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時計倒

字數:6480   加入書籤

A+A-


    沒有花裏胡哨的片尾, 電影一結束,就黑屏放出了製作人名單。

    背景音樂是一首淡淡的女聲哼唱, 音色質樸, 仿佛能引領觀眾回歸本真。

    因為結束方式很簡單, 沒有分散觀眾們的注意力,導致所有人依舊沉浸在電影最後一幕,久久回不過神來。

    他們窒息地想:為什麽要把幻想療法寫到心願單上?倒置的日曆牌,究竟意味著什麽?

    製作名單播到一半, 黑色的背景上出現了變化,淡淡的灰色細線從邊緣逐漸匯聚,匯聚成一個個阿拉伯數字的樣子。這些數字不時跳動著,做出一些鏡像或倒置的變化。

    這是一段很簡單的背景動畫, 它把問題的答案, 清晰呈現在所有人眼前。

    ——電影中的日曆牌時間,全程都是錯的。

    “啪!”手機掉在地上的聲音清晰可聞, 是那位迫不及待發微博的影評人。

    他撿起手機,看著那被摔得稀碎的屏幕,腦子裏仿佛有什麽東西也被摔得稀碎。前一刻的輕鬆愉悅都已不在, 他隻剩一個念頭——

    這部電影, 竟然不是按正確順序播放的!!!

    意識到日曆牌的真相後, 一些見識不多的小電影人已經快不能fu吸了。

    那它的正確順序究竟是什麽???

    眾人還沉浸在思考和震驚中, 現場燈光亮起, 原來片尾已經播完。

    主創組重新上台, 向大家一一致謝。在這個環節, 主持人會點幾個和主創相熟的名字,請他們對電影做出評價,也會讓在場的影評人及媒體提出問題。

    主持人在劇組致謝之後,才慢吞吞地接過話筒,他也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被結尾震得有點說不出話來。

    他下意識道:“真是一部……令人震驚的作品。說實話,我有點被結局嚇到了,大家呢?”

    現場終於起了一陣騷動。

    片刻後,掌聲開始響起,有人甚至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一個、兩個……最後,所有人集體起立,掌聲轟鳴。

    平息之後,主持人有點迫不及待的樣子,直接問張三:“我實在太好奇了,所以意思是,這部電影並不是按時間順序來敘事的,對嗎?張導可以給我們解答一下嗎?”

    張三想了想說:“關於這個故事,雖然劇本是我們五個人共同完成的,但最初的大綱來自林景。這方麵問題,讓他來回答大家吧。”

    林景對著話筒,笑眯眯地說:“這部電影的敘事是按時間順序啊,誰說不是呢?”

    大家一愣。

    林景看向主持人,說:“倒敘也是一種時間順序,沒錯吧?”

    主持人恍惚道:“竟然是倒敘嗎……抱歉,這真的有點震到我了。我想問一下,這部電影有剪過正敘版本的故事嗎?我真的好想馬上再看第二遍,如果是按正敘看就更好了!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理解我的心情!”

    大家再次鼓掌,瘋狂點頭。

    同時,他們又震驚地想到:如果電影是倒敘敘述的,那麽現實的主角根本沒有治愈自己!而是逐漸病情加重!

    林景笑道:“別擔心,這部電影的第二個版本會在js影城、星聯影城和曙光影城三大院線同期上映,到時候憑第一版的票根,可以免費觀看第二版本。同時,我們的首映禮結束後,電影還會放映第二遍,屆時大家想留下來的,可以在這裏看到第二個版本。”

    主持人滿意了,開始點名請大家評論。

    第一位被點到的,就是圈中知名的毒舌影評人——大川老師。以前的電影首映禮,是基本不敢點他的名字的,但張三對《倒計時》的品質很有信心,暗示主持人可以叫他。

    大川站起來之後,握著話筒,沉默了半分鍾。...

    主持人:“……?”

    大川:“…………”

    最後,他艱難地說:“我可以先不發表意見嗎?等看完第二遍,讓我說幾分鍾都行。”

    主持人無語,隻好有點了一個人,這次是位著名導演。

    他站起來之後,直截了當道:“抱歉,這個話暫時我說不出來,因為現在我還不知道這部電影的全貌是什麽樣子,貿然評論,有失妥當。”

    主持人隻好又點了一位,這位也是常年給各大雜誌供稿的知名影評人,筆名叫江十。

    江十站起來,安靜了幾秒鍾,然後說:“我看完電影,手機屏摔碎了。想問問林景……賠手機嗎?”

    全場爆笑,林景說:“看來江老師的手機不喜歡這部電影啊,這樣好了,我賠你一部喜歡它的。”

    因為電影的戲劇性結局,現場氣氛非常活躍,等到首映式結束,電影開始播放第二遍,觀眾無一離場。

    正敘版的電影裏,開頭一幕就是主角擺正日曆牌,在心願單上寫幻想療法。

    接著,電影片名出現。

    有意思的是,這個版本的名字叫做《時計倒》。

    它是《倒計時》的另一個版本,同時也是第二個截然不同的故事,第二部截然不同的電影。

    《時計倒》這個名字乍一聽頗為滑稽,它才像一部喜劇該有的名字。然而,它卻是一部悲劇。

    觀看《時計倒》的過程,是一種非常奇怪的體驗。大家明明已經看過了正敘的故事走向,明明知道接下來一幕要演什麽,卻一點都不覺得乏味枯燥。甚至隨著劇情推進,他們越來越沉浸其中,越來越投入感情。

    因為對每個日曆牌的劇情心中有數,他們關注的是其他方麵。而可以挖掘的隱藏信息,太多太多了。

    這個過程是難以言喻的,你注意力越集中,就能發現越多細節和隱喻,到最後,你會震驚地意識到——細節無處不在。

    每一句先前令你爆笑的台詞,背後都隱含深意。每一個以為無意義的動作眼神,都能讓你產生聯想。

    這些細節和隱喻,啟發著你、推動著你,讓你在觀影過程中,產生一個又一個令自己震顫的領悟。

    而每一次的恍然大悟,都是一層淚點的累積。

    觀眾會一層一層地發現:原來幻想療法本身也隻是幻想;原來正敘中存在這麽多前後伏筆;原來所有的幻想都源於現實;原來幻想線其實就是主角過往的人生。

    原來圓滿不是圓滿,它隻是徒勞的幻想。

    是再也說不出口的話,再也不能彌補的傷痛,是死亡前回想自己一生時,如此不甘又如此無可奈何的遺憾。

    是他生沒有帶來,死卻帶走的滿腔不舍。

    ——是的,是不舍啊!

    阿京坐在床頭看自己的心願單,哥哥問他如何實現願望,他說:“幻想。”

    看第一遍時,這是他治愈自己的開始。看第二遍時,這卻是他唯一一次對命運不公的控訴,是他唯一一次向觀眾訴說委屈,是他唯一一次流露疲憊和辛酸。

    林景把這一段處理得太好了。

    到後麵,阿京背著哥哥簽署臨床實驗協議時,還有一個第一遍不起眼,第二遍一下子擊中所有觀眾的鏡頭。

    這時臨床實驗已經告一段落,按倒敘是他被實驗趕出來、隻得另謀他法,按正敘卻是實驗經費緊缺,宣告失敗。

    他在黑暗的長廊裏行走,聽到哥哥在背後喚他的名字。

    他緩緩地回過頭來,看著哥哥,愣了幾秒,露出一個溫暖的笑。

    看第一遍時,觀眾以為是哥哥不同意他參加實驗,他借笑容掩飾自己的心虛。

    看第二遍時,觀眾終於明白。這時他已命不久...矣,無力回天。實驗注定失敗,他注定死亡。

    除了笑一笑,他再沒什麽好做的,再沒什麽好說的。

    這個笑容分明空空如也,觀眾卻從中看到飽含的歉意、疲憊、委屈、不舍……

    已經很努力地在堅持了,已經用盡全力了……

    隻是想要渺小地在世界某個角落默默生活著啊。

    對不起,哥哥。

    我舍不得。

    可是,沒有任何辦法。

    影片最後一幕,阿京躺在床上,閉著眼睛。

    直到畫麵黑屏,都沒交代他是否已經去世。

    但觀眾知道,交代與否不重要,結局指向的就是死亡。因為,事情不會再有轉機了。

    電影結束。

    第一遍看到結局,觀眾就夠窒息的了,他們以為第二遍會好一些。

    結果第二遍看完,他們發現,自己更窒息了……

    就算早知道正敘倒敘不一樣,他們也沒想到,竟然會這麽不一樣。

    這根本就是另外一個故事!

    根本不是簡單的把第一個版本倒著講一遍!!!

    特麽說好的輕鬆圓滿浪漫風喜劇呢?

    觀眾:笑不出來.jpbsp;   就算早知道換種講法是個悲劇,他們也沒想到竟然會悲到這種地步,讓你看著滿屏的笑點,卻隻想落淚。

    主角身為研究抗癌藥的醫學生,患上絕症後卻治療不了自己。麵對人生的重重遺憾,他那麽不舍卻又那麽無奈。在現實的考量下,他選擇親自試驗自己的藥物,最終依舊沒能完成實驗,與世長辭。

    喜劇是什麽?是所有願望都能實現,所有現實化作圓滿,想做的事都能做到,煩心事統統拋開。

    悲劇是什麽?是現實的重壓、命運的無奈,是美好的事物一次又一次被打碎,是望著夢中的彼岸,放不下又求不得。

    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倒計時》是喜劇,也是悲劇。倒敘是徹底的喜劇,正敘是徹底的悲劇。

    最終,他的本質還是悲劇,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倒敘是虛假的,正敘才是真實的。

    倒敘的敘述手法,是這部電影最悲劇之所在。

    第二遍放映完畢,觀眾再次起立鼓掌。

    掌聲持續了一分多鍾,所有人心中隻剩一個念頭:神作預定。

    這部電影具體能達到多高上限,隻看觀眾的反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