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問病
字數:3349 加入書籤
方氏見這情形,趕快去喊了村民來幫忙,眾人抬了如意和柳承誌回屋。方氏仔細查看了如意,除了額角的一處摔傷外,其他地方沒有損害,許是跌落山崖的時候從馬車裏麵被甩出來,頭部受到震蕩,好在傷口不深,應該不會破相,回到家裏的時候尚可喚醒,手腳可以活動,應該沒有大礙。又忙去查看柳承誌,他骨折的那隻腳已經淤青了,現在腫脹得厲害,穿不了鞋,腿上和雙手都是從山崖下爬上來時被荊棘刮傷的血痕,還有些刺嵌在皮肉裏,痛癢難忍。隻因男女授受不親,方氏點著油燈讓他自己把刺挑了,用溫鹽水仔細地洗了傷口,又去停雲小築給他翻找了一身幹淨的衣裳換了,又去溪邊取來涼水,把那隻骨折的腳浸在裏麵消腫。榮木取書回來時已經是第二天早上,見到公子和白小姐都是這般模樣,嚇壞了,要是老夫人知道了,怕是要把他剝皮抽筋,治他一個看護不當的罪。等把公子弄回停雲小築後,忙又騎著馬去城裏請了一位正骨大夫。大夫給柳承誌接好骨,又開了一劑接骨丹,囑咐七天之內不能下床,一個月可拄杖行走,三個月後方能用力。
如意隻覺得自己頭痛欲裂,便在床上昏昏沉沉睡了兩天,夢裏隻聽得一個渾厚的男聲道“不要怕,有我在”,醒來已經是第三天早上。對於那天的事情,如意有些記不清了,又聽方氏大致敘述了一遍當時的情況,又休息了一天,覺得自己好得差不多了,便決定去探病。她起了個大早,便去集市上買了些菜,又請村民去山塘裏撈了些新藕,做了幾個菜,午飯時便拎著食盒去了停雲小築。
半年來,這還是她第二次去停雲小築,隻見小院子東邊的那一叢菊花開了,紫的,白的,爭奇鬥豔,隻是在這幽靜的竹林邊上,主人家現在又跛了腳,無人欣賞,被山雨打了,早開的幾朵有些敗了。院子和竹屋的門開著,榮木正在不遠處竹林裏的一個馬棚裏飲馬,柳承誌半敞著中衣,披了件披風在身上,蜷著那條好腿,伸直了那條壞腿,很閑適地倚在床上看書。
雖說是第二次來,但是這間竹屋她是第一次進。這是四間竹屋裏最大的一間,用兩道湘妃竹簾一分為二,兼做書房和臥室,房中陳設簡單優雅,家具大多是就地取材用竹子做的。如意問候了幾句,便搬來一方台幾,放在床上,擺上一樣炸藕盒,一樣芸豆燴豬蹄,一樣芹菜炒香幹,一樣龍井蝦仁,又給他盛了一碗荷葉粥。榮木那廝做的飯菜實在難以下咽,這幾日方氏忙著顧著一老一少,也沒空給他送飯,今天見這一桌的好菜,柳承誌咽了好幾下口水。
“嗯,這個不錯,清爽可口。”他嚐了一口龍井蝦仁。
“這個啊……是我抓了一把爹爹舍不得喝的龍井,用半沸的水衝開了,取了茶湯和茶葉放進蝦仁裏翻炒,加點鹽調味就行了。”
“這個嘛……”他嫌棄地用筷子撥了撥飄著油星的芸豆燴豬蹄,覺得太油膩了。
“這個叫‘以形補形’,對你這腳傷最好了。”他竟然還挑剔,哼。
“……”真把他當豬養嗎?
飯畢,撤了台幾,如意又拿出一個陶瓷小罐子,說道:“這是八寶膏,我娘從魯王府醫婆那裏學來的,把牛膝、馬鞭草、血見愁、剪刀草、稀薟草、燈籠草、醋漿草、螺麵草、蒼耳草這些個幹草藥剁碎,用麻油浸了,加入黃丹和各種香料調和,每日擦兩次,對傷折疼痛最有效。”
“如意姑娘,我說這不到半年,我都救了你兩回了,你該怎麽報答我。”柳承誌倚著床,半眯著眼打著嗬欠。
所謂飽暖思淫欲,這登徒子饗足後又來了!不過想起那天晚上,她殘存的記憶裏就隻有那句“不要怕,有我在”,還有貼著他溫熱的背時,自己的心跳聲……
“這個嘛……容我想想。”許是“習慣”了他的不正經,如意倒是一點都不害羞了。
“啊呀,請問這個是什麽?!”如意為了岔開話題,指著書桌旁的牆上一副線描的圖說道。這圖正中畫了兩個半圓,線描曲折蜿蜒,又有許多陸地和海洋的名字。
“這是《山海輿地全圖》,由廣東大仙花寺的洋僧利瑪竇所繪,前些年我和哥哥拜訪了那裏。這利瑪竇是個日耳曼人,博學勤奮,對各種學問都十分精通。”
“這裏是大明國,這裏是大明海……那其他地方呢?”如意指著圖說道。
“那是外麵的世界。”
“外麵的世界……”
“你來看這個……”隻見柳承誌從枕邊的漆箱裏取出一個木盒,裏麵是一個巴掌大的圓盤,上麵有雕花和刻度,還有兩個圓環:“這是星盤,也是西洋來的,可以同時測量時間和方位,若是在海上航行,這個可是很要緊的。”
“哇……。”如意看他擺弄著那個圓盤,睜著好奇的大眼睛。
“我家有樁買賣就在這海上,把大明的瓷器和絲綢販運到南洋,又從南洋運回香料和木材。”柳承誌說著說著,有些興奮:“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我隻道是讀了不少書,可還沒走遍這天下,怎麽能算是知行合一呢。若能有機會,定要去這南洋闖一闖的。”不過兄長柳承恩到南洋去開設分號,也快一年了,如今還沒有回轉的消息,未免有些擔憂。
過了半把個月,柳承誌可以下床活動了,左腳可以勉強著地了,榮木便給他做了一支竹杖,活動範圍由室內擴大到了小院裏。快中秋了,他這腳還沒好利索,為了避免母親擔心和把如意牽扯進來,又怕殃及榮木,便修書一封說自己要專心讀書,中秋就不回家了,又讓榮木回家去置辦了一輛新車,馱了些冬衣和過節要用的東西。
這天天氣好,他便拄著竹杖走到了白家小院,見如意用棉帕裹著頭髻,穿著粗布襖裙,把上襖紮到了圍裙裏,抱著一隻花貓在院子裏曬太陽,一個襴衫書生打扮的男子和她並肩站著。不知道說了什麽,她……她竟然對著那個男子笑了,笑得如此豔麗,雖然這一身村姑打扮,卻仿佛一枝開在粗瓷瓶裏的梨花……她從未對自己如此笑過,就算是他救了她兩次以後,每次與她說笑,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這個男子什麽來頭,竟和她如此熟稔……
柳承誌跛著腳走到跟前,這時白念實也走出來,忙招呼他來坐下。
“這是我故交陳漢臣的公子陳昱,現在縣學教書。他父親以前是個小有名氣的丹青客,如意這書畫就是他教的。他父親去世後,他便和母親搬回了城裏,村裏走動得少了,今年難得回來。”
互相認識以後,柳承誌見這陳昱倒是斯文君子,年紀也就二十歲左右,如意從小和他父親學書畫,他們定然是青梅竹馬了,也不知道他婚嫁了沒有,在如意心裏是個什麽地位,他要時刻提防著這個假想的“情敵”才好。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