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糟糠原配·一更

字數:4987   加入書籤

A+A-




    因為要說的話已經反複推敲過,此刻的盧瑥安能夠侃侃而談:“我觀來往香客穿著日漸簡樸,看來,不喜配飾的,不僅僅隻有公子你的兄長。可正是因為聖上英明、治理有方,華夏河清海晏、時和歲豐,讓我們這些小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吃飽穿暖,所以,大家在滿足基本生活所需之餘,產生出更高的、對美觀與藝術的需求,雕工因此越加精細,還加入文化傳承,帶有美好的寓意,陶冶情操。”

    舉了正例,盧瑥安還舉了反例,從正反說服:“若是國家有難,百姓為生活奔波愁苦,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哪會有閑暇追求這些呢?我們普通百姓都能佩戴美好的配飾,這正是國家強盛的表現呀!”

    福親王聽了,附和道:“嗯,有些道理。”

    盧瑥安給皇帝戴完高帽,又舉了幾個例子:“再者,自古遊子背井離鄉,都盼著騎著高頭大馬,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父母欣慰。倘若家中父母長輩,泉下祖宗,見到後輩衣衫襤褸,得多為後輩傷心擔憂呢。麵子是小,傷了長輩的心是大。又,如若他國百姓到來,見到我國軍士兵強馬壯、建築莊嚴巍峨、人人穿著都富有美感、談吐不俗、食物精細考究、配飾賞心悅目……與他們國家的大不相同,必定拜服於聖上的治理,對我們心神馳往。”

    福親王的右拳捶在自己的左掌上,說道:“對啊!穿得好看能讓那些小國仰慕!”

    “當然,這些隻是表麵文章,”盧文安說道:“若果過分崇尚簡樸,上行下效,那麽,哎。不說別的地方,就說雷音寺附近,近日,有眼可見,不少攤主生意虧損,已經倒閉了好幾家攤檔,我的這些作品,也無人問津。京城附近的也尚且如此,長此以往,可以推測出來,各種飾品將會無人佩戴,建築不再求精美,那麽,出神入化的泉州漆線雕、細膩精湛的東陽木雕、富麗莊嚴的金漆木雕、龍舟雕、麵具雕、彩繪雕……除了雕品,各地繡法,染色的布料,印染的紙張,各色瓷器,各行各業,全都化繁為簡,技藝麵臨失傳,不再百花齊放,不再多姿多彩,這得多可惜呢。”

    福親王連連點頭:“是啊,這也太可惜了!”

    這些隻是愛美的福親王關注的地方,盧瑥安接下來說的,卻是皇帝會擔憂的重點:“可惜的不止這些,在各行各業、各種精美作品背後的,是以此為生的手工匠人啊!如果精心製作的作品無人問津,那麽,掌握高超技藝的手工匠人們,生活將如何為繼?隻得被迫放棄鑽研一生的技藝,讓家族傳承的技藝麵臨失傳。特別是家中沒有良田可種的,本來可以靠著一門與眾不同的高超技藝養家糊口,將來卻連上敬老人,下養兒女都不能。本來衣食無憂的、各行各業的匠人和他們的家人們,突然麵臨吃不飽穿不暖的困境,試想,他們又會如何?從此亂象橫生,實在令人憂心……”

    雖然看起來有些誇張,但是,亂象已有端倪了。

    自從皇帝推崇一切從簡開始,最直觀的,在京城之中,沒有貴人購買新布,都穿得舊衣服,布料開始大幅掉價,染坊入不敷出,繡娘失去活計;賣飾品的店鋪門可羅雀,玉雕師父收徒都開始沒人拜師;他的皇兄所用瓷器,用最簡的,官員皇親們都不敢越過他去,隻能用更簡的……

    若是長此以往——

    活計不能為生,那他們會去幹什麽?

    去種地還是好的,可受影響的行業太多了,萬一一時想岔了,去賭博、當山賊、匪首、小偷……這可真難辦。

    沒有田的那些,多少家族會挨餓受凍?

    沒有天災,難道就要讓朝廷開倉救濟?

    福親王這會兒不敢再想下去了,他直接讓侍從來們回奔走,取得紙筆,把紙筆遞給盧瑥安,又命侍從開始研墨墨水。

    盧瑥安握住了突如其來的筆,微微一愣,問道:“這是?”

    ...

    “筆給你,你來寫!”福親王興奮地搓手道:“你說得太對了!可我記不全了,如果能說服我的兄長,這是最好不過。等一下,你會寫字嗎?你還記得你說了什麽嗎?”

    “會是會的,記得也是記得的,”盧瑥安說罷,輕咳一聲,小聲問道:“那個,如果我寫了,請問公子,您還買我的桃核雕嗎?我也快連寺裏的齋飯都吃不起了,需要公子你慷慨解囊。”

    福親王大手一揮,豪爽地說道:“買!”

    盧瑥安實在是太喜愛這樣豪氣的客人了,他帶著福親王回到自己租的攤檔內,坐了下來,又思索一番,謹慎措辭,才提筆書寫。

    在對福親王說的話的基礎上,盧瑥安花上更多筆墨,寫了一篇讚頌君王讚頌美好生活的讚歌。並回憶了別國使者看到他們國家種種強盛而十分拜服的曆史、別國讚美他們國家的書目,添上百花齊放的各地域木雕工藝。又明說在太過追求簡樸之後,上行下效,將會讓文化倒退、動蕩家國的種種危害,像寫論文一樣,有理有據的。

    而福親王進了盧瑥安的攤位,在盧瑥安奮筆疾書的時候,對盧瑥安的各種核雕存貨一個個觀賞,全都愛不釋手,喜滋滋的。等到盧瑥安寫完,又謄抄了一遍,福親王還意猶未盡,未曾欣賞足夠。

    盧瑥安催了一聲,把謄抄的文章遞了過去。福親王才戀戀不舍地從一個個核雕中脫離出來,從頭到尾把盧瑥安的文章看了一遍。

    這字跡有點眼熟,福親王仿佛在哪裏見過。

    不過,福親王一時沒想起來,就忘了這事,被內容吸引住了,他看完第一遍,忍不住從頭開始,又看了一遍,細讀一番,滿麵都是驚喜。

    他覺得,如果這篇文章給他兄長看了,那他肯定可以從此不用再穿著土土的衣服,不用羞於出門不敢見人,能恢複以前的生活品質了!

    不過,對比起福親王的滿心歡喜,盧瑥安仍不放心:“雖然算是有理有據,隻是,你的兄長既然明言過不喜,如果朝令夕改,他在麵子上可能過不去,短期內仍然不允。”

    福親王跟著憂心道:“那該怎麽辦呢?”

    盧瑥安另起一紙,寫了一份錦囊妙計,又挑了一枚歲歲平安桃核雕,對著福親王,如此這般地交代一番。

    福親王一聽,眼睛瞪大、嘴巴亦張開得吞得下拳頭,他喜上眉梢:“高人啊!謝謝謝謝!真沒想到,你一個毫不起眼的攤主,竟然,”福親王有點激動,沒找到一時詞語來形容,索性伸出了大拇指上舉,重複了:“竟然能高!”

    盧瑥安笑了,說道:“無需言謝,我還沒對公子你表達感激,感謝你如此喜愛我的核雕作品,要把我這兒的存貨全部帶回家。像是遇到知音似的,有你的欣賞,被欣賞的作品便有了存在的價值。”

    福親王嘿嘿一笑,捧場道:“你的作品是都很好啊,我最喜歡這套十二生肖的!整整一套啊!可惜還是太少了,你那還有其他存貨嗎?我都想買。”

    物以稀為貴,何況桃核雕不易成品,盧瑥安的確還有存貨,不過決定留下一些,於是便搖了搖頭,說道:“暫時沒有,不過如果這門手藝有存在的價值,我會繼續雕刻,不斷雕出新作品的。”

    “期待!”福親王得了最終買走了一箱,滿麵笑容地下山去了。

    隻是,一想到他要把盧瑥安那整篇文章全文背誦,記性不好的福親王又滿麵愁苦了起來。

    直到馬車駛入京城,福親王還是背不下來,隻得掩麵哀歎道:“我是不是有點不學無術了……連一個隨地擺攤的哥兒,字能寫得這麽好看,文采也這麽好,學識這麽淵博,人情如此通達,我卻連背不下來,連複述都不能。”

    福親王的侍從提議道:“您要是背不下來,把文章直接呈上去,不就好了嗎?”

    ...“對哦!這不更能說明尋常百姓都能讀書識字,皇兄治理有方嗎!”福親王揚起笑容,帶著盧瑥安的字進宮了。

    進宮之後,福親王在路上偶遇下值的吳英祈,在吳英祈對他行禮時,福親王忽然恍然大悟,掏出盧瑥安的文章,又掃了一眼。

    就說,這字跡怎麽都覺得非常眼熟,原來是被他皇兄稱讚過的、在罵完他字醜之後、讓他多學學的、吳探花那別樹一格、俊逸又工整的字跡!

    福親王低頭,又掃了一眼盧瑥安給他的文章。

    他是字醜沒錯,不過鑒賞能力是有的。那吳探花的字,比起這無名哥兒的,明顯略遜一籌嘛。論□□,竟然是那位賣核雕的無名哥兒更灑脫一些。

    莫名覺得掰回一城,福親王直接越過恭敬行禮的吳探花,去找他的皇兄去了。

    吳英祈待福親王離開之時,才抬頭看了一眼。

    見到了那枚在福親王腰間懸掛著的玉佩之下、隨著步履而晃蕩的果核。

    眼熟,看品相,像是盧瑥安送他的金榜題名桃核雕。不過遠看也看不清楚,吳英祈對此並不深究,隻是,覺得福親王太過放肆了。

    明知今上不喜配飾,朝中上下所有官員,都不敢再佩戴玉飾,他的金榜題名桃核雕也都被收了起來,他的母親最新請人裁剪製造的衣裳、金鐲銀釵都不敢穿戴上。可福親王恃著自己是聖上的親弟弟,就敢放肆,去惹聖上不喜了?

    真是愚蠢不堪。

    吳英祈輕輕地搖了搖頭,不再想這事,步出宮門,把心思放在丞相府嫡出的姑娘身上,思考回贈什麽禮物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