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貴子
字數:4107 加入書籤
柳承誌走進屋來,隻見內室已經有七八個婆子丫鬟在,有人端著毛巾和水盆,有人端著煮好的剪刀。
如意坐在床上,大口喘著粗氣,兩腿之間搭著床單,周媽正在給她擦汗。
“夫人,您先緩一緩,留點力氣,等下再有陣痛的時候,老身讓你用力再用力啊!”穩婆正觀察著如意的情況,然後抬頭看到了柳承誌,大吃一驚:“老爺,這女人的產房最是汙穢,來不得,來不得!”
說著她便要讓其他人把柳承誌“請”出去。
“什麽汙穢不汙穢的,我娘子生孩子我來看看怎麽了……”他看見如意隻是為了節省體力,暫時停止了喊叫,便稍稍放下了心。
“承誌……”麵色蒼白的如意喚了他一聲。
“不要怕,有我在。”他想到曾經聽說女子生養不易,看見如意如此憔悴的樣子,卻是更加心痛。
如意覺得伸出的那隻手從手心傳來一股溫暖,原來是他握住了自己,但是這溫暖隻持續了片刻,便被突如其來的劇烈陣痛打斷了。
“啊……”如意痛得抓緊了他的手。
“夫人,使勁啊,老身看見孩子的頭頂了……”
在場的人無不揪著心,緊張不已。
“痛!好痛!都怪你!都怪你!”如意看見柳承誌這個“罪魁禍首”就在眼前,手指甲幾乎要嵌入他的皮肉。
“怪我,都怪我……”柳承誌見她如此痛苦,心疼地用另一手也握住她。
“我……我不行了!再也不生了!”
“娘子,你行的,不生就暫時不生了吧……”
如意聽到“暫時”兩個字,扭頭瞪了他一眼,這個無賴,到這個時候還在跟她“斤斤計較”。
但是更加劇烈的陣痛打斷了她想要“清算”他的想法……
這一陣痛苦過後,隻聽到一聲孩子的啼哭聲。
還有穩婆喜悅的聲音:“生了,生了,恭喜老爺,恭喜夫人,又是一位小少爺!”
如意覺得她“大功告成”,鬆了一口氣。
柳承誌此時心中是五味雜陳,如意母子平安是件好事,但是又生了一個臭小子,他想要兒女雙全的“計劃”又落空了……
他從穩婆手中接過了繈褓中的孩子,他有點嫌棄地看著這個小小的,皺巴巴的兒子。
他和如意也算得上是男才女貌,怎麽生出這麽“醜”的孩子……
“孩子啊,生下來都是皺巴巴的,等長開了就好了。”周媽看出了他眼神中的睥睨,忙解釋道。
也難怪,如意生瑞兒的時候,他不在。
“把孩子給我看看……”如意聲音有點虛弱,不過人還算清醒。
柳承誌有些笨拙地把二寶抱給了如意,看著她蒼白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承誌,給孩子起個名吧……”
這一下把他問到了,他這幾天忙著取女孩兒的名字,兒子的名字是根本沒想過……
“等一下啊……二寶就是啟瑞的弟弟,應該是‘啟’字輩的……”他撓著頭,正在搜腸刮肚地想名字。
如意見他踱著步想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那肯定是他根本沒準備男孩兒的名字咯,起名字這個事又不能順便,還要看八字,算筆畫。
“算了,不為難你了,你慢慢想吧,滿月之前想好就行。”
這個不靠譜的便宜爹!
第二天,田靜珩和她父親正準備出門,便有柳家的家仆來孟府送紅雞蛋,說是昨夜柳家夫人喜得貴子,柳家又添一丁,請孟家的老爺夫人一定要去喝滿月酒。
田雅姝收下了紅雞蛋,又打賞了來人一些碎銀子。
她見田靜珩和田希孟出門去了,還帶了不少裝在禮盒裏的補品,想必應該是去看望那位因為田靜珩和綠縷受了腿傷的恩人。
她隻知道那位恩人姓陳,是一位有功名在身的士大夫。
田靜珩和綠縷好好地去登高,怎麽會遇險,而且還和士大夫扯上了關係。
田靜珩倒是差不多每天都去看那個陳公子,還回來很晚,看不出她臉上的疲態,倒是每次回來都春風滿麵,像個熱戀中的少女。
她一直忙著家中事物,也沒過問關於那位恩人的情況,隻是田靜珩需要什麽,她便讓仆人準備什麽。
憑著女人的直覺,她總覺得這個陳公子和田靜珩之間,沒那麽簡單。
不過女孩子家臉皮薄,她又不敢追問怕田靜珩難堪,便隻好靜觀其變。
今天她也是打算出門的,而且不光她一個人,她是扭著光說不練的孟少瀛去了織廠。
織廠的管事看見少東家和少夫人來了,熱心招呼著:“大少爺,夫人,真是難得,難得!不知今天前來,有何貴幹啊?”
他想到這個大少爺傳聞中就是一個紈絝子弟,整天不學無術,一年也最多來一兩次織廠,還是在催工的年底。
這才十月份,這二位是來幹嘛的?
最近織廠一切正常,運營也挺順利的。
“那個…。劉管事,以前孟家織廠的老師傅還有哪些在工位上啊?”
孟少瀛今天帶了幾張他自己畫的圖樣,想讓老師傅先看看,織成什麽布料,怎麽織比較好。
“哦!少東家,您等等。”說著劉管事拿著花名冊開始清點起來。
清點完畢,劉管事又準備去工位上找兩個師傅過來。
“不必了,師傅們應該正忙著,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還是我們去織廠裏看看吧。”田雅姝看了孟少瀛一眼,說道。
孟少瀛驚訝地看了他娘子一眼,便拿著圖樣和她一起走了出去。
說是“織廠”,其實這是一處專門為織布修建的五進大院落,各個院子裏除了少量的花草,就是一台台織機,下雨的時候就把織機搬進屋裏或者放到遊廊下,天晴的時候再搬出來。
織布,尤其是錦緞,最要緊的是對色彩圖案的把握,所以借著天光織造是最好的。
這到處可聞的織機運作的聲音,令孟少瀛回想起了自己少年時在這裏度過的兩年,那是他一生中少有的最為快樂恬靜的時光,整天隻需跟著師傅學織布行了,不用考慮他並不太擅長的功課,也不用對著恨鐵不成鋼的父親的那張臉。
師傅們雖然嚴厲,但是不會打罵他,如果他小有成績,還會讚揚他。
穿過這些院落,他們來到最裏麵的一處院落,是兩個老師傅和徒弟們的工作場所。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