去尋師父了。”急急沿著青石路向大堂而去。
劉正一一把拉住武傳玉道:“聽說你見到了衡山派的水明苫,漂亮麽?和解師姑比誰漂亮?和胡詩伯比誰漂亮?”
武傳玉道:“你想看麽?其實也隻是一個頭兩隻手,長得沒有什麽特色。”劉正一卻是不信,道:“有機會定要看上一看。”
這時兩人從功堂走過,隻見一女子身影在堂前練武,劍光霍霍,正是老一輩弟子,那女子身形美麗,卻是將臉蒙著,正是曾受辱於裘敗天的黃小蓉。兩人都知這位師姑脾氣不好,可不想惹到她,兩人放輕了腳步,想從她身邊溜過,那知黃小蓉卻轉頭將臉盯住武傳玉,道:“傳玉,你站住,我要問你一些事情,劉正一你且回去告訴胡師兄,我有事情要與傳玉說?”
這位師姑連掌門人的麵子都不給,有一次當著眾弟子的麵讓張帆都下不了台麵,劉正一如何敢逆了她,說不定幾個耳光就打過來了,當下悄悄溜了開,在門口處向武傳玉作個怪臉,意思為你自求多福罷。然後跑過找胡一達去了。
黃小蓉走近了,臉上的傷口隱隱可見,聽說以前黃師姑也是個大美人,現在一看,真的氣勢壓死人,武傳玉大氣也不出一口,看著黃小蓉走近自己麵前。
黃小蓉道:“聽說裘敗天死了,可有此事麽?他是怎麽死的,你且詳細的告訴我。”
這些年就是一口報仇的氣在黃小蓉心中,這話說出來,最後竟然帶著顫抖。
武傳玉心中大驚,擔心這個師姑受不了,但也隻能照說了,道:“在天山腳下,師伯與師父聯手,將那裘敗天拿住,後來這惡徒得罪的人太多,眾人將他的手腳都打斷,還挖了眼,後來,黃河方氏三兄弟還悄悄放狗吃了那裘敗天的屍體。”黃小蓉聽到此語,竟然站都站不住了,隻是厲聲道:“你且詳細說來。”
武傳玉當下將那日發生的情況詳細的向黃小蓉說起,說到裘敗天如何被擒拿,那裘敗天如何向自己求命,如何揭了眾人的短,如何被方世經放狗吃屍。隻是裘敗天在自己守夜之時給自己的那地圖卻沒有說起,自已拿了魔教妖人的東西,師父胡一達定然不高興,還是不要說的好,想來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還是找個機會扔了好。
黃小蓉這些天一口氣,日思夜想,便隻有一件事情,便是找裘敗天報仇,這下聽到裘敗天死了,嘶笑幾聲,竟然坐倒在後麵椅子上,這時外麵隱隱出現一人,正是史誌,武傳玉行了一禮,史誌卻小聲道:“你且將你的黃小師妹抱過來。”武傳玉聽到此語,悄悄去了。
所謂黃小師妹,其實是裘敗天的女兒,是黃小蓉生下,取名黃落兒,眼下已然四歲了,武傳玉等這一輩都稱黃落兒為小師妹。是巴山派新一輩小師妹,無論是誰入了門,都要稱黃落兒為小師妹。
巴山派上下都不準淡及其身世,但是眾弟子心中都知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這也是胡一達下的禁口令,連最好說長道短的羅白支也不敢亂說了,有一次羅白支剛剛開口,便讓梁芳吼得沒有脾氣。
門口立著一人,正是史誌,正悄悄看著黃小蓉。
這些年,史誌也沒有娶,史誌家是書香門第,怎麽可能讓兒子娶一個生了女兒的女子,何況黃上蓉臉上十多道傷口,當真嚇死人,史誌極是孝順,不能娶黃小蓉,卻總是不娶,時不時回到巴山派,這時史誌已然接了家中的產業,每月都會上山來看黃小蓉,黃小蓉也不想見到史誌,史誌常常是在黃小蓉門口等上一整天,然後自己一人獨自下山。
武傳玉將小孩從老鄧手中接過,這時掃地的老鄧正在教那小女孩兒認字,坐在柳樹下,自得其樂,那女孩兒極乘,認真的盯著老鄧手裏的書,此時老鄧已將地都掃完了,正認真的將書的字一個個教與那小女孩兒。
老鄧看到武傳玉,道:“武大俠來啦,落兒可聰明啦,嗯,幾天下來便認了這許多字。”大是得意。
武傳玉將黃落兒接過,道:“老鄧叔,你這麽大,身子骨還是這麽好,落兒多是你看顧,真是難為你啦?”
老鄧擺頭道:“就是少睡小吃少財少色少名而已,唉,看著落兒一天天長大,心裏也高興。”
當下武傳玉不再也老鄧再多言,將落兒抱起,向練功堂而去,不多時,正看到史誌在外麵走來走去。
史誌道:“你將落兒抱給她,我擔心她會自已尋了短見,這些年,一直就想找裘敗天報仇來著,現下仇人死了,隻能用女兒係住她了。”武傳玉聽得大感有道理,黃小蓉見到女兒,停住了哭聲。黃落兒嫩聲道:“媽媽”。”
這小女孩兒的聲音讓黃小蓉暫時停住了哭泣,黃小蓉將小落抱到懷中,眼光看到了遠方。
看到黃小蓉沒了事情,史誌在門處歎了口氣,招了招手,武傳玉便出了門,史誌道:“你去前堂見胡師兄吧,
想必胡師兄有要事要你去做。”武傳玉心想:”有史誌師叔在此地,那麽想必黃小蓉師叔不會出問題。”當下辭了史誌,往前堂而去。
走過青石路,便看見前堂有幾個人影,張觀濤亦在其中,其中還有一個尼姑,武傳玉快步入了堂中,張觀濤對胡一達道:“這次定要帶傳玉出去曆練一番,也長一長見識,行走江湖,功夫不可少,若是一個人都不識得,那還走個什麽江湖。”張觀濤大是讚同,行走江湖,武功固然重要,但是若是人緣不好,那可吃不開。
胡一達道:“傳玉,這一次你與立挺兩人一齊隨著你們師叔,一齊到湖南龍山去上一次,你們言師母家的出了一點兒事情,要你師叔出手。”
武傳玉一聽,當下低聲應事,一邊一老者道:“胡真人,若是能派出張帆大俠,不是更好麽?”江湖上誰都知道張帆武功高強,威震天下。
胡一達卻推脫起來,說道:“我張觀濤師弟雖不如師兄那般出名,但也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若是師弟也解決不了問題,到時我親自出手,不怕龍山齊卓一不放手。”
一邊張觀濤也不因為被輕視而惱怒,隻是笑道:“老人家放心,我保證不讓齊老大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