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奇跡之子
字數:7017 加入書籤
倒計時的發行非常困難。
當然, 問題並非出在電影本身,它的成片質量優秀到讓每一家發行公司看完後, 都啞口無言。
阻礙在當中的是林景的發行策略:一張電影票, 可以看兩場電影。
這種策略在電影界從未出現過, 它不被所有發行方看好。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院線工作難做。一張票可以把同一場電影看兩遍,第二場的上座率勢必大大減少,林景損失利益也就算了,發行方和院線怎麽可能自願放棄這部分利益?
退一萬步講, 即使院線同意了,也不可能給《倒計時》擴大排片,它最終擠壓的還是自己的排片量,還是一個損失利益的問題。
所以, 林景和發行方最終簽訂協議的時候, 簽的是一個電影史上從未有過的反向對賭。
雙方對賭十億電影票房,如果最終票房沒有達到十億, 發行方分賬拿大頭;如果最終票房在10億-15億之間,按業內常規比例分賬;如果票房大於十五億,製作方拿大頭。
通常的票房對賭協議, 都是發行方保證票房在某個數之上, 比如保底十億, 如果到不了十億, 發行方需要作出相應補償。現在卻成了, 如果到不了十億, 製作方需要作出相應補償。
為了防止發行方消極工作、故意壓低票房, 嘉映的財務和法務愁禿了頭,在分賬比例、相關細則上各種精打細算,邊長霄再拿去和人磨半個月嘴皮子,最後總算敲定下來。
饒是如此,發行公司最終談下來答應這種策略的院線,也隻有三家而已。其中還包括賈元勳友情提供的賈氏院線。
不過,雙方最終都是頗為滿意的。發行方覺得十億這個數字太大膽了,一旦超過,就能躋身年度票房前十,而且就算超過十億,按最終談好的分賬比例,他們也並不比十億之下虧損,因此很放心地去做宣發。
至於十五億……他們想都沒想過。
電影質量的確很高,但一方麵他們對這部電影隻知其二不知其三,另一方麵,三大院線都答應那種擠壓排片的放映方式,他們認為林景是在自毀長城。
林景對這種結果已經很滿意了。他還有宣傳方麵的三板斧,如今隻是劈出兩板,電影已經有了相當的熱度。
他剛剛跑跑完發行,《哄堂大笑》已經開始官宣,把氣氛炒得極為熱鬧。
觀眾們對編劇-導演-主角鐵三角的組合很信服,這部電影天然就具有票房優勢。再看那全是大牛的主創組名單,比起《倒計時》來差得何止一點半點。
《哄堂大笑》定檔在五一黃金周,正好和林景理想的時間錯開了一個月。
不過,這部電影的宣傳還是很倒黴地被一件事打斷了。那就是《表演之旅》最後一期的播出。
表演之旅的最後一次旅行,韓鐸是單期嘉賓,兩人一起去了他所說的地方。果然像天道說的一樣,那裏已經人去樓空,隻有一座石砌的法壇,上下光潔如新,仿若剛剛建成。
韓鐸是從韓沐風嘴裏打聽到這個地方的,他隻知道韓盡要在這裏做一場大規模法事,並不知具體指什麽。
好不容易得來的線索就這麽斷了。
好在這場旅行也有開心的地方,那就是林景終於演技大爆發,在最後的微電影拍攝環節拔得頭籌。他和韓鐸一起拍的那部微電影,還獲得了“本季最佳影片獎”。
最後一期節目的播出時間卡得很巧,正好在#半年逆襲計劃#的倒數第三天。
節目組早就打出了“見證奇跡,為他加冕”的中二口號,全網咋咋呼呼宣傳了一周,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關注,把大家的視線從《哄堂大笑》上硬生生拔開。
這一天,《表演之旅》的電視收視率和網絡播放率...,在節目前半個小時都以堪稱恐怖的速度攀升著。兩個數字飛速滾動,半小時後,在導演組不可思議的尖叫中,齊齊突破了記錄。
節目的最後十分鍾,三組嘉賓的微電影全部播放完畢,導演即將宣布分數,所有觀眾熱淚盈眶地等待著。無須解釋什麽,林景的表演說明一切,他們看懂了。
後期太會賣關子,宣布完樊千雅組和喬逸組的分數後,屏幕上開始播放林景的往期剪輯。
從宣傳片拍攝被導演叫停開始,到排戲時的一次次尷尬難堪,微電影拍攝時一次次ng,中間穿插著他流過的那些汗水、麵對的那些困難、付出的那些努力,有瀕臨崩潰、再次爬起,也有不屈不撓、誓不罷休。半年的演技變化,被濃縮在三分鍾的短片中,一次又一次轉身,一次又一次進步,一次又一次升華……氣氛步步攀升,終於攀至頂點,背景音樂驀然高亢,像一把鋪天的大火騰躥起來,它順著林景的每一個鏡頭狂烈燃燒,一直燒到所有人的心裏。
音樂戛然而止,畫麵定格在這期微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逐漸黑屏。
再度亮起時,是第一期林景的宣傳片。他站在舞台上笨拙地表演。一陣吱吱呀呀的拉幕聲,伴隨著簡單音符組成的旋律,將那磕磕絆絆背台詞的聲音,畫成了一篇極美的詩。
大幕關閉,一個問號浮現在畫麵中央,是宣傳片的片名。
半年前,林景是一個問號。半年後,答案在觀眾的心裏。
鏡頭終於轉向正片,導演念出了林景獲得的分數。
那一瞬間,所有粉絲的眼淚奪眶而出。
節目最後,依舊以三位嘉賓的短片結束,不過這次,是他們三人共同拍攝的短片。
樊千雅從海底奔遊而上,喬逸叩首行至山頂,一座大門出現在眼前,他們來到了同一座宮殿中。
宮殿裏,高聳威嚴的階梯向上蔓延,拱立著一樽高高在上的王座。
兩人正打算登上階梯,卻猶豫了一下,對視一眼,同時回頭,看向宮殿大門,似乎在等待什麽。
等了不知多久,大門終於被推開。
一個沉默的人影,一步、一步、緩慢而堅定地,走了進來。
*
《哄堂大笑》的話題被擠到了熱搜後排。
在熱搜第一爆了一天一夜的,是“林景奇跡逆襲”。
這一次的陣勢,似乎比上次全民名偵探還大一些,半年逆襲是何等的傳奇,更何況他不是一個人逆襲,而是帶著那麽多人,轟轟烈烈地一起逆襲。
畫手們瘋了,一整個晚上都在瘋狂肝圖,誰也不能阻止他們的熱血沸騰。段子手瘋了,粉絲也瘋了,最後,黑粉們也堅持不住地跪了。
畫手們出的圖全部都是:“林景登臨王座!林景加冕為王!林景奇跡之子!”
段子手瘋狂地發著雞湯:“別再為自己的懶惰尋找借口了,林景告訴了我們所有人:努力是有意義的!夢想是有價值的!”
黑粉們毫無尊嚴:“跪在這裏轉粉一晚,今晚不粉林景不是人!”
這天晚上,隻有苗禾一個人安安靜靜,沒有發聲。
第二天,她才更新了一條微博,文字內容隻有一個句號。
中年少女禾幾子:。【圖片】【圖片】
第一張圖,是她的逆襲目標,插畫師協會的最高推薦函。第二張圖,是一條光影彌漫的柔焦風格條漫。
在漆黑的深空裏,有一顆溫暖、明亮的太陽,她叫樊千雅。
還有一輪皎潔,努力的月亮,他叫喬逸。
我們這些不起眼的星星,仰望著太陽,傾慕著月亮。
突然有一天,一顆又大、又明亮、可也隻是星星的星星,從我們之中走了出來。
他...捧著黯淡的我們,對星空說:
“我教你們發光。”
*
節目播出當晚,《倒計時》公布了首映日期,6月9號。
林景團隊將從所有逆襲成功者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幾位,參加首映典禮,並在首映禮上公布半年逆襲計劃的大數據。
逆襲者晚宴也安排在同一天。首映結束後,所有逆襲成功者都可以到場參加,和林景一起,來一場徹底的慶祝。
因為逆襲計劃中許多人的目標和高考有關,所以特意選定了高考結束後的日子。
這個日子也正好是暑假檔的開頭,檔期剛開始熱起來,但排片不擠。
最重要的是,6月9號是一個不怕倒著看的日期,它倒過來依然是6月9號,與電影主題隱隱對稱。這個日期似乎隱約昭示著:電影就是電影,不論正看還是倒看,都改變不了什麽。它的本質,是真實的。
雖然雖然公布了首映日,實際的官宣卻還沒展開。林景想要等到《哄堂大笑》上映後,再開始宣傳。
但是,公布首映日之後,一件令他也沒有想到的事,發生了。
微博上,有人統計了#半年逆襲計劃#至今仍在打卡的人數,發現竟然高達五千多人!
而這五千多人,隻需要繼續打卡兩天,就可以得到林景承諾的大獎,一萬塊現金和一部手機。
這相當於,林景必須往這個活動裏扔一個億的人民幣!
“奇跡之子林景”頓時變成了“敗家子林景”。
粉絲們紛紛開始心疼愛豆的錢包,在超話裏焦急地替他想辦法,甚至跑到嘉映的官博下麵,懇求總裁不要因為林景敗家而放棄他。
邊長霄看到小粉絲們的焦急也是很無奈,他們真的想多了,林景那個魔鬼精著呢,不看嘉映飛漲的市值,也得看看霸榜半年的超話給《表演之旅》帶來了多高收視啊!
林景策劃這件事的時候,也是和節目組簽過對賭協議的!
除了節目組要出的那部分錢,剩下那部分雖然需要他自掏腰包,但考慮到這波漲的粉絲數,自掏腰包算個球哦!流量明星多好賺錢?不說遠的,就說《倒計時》上映在即,這些粉絲能變現成多少票房!
天真的小粉絲啥都不知道,他們焦慮啊。
他們焦慮著焦慮著,突然有人一拍腦瓜:我又不缺錢又不缺手機,要林景的大獎幹嘛?
統計獲獎人數的,是一家大數據服務提供商,他們正在全盤研究林景這次事件的大數據,打算做成一個典型案例。
可是,逆襲計劃的倒數第二天,這家大數據公司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超話裏打卡的人數,變少了。
公司員工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半天之後,才在禾幾子的微博裏,發現了一個新的話題。
#我們不打卡#
我們不打卡,因為家境尚可,不缺金錢。
我們不打卡,因為真正經曆過這半年,才會明白想要的東西都可以靠自己爭取。
我們不打卡,因為那個人早已把最珍貴的獎勵,發給了我們大家。
如果你生活窘迫,需要這筆錢,不要來這裏逞強,請大膽開口。努力奮鬥的人,值得幫助與讚美。
謝謝林景。
大家,請繼續加油!
大數據公司的員工們,沉默著翻閱這個話題,一直翻到最底。
逆襲計劃徹底結束後,他們轉發了之前那條預測人數的微博,並發布了最終的真正人數。
倒數第三天,依舊在堅持打卡的逆襲者,有5237人。
倒數第二天,4011人。
倒數第一天,789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