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邪教
字數:4004 加入書籤
不過讓錢歸農有點擔心的是,據說大護法潘盛跟翁慶餘交情頗深,而且翁慶餘上次壞了事以後,教主竟然沒有處罰他。
難道教主對他高看一眼……
如果真是這樣,他勝算的幾率就小了許多了。
為今之計,還是討好教主才是正道。
“教主,據傳聞,白蓮教最近又在南京一帶,以‘三陽劫難’為名招攬教眾。”錢歸農突然想到了一個可以“立功”的機會,便說道:“這‘三陽劫難’乃是我羅教正宗所最先推崇的妙法,這些白蓮教的人用了我們的教義,到處招搖撞騙,實在可恨。”
“所謂的妙法,在於度化世人,隻要能用於正途,隨便什麽人都可以傳播。不過這些白蓮教還有大乘教的人,實在太過招搖,得罪官府就不妙了。”蘇墨說道。
“不過,屬下以為,還是要小心防範為妙,免得這些白蓮教的人妖言惑眾,結果引火燒身,還殃及我們。”錢歸農說道。
蘇墨想了一下,對潘盛說道:“這樣吧,潘盛,你派一些人馬去南京,盯著那些白蓮教的人。”
“是,屬下明白。”潘盛說道。
錢歸農見狀,便說道:“不瞞教主,屬下已經在白蓮教的教眾裏安插了自己的人。教主如果同意,屬下願親自去一趟南京,打探一下他們的動向。”
潘盛見這個錢歸農,打探消息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他也要搶著幹,分明是在搶功啊。
他到底是何意圖?
“好吧,既然你事情做在了前麵,就去辦吧。”蘇墨拉下了蒙臉的布,說道:“記住,切勿打草驚蛇,不要驚動官府,白蓮教那邊的人也不要招惹。”
“是,屬下明日便啟程去南京。”
待錢歸農走後,潘盛心中存著疑惑,便問蘇墨道:“教主,屬下有一事不明,不知道當不當講?”
“大護法請講。”
“教主為何如此在意官府的動向呢?”
“我來問你,為何我們要躲在這樹林裏布教?”
“因為官府認定我們為‘邪教’,害怕官府追查,破壞總壇。但是我們在各地已經有數十萬教眾,難道還怕官府不成?”
“並不是怕官府,而是我一直想著能讓官府去掉扣在我們頭上的‘邪教’的帽子。這些年東躲西藏的日子,難道你還沒過夠嗎?”蘇墨說道:“同樣是度化世人,佛、道、儒三教可以受官府的保護,永享萬世香火供奉,為什麽無為教就不行呢?”
“原來如此,還是教主心思縝密,誌向高遠,是屬下短見了。”
蘇墨轉念又一想,要官府承認無為教,談何容易!
明太祖就是以拜火教起家反元得了江山的,所以他立國之初,就反對民間秘密結社,還把白蓮教定為邪教,大力打壓。
無為教自嘉靖年間創立,逐漸壯大,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麵,結果這些年總是有官員參劾,說他們妖言惑眾,流毒甚廣。
朝廷也在兩年前將他們定為“邪教”,本就是半公開的集會和法事,隻能更加隱蔽。
不過總是這麽躲也不是辦法,之前他一直想搭上東安郡王朱翊鋼那條線,無非是看中他是皇親國戚,又有功在身,加上是李太後的侄女婿這層關係,希望可以經過他向皇帝進言,為他們無為教正名。
誰知道這條線就斷在了那個柳白氏身上了。
不過他不會就此放棄,是人就會有自己的秘密。
這個柳白氏,她的秘密又會是什麽呢?
他要用心去找找……
他的直覺告訴他,世上沒有空穴來風的事,這個柳白氏一定和東安郡王有著什麽聯係。
他之前聽說柳白氏又懷了身孕,算算日子應該已經生產了吧。
他們也算得上是舊相識,離羅祖生辰還有兩個月,他正好可以趕回杭州去“道喜”,隨便打探一下。
萬曆二十五年臘月初一,蘇州礦監稅使府。
“柳大官人,我家大人出去了,現在還沒回來,您再等等。”齊管家有些為難地給柳承誌又續了一些茶。
“有勞了。”柳承誌說道。
他明明已經提前送了拜帖,但今天來還是撲了個空,管家說是高淮出去辦事了,要他等等。
這從未時到酉時,他足足等了兩個時辰,還不見高淮的身影。
這京城裏來的官,就是有脾氣。
他看著門外的夕陽,揉揉自己的肚子,腹中已經裝滿了茶水,怕是走起路來也要咣當作響了。
終於酉時三刻,高淮回來了,跟他一起來的還有幾個錦衣衛。
柳承誌聽到了大門外的喧鬧聲,便知道是高淮回來了,已經站起身來,等他一邁步進了正堂,便恭敬地說道:“在下杭州柳承誌,前來拜會高公公!”
高淮甫一進正堂,瞄了柳承誌一眼,並沒有搭理他,而是跟旁邊一個錦衣衛說道:“劉總旗,常州那邊的礦山開采,你去督查著,多長幾雙眼睛,如果有亂民鬧事,就統統抓起來。還有讓容大他們不要手下留情。”
容大是高淮手下的拳師頭子,原本是個無賴,學了些三腳貓功夫,又懂得阿諛奉承,所以很受高淮器重。
“是,屬下明白!”劉總旗得令,便帶著幾個錦衣衛走了。
“喲!我道是誰來了,今天早上起床眼皮還跳呢?”高淮捏著嗓子對柳承誌說道:“柳大官人,真是幸會啊!”
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今天諸事順利,高淮當然是指望著這個柳半城送財來的。
“幸會,幸會!上次高公公蒞臨杭州,小人有事不能隨知府大人一起出迎,特地來賠罪來的。”此人摸不著底,柳承誌覺得還是小心為妙。
“哪裏的話,柳大官人富甲一方,又是杭州的納稅大戶,知府大人也連連誇讚你呢。”
柳承誌聽出這話裏有話,便把隨身帶著的一個紅色錦盒雙手奉上:“高公公初來江南,小人也不知道公公喜歡什麽。備了點薄禮,不成敬意。”
高淮點了點頭,柳承誌便弓著身子把錦盒放到了他身旁的桌子上。
高淮起初對於這個柳承誌是不太待見的,首先是因為他不喜歡這些文縐縐的讀書人,其次是因為柳承誌隔了這麽久才來拜會他,讓他心中稍有不滿。
不過他見柳承誌態度也還算誠懇,情緒也稍稍緩和了一些。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