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許婚

字數:12384   加入書籤

A+A-




    董貴嬪的宮室離永壽宮不遠。不過同為先帝遺孀, 她的宮室比沈太後偏僻許多, 也甚為冷清。

    我和長公主入內之時, 隻有兩名老宮人上前迎接,宮院中寂靜無人,望之蕭索。

    董貴嬪正坐在神龕之前, 手中翻著一本經書, 似在默念。

    宮人上前通報, 她無所動作,未幾,像神龕拜了拜, 隨後站起身來。

    長公主上前與她見禮, 又奉上禮品。

    董貴嬪露出笑容,讓宮人接了,引長公主到外間敘話。

    長公主問了董貴嬪的病,又問了些近來的起居之事, 似關懷不已。董貴嬪一一答了, 閑聊片刻, 忽而道:“今日天氣甚好。我這宮室中雖無繁花鬥豔,倒是有些菊, 如今開得正盛。公主若不棄, 不若與我到園中賞菊, 如何?”

    長公主欣然應允, 道:“既是貴嬪相邀, 豈有推拒之理。”說罷, 站起身來,隨董貴嬪一道往園中而去。

    園中的菊花果然開得甚好,還未走到,我已經聞到一股怡人的香氣。

    “不想貴嬪園中,竟有如此美景。”長公主訝道,“若不知曉,還以為這些花都是園藝大家所栽。”

    “我老了。”董貴嬪歎道,“平日裏無所事事,便隻有伺候伺候這些花木。想當年,這些花苗還是先帝賜給子啟的,可他後來離宮,這些花便隻有我來替他照管。”

    子啟是秦王的字,聽她主動提到,我心中微微一動,不禁看向長公主。

    長公主神色鎮定,笑道:“原來如此,貴嬪實辛苦。”說著,她歎了口氣,“秦王如此奔波,也是不好。就算我等姊弟手足,多年來亦隻得今年聚首,貴嬪對他必是更為想念。”

    董貴嬪莞爾,沒有說話,望了望不遠處,道:“我甚愛此園,每日都到此處來閑坐,公主若不棄,隨老婦前往小憩片刻如何?”

    長公主道:“貴嬪有請,妾自是欣然隨往。”說罷,攙著她的手,往菊園邊上的亭子裏走去。

    董貴嬪身邊隻有一個老宮人,看樣子是多年的心腹。長公主身邊也隻有一個我。他們二人慢慢地閑談著,在花園中的小路裏穿行,我和那宮人落後兩步跟著,亦步亦趨。

    我聽到長公主又誇起了園中的花,董貴嬪歎道:“無人觀賞,好又有何用。老婦不似太後兒孫滿堂,宮中總是熱鬧的,上回子啟回朝,我身體好了些之後,每日陪我到園中來,方覺得有了些新鮮的樂趣。老婦那時便與他說,他已年紀不小,若是別的宗室王侯,早已有了兒女,老婦這宮中也不會總是這般冷清。”

    這話裏話外已是有了意思,長公主是個精明的,即接過話來,笑道:“哦?不知子啟如何回答?”

    “他一貫那般心不在焉,又說他年紀尚輕事務繁忙,又說遼東無門當戶對之人。”董貴嬪說著,又歎了一口氣,“先帝若還在,定也要被他氣上幾次。”

    長公主道:“子啟脾性一向如此。不過他說的亦是實在,遼東那偏鄙之地,哪裏有什麽世家閨秀,隻怕子啟要是娶一個回來,貴嬪也不滿意。子啟獨守北方,日常之事定然繁多,他無暇操心亦在情理。不瞞貴嬪,此事太後亦時常牽掛。上回子啟回來時,她還特地與我等說過,要妾等留意,若有賢良溫順又堪為王後的世家女子,定要告知貴嬪。”

    “哦?”董貴嬪笑了笑,“太後每日操勞,竟也牽掛此事,卻是為難她了。不知公主尋得如何?”

    長公主歎道:“此事既是太後之名,妾豈敢怠慢。隻是子啟乃妾與聖上手足,論才能,亦是宗室之佼佼者。妾數月以來,在各家閨秀中打探,那些出身可與子啟匹配的,不是許了人,便是年紀不合適,甚為難尋。”

    董貴嬪頷首,沒有言語。

    二人走到了亭...中,長公主扶她坐下,繼續道:“不過妾近日卻想到一人,她正值議婚之齡,無論出身還是年紀,亦與子啟相善。”

    董貴嬪抬眼:“哦?何人?”

    “想來貴嬪也見過。”長公主微笑,“便是昌邑侯的第五女,名緹。平日裏也來過宮中,想來貴嬪亦見過。”

    “桓緹?”董貴嬪看著長公主,亦莞爾,道,“確實見過,相貌舉止皆端莊。”

    “正是。”長公主道,“她是妾從小看著長大,最知她品性,文雅識禮,見者無人不稱讚。改日妾將她帶來宮中,貴嬪見了,比也是歡喜。”

    “如此,便有勞公主掛心。”董貴嬪道,說罷,忽而有些感慨之色,“先帝臨去之前,最不放心的便是子啟,嚐囑咐老婦好好照顧,不可怠慢。如今此事若了,老婦就算旋即西去,亦可無所牽掛。”

    “貴嬪哪裏話,”長公主淡淡一笑,“以貴嬪福澤,必可子孫滿堂,壽如山石。”

    董貴嬪神色和藹,不多說下去,又與長公主聊了些各宮的近聞。沒多久,宮人過來,說園中有風,董貴嬪身體剛剛痊愈,不能久留此處,須得回殿內去。

    長公主亦不久留,又攙起董貴嬪往宮室中去。回到了殿上,她寒暄兩句,向董貴嬪告辭。

    “我這兩日一直想去探望太後。”董貴嬪道,“可惜身上亦有些不好,隻恐過了病氣。”

    長公主好言安慰道:“貴嬪不必過於憂心,太後亦記掛著貴嬪,待過了些時日,太後與貴嬪皆好些了,再一道聚首,豈不甚好。”

    董貴嬪頷首。

    長公主正要行禮,這時,一名內侍匆匆走了進來。

    “貴嬪。”他稟道,“中宮駕到。”

    “中宮?”長公主和董貴嬪皆微微變色,相視一眼,忙起身往殿前走去。

    果然是皇後,才出到階上,正見儀仗入內。

    皇後一身燕居常服,看上去頗為隨和,走入庭中,步履不急不緩。

    長公主攙著董貴嬪,忙走下階去,向皇後行禮。

    皇後親手將董貴嬪扶起,道:“貴嬪身體不適,切莫多禮。”說罷,她又看向長公主,莞爾,“不想公主今日也在。”

    長公主道:“太後在病中聞得貴嬪身體又不好了,遣妾來探望。”

    皇後頷首:“太後果是心善之人。妾亦是聞得此事,今日正好空閑,便來看看貴嬪。”

    董貴嬪忙行禮道:“勞皇後牽掛,老婦惶恐。”

    皇後道:“貴嬪哪裏話,妾身為中宮,貴嬪安康,便乃妾身負之任。”

    董貴嬪露出感激之色,將皇後迎入殿中。

    待得在上首坐下,皇後將四下裏望了望,歎道:“人人皆言貴嬪樸素,如今看來,卻是確實。”

    董貴嬪微笑:“老婦每日讀書看經,心神寧靜,別無他求。”

    皇後又問道:“聽聞前些日子夜裏大風,這宮中竟刮斷了樹枝,將殿閣打壞,可有其事?”

    “確有其事。”董貴嬪道,“那是多年的老樹,一時抵擋不住,便折斷了。”

    皇後皺眉,對身旁的內侍道:“同是刮風,怎別處殿閣不見打壞?必是有司怠慢,疏忽了貴嬪宮中日常修繕,須得責問。”

    內侍忙道:“小人遵命。”

    皇後神色稍解,轉過頭來,又問候了一番董貴嬪的身體。

    董貴嬪一一答了,皇後歎道:“如今即將入冬,貴嬪宮中若有缺憾之物,定要告知少府。貴嬪自是平和寡欲之人,可身體還須保重。”

    董貴嬪應下,再度謝過。

    皇後笑了笑,卻看向長公主。

    “元初之事,妾近來時常聽人提到。”她說,“不知何時去散騎省赴任?”

    長公...主道:“元初就任之期,就在明日。”

    皇後頷首歎道:“從前聖上就說過,他這些子侄輩中,宗室未必有甚出息之人,元初則定然是良材。如今所見,果不其然。”

    長公主亦笑:“中宮過譽。”

    皇後拿起邊上的茶杯,輕輕吹一口氣:“若妾未曾記錯,元初快十九了,可對?”

    長公主道:“正是,他二月十六出生,還有三個月。”

    皇後微笑:“仍未議親麽?”

    我在長公主身後聽得這話,不禁心頭一動。看向皇後,她正抿一口茶,神色悠然,似平日閑聊一般。

    “還未曾。”隻聽長公主道,“元初曾得讖言,不可早婚,故而妾與丈夫未敢為他議親。”

    “雖還不可議親,但先行定下,當未嚐不可。”

    長公主詫異不已。

    “哦?”她說,“皇後之意……”

    皇後笑了起來,神色柔和。

    “妾這些日子,一直在想著此事,今日恰好遇得長公主,便索性與公主說道說道。”她將茶杯放下,“不瞞公主,妾有意給元初提親,不知公主意下。”

    長公主的聲音亦是委婉:“如此,不知是哪家閨秀?”

    “能配上元初的女子,豈可出身平凡?自當是皇家。”皇後和氣地說,“南陽公主上個月滿了十四,這般年紀,也該議親了。從前聖上總說不舍得她早早嫁人,妾思及此事,元初倒是合適。如今定下,南陽公主可在宮中多留幾年,直到元初無礙了再成婚,豈不兩全其美?”

    我愣住。

    長公主看著皇後,過了一會,也笑起來。

    “皇後賢明,此言甚是。元初得皇後如此抬愛,實乃大幸。”她說著,卻話鋒一轉,“不過這般大事,妾不敢擅自做主,須得回府與丈夫商議。”

    皇後道:“這是自然。公主婚事乃有司主持,妾不過先與公主提起,若府上無異議,妾即可召宗伯及太常相商,以成好事。”

    長公主麵露喜色,向皇後拜謝。

    皇後此來,坐得並不久。又閑聊了一番之後,她望望天色,與董貴嬪和長公主告辭。

    長公主亦不久留,隨著皇後出了宮門,再行禮將她送走,也自行登車而去。

    不隻是我,皇後方才的舉動,也令長公主十分驚訝,坐在馬車上,她的神色仍不得鎮定。

    “皇後這是何意?”她低聲道,“怎會這般來獻殷勤?”

    我說:“自是為了拉攏公主。”

    “哦?”長公主道,“她拉攏我做甚。”

    “為了皇太孫之事。”我說:“隻怕不久,皇後便要對皇太孫下手,然後立平原王。到了那時,無論朝廷還是宗室,必又是一場沸沸揚揚,皇後須得公主支持。”

    長公主想了想,道:“既要我支持,為何要為南陽公主說媒?讓一個龐氏的閨秀嫁來桓府豈不更好。”

    我搖頭:“若要拉攏他人,必當投其所好。龐氏的閨秀,公主如何願意?且南陽公主的外家不過一個新野侯陳衷,勢單力薄,一來可隨意拉攏,一來也不必懼怕白白為他人搭橋,豈非大善。”

    長公主聽著,露出冷笑。

    “如此說來,她卻是有求於我。”片刻,她又問,“依你所見,我可答應否?”

    答應個屁。

    話到了嘴邊,我卻說不出來。

    ——那點才名,不過是世人消遣之物,我要成為我祖父那樣的肱股重臣……

    莫名的,我想起了公子曾說過的話。

    我皺眉,咬了咬嘴唇。

    “霓生?”長公主見我不言語,露出疑色。

    我說:“奴婢不敢妄言。不過公主方才不曾回絕,想來已有計議?”

    ...

    果然,長公主彎了彎唇角。

    “如皇後所言,可與元初相配之人,非南陽公主莫屬。”她緩緩道,“此乃其一。其二,我答應了皇後,則如立下許諾,皇後必會對我等放心許多,於大事有益。”

    想法倒是沒什麽錯處。

    我說:“不過公主可知,淮陰侯亦期望表公子尚公主?”

    長公主道:“自是知曉。”

    我說:“公主答應了,隻怕淮陰侯不喜。”

    長公主不以為然:“他有甚好不喜。這是皇後配給元初的,又不是我求來的。且沈氏出了一個太後一個貴妃和一個皇子,莫非還不知足?什麽好處都想占,天下豈有這般好事。”

    我說:“話雖如此,可桓氏與沈氏兩家一向共進退,如今大敵當前,還是和氣為上。”

    “隻不過是定下個意向,又不是正式行六禮。”長公主道,“先讓有司定下,待得解決了宮中之事再讓他知道不遲。”

    我還待再說,長公主看著我,意味深長:“你以為不妥麽?”

    我忙道:“凡事皆有好壞,奴婢不過替公主想一想壞處。”

    長公主道:“我知曉了,此事我自有定奪。”說罷,又問,“今日董貴嬪之意已是明確,隻不知秦王那邊又會如何?”

    我說:“秦王不會回應。今日之議,不過給他指了一條路,不過以秦王之智,一旦時勢水到渠成,他自會來走。”

    長公主頷首。

    我又道:“隻是秦王甚為精明,要引他入局,有一事須得嚴守秘密,不可被其知曉。”

    “何事?”長公主問。

    “便是醫治聖上之事。”我說,“秦王來雒陽的前提,乃是深信陛下不治。若其聞得風聲,必會按兵不動,公主則要功虧一簣。”

    長公主頷首;“此事我知,你不必擔憂。”說罷,她露出笑容,“霓生,今日帶你來果然不錯,若非如此,我無人可問。”

    我笑笑:“公主過獎。”

    不知為什麽,我心裏卻高興不起來。

    車窗上的珠簾隨著馬車的走動輕輕搖擺,隱約可見宮牆上方的天空中,飄著一塊烏雲,低低的,好像壓在人的心頭,揮之不去。

    回到桓府中的時候,已經是午後。

    才下車,內官走過來,向長公主稟報,說淮陰侯沈延來了,在堂上等著。

    長公主露出訝色,往堂上走去。

    果然,沈延正坐在那裏,公子陪在一旁。

    不知為何,我發現公子看我的目光有些許不定,似乎不太高興。

    “這般時辰,不是問安不是用膳,什麽風將你吹了來?”長公主心情甚好,寒暄一番之後,在上首坐下,問道。

    “不瞞公主,”沈延歎口氣,“不佞此來,乃是又為了討要府上的雲霓生。”

    “哦?”長公主露出訝色,眾人的目光都落向我。

    我看著沈延,亦詫異不已。

    “莫非逸之又不好了?”長公主忙問。

    “也不是不好。”沈延無奈道,“他說,過兩日便要回東宮去繼續當太子冼馬。”

    “這麽快。”

    “正是。”沈延搖頭,“逸之性情,公主亦是知曉,但凡他一心要做的事,我等如何說也無用。他原本今日就要去東宮,他母親苦苦相勸才勉強答應過兩日才去。逸之房裏的人說,他的傷口有時還會隱痛,我等實在擔憂他身體,不得已,還是來求公主幫忙,將雲霓生再借些日子。”

    從他開口的時候,我就預感沈延是唯恐他的寶貝兒子再有閃失,便又來打我的主意。

    其實在我還沒有去淮南的時候,我就聽說過,沈延想幹脆求長公主把我送給沈衝,但長公主一口回絕。沈延隻好...退而求其次,讓我住到淮陰侯府上,直到沈衝痊愈。

    此事雖然因得我中途去淮南被打斷,但長公主畢竟答應過他,亦不好拂了麵子。

    “如此,有何不可。”長公主笑了笑,對我道,“霓生,你明日便到君侯府上去。不過家中有時也離不得你,用得你時,你須得速速回來。”

    她說的什麽事,我自然明白,行禮應下。

    回到院子裏,公子沒有去午睡,卻令人在院子裏鋪陳茵席,他要看書。

    這是公子向來的愛好,天氣不陰不晴之時,溫涼適宜,光照也不會太猛烈,在院子裏看看書飲飲茶,乃是樂事。

    “太後今日如何?”隨他回房裏更衣的時候,他問我。

    “尚可。”我隨口胡謅,“看著氣色比上次好。”

    公子看了看我:“你真給表舅母卜了卦?”

    我說:“不曾,今日楊夫人有事,不曾入宮。”說罷,我也看公子一眼,“公子不想我為人卜卦?”

    “不是。”公子停了停,道,“霓生,你是聰慧之人,不必靠卜卦來混淆耳目。”

    我一怔,看著他。

    隻見他也看著我,神色竟是有些認真。

    我忍俊不禁:“公子怎突然說這些。”

    “想說便說了。”公子道,“你去了淮陰侯府中,淮陰侯必也想找你求卦,豈不麻煩。”

    我心想,真是那樣倒不錯,淮陰侯也是個有錢人……

    “公子放心好了,我去淮陰侯府,隻侍奉表公子,旁事自不理會。”我說。

    公子應了聲,卻忽而又道:“去逸之身邊,你十分欣喜麽?”

    我訝然,耳根忽而熱了一下,不禁狐疑地瞅向公子,莫非他看出了什麽……

    “公子何來此問?”我作出不解之色。

    “不過問問,”公子道,“你與逸之不是總有說有笑?”

    我說:“可我與公子亦有說有笑。”

    “那不一樣。”公子道,“你與我說話總強嘴。”

    “那是因為公子不聽勸。”我說,“公子若也像表公子那般,我說什麽都帶著笑溫文答應,我必也不強嘴。”

    公子疑惑地看著我,露出匪夷所思之色。

    “逸之與你說話,總這般麽?”他問。

    我忽而起了逗弄之心,道:“正是,公子就做不到。”

    公子不服氣:“我怎做不到?”

    “那公子做來試試。”我說,“公子便含笑看我,說話慢些。”

    “說甚?”

    “說‘霓生,你說什麽都對。’”

    “這有何難。”公子不屑地說罷,看著我,張口,“霓生……”

    “公子還未帶笑。”我打斷道。

    公子生硬地彎起一點笑:“霓生……”

    “再慢些。”

    公子的唇角抽了抽。

    “罷了。”他轉開頭,一臉嫌棄之色,“這般酸把戲,也不知他從何處學來。”

    我看著他別扭的樣子,不禁笑了起來。

    可笑著笑著,心底有些莫名的滋味。

    我想起了皇後提親的事,若無意外,公子和南陽公主的婚事便要定下了。

    雖然我一直知道長公主此事極有可能將此事做成,但它真正來臨,卻又是另一種感覺。那意味著不僅我會離開公子,公子也會離開我。而過去的三年時光,即將走到盡頭。

    想來到了以後,在這室中和公子說話的就是南陽公主了。不過南陽公主那樣的教養,應該不會跟公子頂嘴,無論公子說什麽,她大約都會含羞帶怯地聽著,道“夫君說得對”……當然,她愛好詩文,公子寫字的時候,她必不會像我一樣隻想著一個字能賣多少錢...,而是跟他一同吟詩作賦,琴瑟和鳴……

    你有甚好牽掛。心底一個聲音道,反正你不久之後就要走了。

    “霓生。”這時,公子已經走出門外,不緊不慢地喚了一聲。

    是啊,就要走了。

    我深吸口氣,把那些雜念都趕出心底,邁步跟了上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