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糟糠原配(8)
字數:7806 加入書籤
在福親王終於把皇帝勸說成功,讓秦敘願意派人去雷恩寺附近尋找賣桃核雕的小貨郎哥兒的時候,盧瑥安已經帶著銀子,非常愉快地下山了。
是的,非常愉快。因為盧瑥安已經把大部分桃核雕的存貨都賣給了福親王,得了好大一批錢財,以目前的消費水平來說,盧瑥安可以爽快地買買買,不用有上頓沒下頓了。
畢竟,盧瑥安在穿越過來之後,大部份的時間,都在埋頭雕刻桃核,又囊中羞澀,從來沒有好好地在京城逛過,更不用說嚐試地道美食了。現在有了銀子,終於可以浪一浪。
即使福親王勸說皇帝失敗,盧瑥安也從此衣食無憂,不擔心以後的生活了。當然,福親王能勸說成功就最好,皇帝願意抬舉他的桃核雕更好,那他就有機會把原身的技藝發揚光大、開班教學、傳承下去。
當然,這次下山,盧瑥安還有一件要事需要做。那就是得完成原身的願望,隻有完成了,他才可以在這輩子浪完之後,繼續浪下一輩子。
而原身的願望,是希望他能夠代替照顧好原身的老父親盧達能。盧瑥安亦答應過,從吳家中成功脫身之後,如果他能安身立命,那麽,他就把原身的父親盧達能接到身邊,他吃什麽,原身的父親就吃什麽,他穿什麽衣服,原身的父親就穿什麽衣服,以這個規格標準,來照顧盧達能。
現在銀子有了,盧瑥安有了底氣能實現這個願望。
想要找到原身的父親,並不難。
雖然原身與他的父親已有十來年沒有聯絡,但是,實際上,原身的父親盧達能一直關注著原身,拜托一些賭徒朋友、以在賭坊當打手的朋友關注他。多得了這些賭徒兄弟們時不時把盧瑥安的消息寫信告訴盧達能,在上輩子原身客死他鄉之後,盧達能才得以趕來,為原身辦後事。
盧達能怕拖累兒子,才一直沒有出現。
因為盧達能是一個賭徒,經常入不敷出,而盧瑥安的夫婿卻考取功名,當上了秀才,讓他兒子當上秀才夫人,後來盧瑥安又變成了舉人的夫人、探花的夫人,一路晉升,日後還有機會成為誥命夫人的可能,生活無憂,那麽他這個失敗的父親的,又何必出現去破壞自己兒子美好的生活呢。
可惜這一切的美好,都是盧達能想象出來的。他以為把兒子嫁給上進的人家就萬事大吉了,半點沒料到他兒子會身無分文地被趕了出來,鬱鬱而終。且死得蹺蹊。他兒子就算被趕了出來,可多年勞作,身強力壯,無論如何也能養活自己,結果被趕出來不久,他兒子就徹底枯萎了?瘦得不像人樣。
在盧達能想為死去的兒子討回公道被抓進牢獄之中時,是他的賭坊朋友為他奔波勞碌,想為盧達能打點獄中一切。可惜的是,平民百姓的打點並不能越過原身夫君這位官員,原身的父親還是屈死獄中。
這些悲劇,盧瑥安都希望避免。下山之後,盧瑥安想要找到盧達能,隻需要找到盧達能的賭坊朋友,請他們轉述就可以了。
不過,盧瑥安帶上銀子下了山,去到京城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去找原身父親的朋友。與福親王羞於出門的理由類似,盧瑥安從吳家脫身出來,穿的都是舊衣物。
在外人看來,他之前是探花夫人,現在卻孤身一人,差不多是棄夫的身份。帶著這樣的身份,穿著舊衣服去見盧達能的朋友,這些叔叔們肯定會認為他混得不好,會讓遠在他方的盧達能非常擔憂。
所以盧瑥安進城之後,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去成衣店裏買成衣。省去了挑布料和請人裁剪的時間,盧瑥安想著今天穿上新衣服,今天就能去找盧達能的朋友。
可是,在快要進城的時候,在城外驛站的通緝欄上,居然見到了他自己的畫像!
準確的來說,算是原身的畫像。
雖然姓名相同,相...貌類似,但那畫像所表現出來的氣貌,與如今盧瑥安的神態截然不同。
畫像是吳英祈所畫的,在他的心裏,盧瑥安為他們家奉獻了十數年,一朝離去,肯定會心酸怨恨,甚至對他念念不忘,於是愁眉苦臉。
而且盧瑥安自小種田幹活,包攬所有家務事,不通琴棋書畫,在吳英祈的眼中,盧瑥安和其他鄉下泥腿子沒什麽分別,粗鄙不堪。相由心生,縱然吳英祈精通書畫,卻把盧瑥安的通緝畫像畫成是一個鄉下棄夫的模樣。
和喜滋滋下山的盧瑥安完全不一樣!
所幸如此,盧瑥安才在雷恩寺上,沒被捕快抓到。而這時候,盧瑥安也能大膽地走到通緝欄邊上去,看看他被通緝的罪名是什麽。
原來是偷竊。
盡管這事他沒有做過,從吳老太太手裏拿到的銀子,本來就是原身賺下來的。他都沒怪吳家騙了他的安身銀子呢,吳英祈竟然想要把他趕盡殺絕,用偷竊的罪名讓捕快抓他。他明明都主動逃走了,豈料吳英祈居然還是不放過他?
盧瑥安在通緝欄前看了兩眼,灰溜溜地放棄了入京的計劃,懷著痛苦的心情回到雷恩寺山腳下的住處去了。
進入京城需要身份盤查,盧瑥安的姓名卻在通緝欄上,進城等於被抓。一被抓住,百口莫辯,吳英祈一個當官的,要害他還不簡單。
有銀子沒處花,盧瑥安不禁歎了一口氣,總算感同身受地懂得了福親王相同的痛苦。
不過也不算沒處花,是不能進城買買買罷了。盧瑥安返回雷恩寺之後,給自己買了一頓非常豐盛的齋飯,當時慰勞自己了。
一直陪伴在盧瑥安身邊的係統見盧瑥安情緒有些低落,不禁彈了出來,發出了安慰的電子音:【宿主無需擔憂,你的克夫命已經生效啦!前夫想幹啥都幹不了,通緝令放了個把月,他都沒找到你。】
盧瑥安痛苦道:“可我也進不了京城啊,那聞名全國的福滿樓美食,我還想試試呢,已經個把月沒吃到肉了。”
雷恩寺的齋飯雖然又便宜又好,但畢竟終究是齋飯,不是飄香的魚湯,不是皮脆肉嫩的片鴨,沒有蜜汁燒鵝的烤味,更不能嚐到走地山雞酒蒸雞大盤雞乞丐雞燒雞烤雞等等的種種美感。盧瑥安越想就越餓,忍不住挑燈夜雕,在桃核上刻出一道一道菜來。
越雕越餓。
盧瑥安吹熄了燈燭,幹脆撒手不雕了。
城中的美食他是嚐不到了,隻能看看附近鄉村裏有沒有食肆,滿足一下他清苦的胃。
幸好,第二天,事情就有了轉機。
不用上朝的福親王秦慎他喜滋滋地又上山來,想要親自給高人轉達勸說成功的消息。今天的秦慎終於恢複到開屏孔雀的模樣,一下馬車,就是當今潮流的標杆,美的代言人。他一身考究的黑底美華服,頭上別了一支百轉如意白玉簪,金線硬肩襯得他身姿挺拔,寬大飄逸的流雲廣袖更是花團錦簇,明紋暗紋在不同的光線之下展現出不同的紋路來。
在福親王秦慎腰間的玉佩下,是從盧瑥安這裏買走的桃核雕掛墜,整體華貴非凡,和昨日的被迫穿醜的他判若兩人。
今兒盧瑥安沒心情上山擺攤,福親王是派人打聽,才找到盧瑥安的住處的。福親王把報喜的消息告訴了盧瑥安,見盧瑥安愁眉不展,不禁問了為什麽。
盧瑥安見到福親王,愁眉便舒展開來,說道:“我從未得過那麽一筆大的錢財,正想進京城逛逛,想穿得像你一樣俊朗,不求貴氣逼人,隻求買幾套好看的衣服,請父親過來同住,讓父親高興高興。可京城那麽大,我苦於不知哪裏有好看的衣服。”
這一誇就誇到福親王的心坎上了,福親王雀躍道:“正巧我開了成衣鋪子,不瞞你說,我身上的衣服,都是自己設計,再請繡娘動工完成的。我敢說...,全京城的成衣鋪子裏,就我開的鋪子衣服最為好看。如果你需要,我帶你去我的店鋪看看。”
“好極了,原來公子家裏是開成衣鋪子的,”盧瑥安又問道:“鄙人姓盧,還未問公子高姓大名。”
盧瑥安沒有說自己的名字,哥兒和男人畢竟有別,一般不會把名字說出去的,所以盧瑥安這樣也不算失禮。
福親王回道:“我姓秦,字慎台,盧小哥你稱呼我為慎台就行。”
尋常百姓並不知道福親王名諱,因此福親王很直白的就說出來了。
盧瑥安喚了一聲,便愉快地搭上了福親王的便車,跟著福親王進城了。在路上,福親王對盧瑥安很是好奇:“你一個哥兒,還沒許了夫家,就在山上賣核雕為生嗎?你說要穿得好好的去見父母,那高人你是走南闖北的嗎?”
盧瑥安笑道:“差不多,我父親或許還在村裏,不過城裏有他的朋友,我想混出個名堂來,混得好了,穿得好看,才把我父親請來,接到身邊好好照顧他。對了,秦公子在京城之中開成衣鋪子,那知道京城中何處有美食嗎?我外地人士,剛來不久,等把父親接來,想請他吃好吃的。”
“當然知道,我知道的可多了!”福親王往日的紈絝行徑,總算在今天派上了用場,他對京城美食如數家珍,能幫到高人他非常開心,在馬車上說著就要請盧瑥安去試試。
就這樣,福親王的馬車一路從雷恩寺駛回京城。京城的守城門衛見到那是福親王的馬車,而且福親王的馬車根本沒有放下窗簾,一眼就能看到裏麵的人,見盧瑥安的相貌隻道尋常,不覺得和通緝榜上的一樣,便沒有仔細盤查,直接放行了。盧瑥安跟著福親王混進京城,和福親王的談笑更加愉快了。
不多時,便行駛到福親王的成衣鋪子內。
有著全京城最愛美的福親王親自給他挑選衣服打扮,盧瑥安整個人從頭到腳都煥然一新,搖身一變,從一個尋常的小貨郎,變成了一位文質彬彬富有氣質的文人學子。
對著鏡子一照,對自己的外型也算滿意,盧瑥安,雖然相貌普通,但是盧瑥安的嘴角含著一抹自信的笑容的時候,目光炯炯,氣度風華由內而外散發出去,和畏畏縮縮的、自卑的原身大不相同。
福親王好客至極,當然挑了不止一套,甚至想幫盧瑥安量身定做衣服。盧瑥安對福親王的眼光是滿意的,挑好之後便要掏出銀子,把衣服給買下來。
福親王財大氣粗的擺手道:“最近衣服都賣不出去呢,你又穿得好看,我們相識一場,你幫了我大忙,都送你好了。”
盧瑥安依然堅持掏銀子:“一樣啊,我的桃核雕也多日賣不出去,是慎台兄幫了我大忙。以後等我父親接來了,慎台兄眼光獨到,還想拜托你替我父親挑選衣服。”
福親王這才笑納了,說道:“行啊,橫豎我太有空了。走,帶你去福滿樓吃飯,也是我家開的。這回我得請你了,就當是盡地主之宜,你千萬別推脫,真的幫了我一個大忙。沒有你,我哥都不讓我穿好看的衣服了,人生無味。”
在去福滿樓之前,福親王還替盧瑥安尋了個短期住處,讓盧瑥安可以放下包袱,在京城內安置了。盧瑥安和福親王兩個人穿得俊逸,福親王唇紅齒白,盧瑥安的膚色則是吸飽陽光的健康麥色,兩人一道出去,成了大街上特別亮麗的風景。
蓋因此時,從上到下的簡樸風氣剛穿開來,達官貴人和他們的家人都不敢穿得比皇帝還要好看,連帶的富戶也不敢穿繁複的衣服了,色調方麵更不敢鮮亮,導致周圍一片灰蒙蒙的,就福親王和盧瑥安特別顯眼。
……
對比起盧瑥安穿好吃好,吳老太太則是買了新衣都不敢穿。
他在盧瑥安離家之日,才花了一筆銀錢,去買最好的布料,請京城裏出...名的繡娘來繡出考究華美的衣裳。豈料,當新的衣裳繡好了,吳老太太也買了新的發簪手鐲,正要把自己打扮一番,學習誥命夫人的樣子來打扮自己,能穿上新衣出去秀一回,風氣卻突然變化,被兒子吳英祈告誡過,新衣服新打扮都不能穿了,讓吳老太太好一頓生氣。
在風氣剛開始蔓延的時候,吳老太太正要穿著精致的衣裳出門,參加丞相府開辦的賞花會,準備在丞相府中吹一把兒子,卻被吳英祈要求更換回舊衣服,吳老太太那會兒就覺得很是不能理解了:“我兒千辛萬苦才考了探花,做了大官,為什麽我要穿得比以前還差呢?”
吳英祈勸說那是皇帝喜歡的風格,吳老太太還不信,硬是要出門。結果,在丞相府的賞花會上,她出風頭了,每位夫人都穿得比她還要樸素,就她穿得比小姑娘還要花枝招展。
但是,官夫人們都是很和善的,沒有當麵嘲笑什麽,隻勸她說,為了兒子的仕途,應該順從聖上的喜好,一切從簡為好。吳老太太想融入官夫人們的行列之中,被一眾官夫人明裏暗裏勸說數落,隻得跟著照辦,有些後悔沒聽兒子的勸說,一意孤行,也更是心痛剛剛發出去的銀子。
買了不能穿,衣服都白買了!
而吳老太太不知道的是,在她那日去丞相府之後,連同丞相夫人在內,不少名門出身的夫人們,都打消了和探花結親的念頭。
盡管表麵大家都很和善,但,丞相夫人的小圈子裏,有小聲討論過。
在賞花宴會結束之後,小圈子裏夫人們還聚在一起,兵部尚書的夫人齊夫人比較耿直,不禁開口說道:“本來聽我夫君說,新晉探花郎儀表堂堂,才華不俗,是個當女婿的好人選。可今日一見他的娘親,一位五十多歲的婦人,從言行舉止,到穿衣佩戴,都——實在令人失望。”
齊夫人一說出來,其他夫人們紛紛附和。
凡是當了娘親的,都希望兒女婚嫁能嫁個好人家。新晉探花郎雖然前途可期,但畢竟出身低微,沒有底蘊,教養他的娘親言行無狀,穿著打扮沒有該有的端莊。
不知道吳老太太是怎麽教養新晉探花郎的?
在賞花會中,吳老太太從談吐之間泄露出對鄉下的不屑,說得興起時,粗話連篇,罵語連連,口沫橫飛,令一眾夫人不禁避讓。
有母如此,那麽,兒子呢?
在把兒女嫁過去之後,在夫婿當值不在家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可是要與親家的長輩日夜相對的。就是他們的孫子,也可能會被這位老太太教養,潛移默化,教養成差不多的人。
想到她那知書識禮,溫柔乖巧的女兒,如果和探花家結親了,就要日日麵對這等長輩,丞相夫人不禁猶豫起來。
本來聽了夫君的意見,打算和吳家結親的丞相夫人,在見了吳老太太之後,她便想打消結親想法。
而提議結親的是非常看好吳英祈的右相忱奕,到了晚上,丞相夫人便把今日的見聞對她的夫君忱奕說了,詢問夫君的意見。
作者有話要說: 秦敘:這是出了什麽錯,我弟替我媳婦挑選衣服,並且吃飯相談甚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