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奏折
字數:3602 加入書籤
小環定睛一看,原來榮木和柳承誌還在這兒,沒有走遠,便把方才的委屈一股腦兒地倒了出來。
榮木聽了以後露出了一個尷尬的表情,柳承誌先是愣了一下,然後依然笑著說道:“那個蔡姑姑厲害得很,連我和你們夫人都要管,我看王爺未必管得了她。”
“當真?!”小環瞪大了眼睛,她還是頭一次聽說比主子還厲害的奴仆,那個蔡姑姑不就是從宮裏出來的嗎,有什麽了不起?!
王爺和他們柳家的夫人還是皇帝的親戚呢!
“對啊,王爺要是管不了她,你就去告皇帝,皇帝管不了就去告太後,太後要是還是止不了她啊……。”榮木才柳承誌的話裏聽出了明堂,接著說道。
“要是太後也管不了該怎麽辦?”小環已經深陷其中了,正在專心等著答案。
“要是太後也管不了的話,該去找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了!哈哈哈!”榮木笑道,一旁的柳承誌也笑了,這個小丫頭正容易上當。
小環也聽出了話裏的端倪,跺著腳說道:“好你個榮木,你敢取笑我!還有老爺也是,我是容不得別人說你們的壞話才出頭的,你們卻不識好人心!”
說著她衝上來給了榮木一個爆栗,痛得他捂住了頭。
“這裏是王府,蔡姑姑是這裏管事的,她自然有她理家的手段。”柳承誌笑著說道。
他的王爺嶽父對他有恩,他如今是寄人籬下,有什麽牢騷話隻能悶在心裏,不過好在是暫住而已,等回到杭州就自在了。
等到柳承誌和榮木回到思真軒,看到的是站在窗前相擁的那一對父女,如意像個孩子一樣趴在朱翊鋼的肩頭,朱翊鋼則輕輕拍著她的頭哄著她。
柳承誌從未見過如意流露出那樣的表情,她從少女變成少婦,或清純,或端莊,或豔麗,或堅韌,或潑辣,但都不似眼前這般,溫柔中帶著一絲撒嬌的意味。
朱翊鋼也才五十歲左右,上了年紀,卻依然看得出他年輕時的英挺俊逸,那眉眼還真有點像……
柳承誌也終於明白他那個才半歲大的醜兒子像誰了!
簡直就是他外祖父的翻版!
看著平日裏隻會對他撒嬌的妻子,像個小貓一樣靠在嶽父的肩頭,他略微有些嫉妒這個給了他妻子生命的男人了。
朱翊鋼不舍地放開了如意,又轉身看向柳承誌,慈祥的麵容立即變回了白日裏那個嚴肅方正的東安郡王。
“哦,你回來了啊,也已經深了,你們歇息吧,我回房了。”
從心底裏說,他對這個女婿的第一印象並不好,若不是他平白無故招惹高淮,也不會鬧出這麽一場禍事,還險些讓他的女兒當了寡婦。
而且那個左庶子葉向高似乎是受了顧憲成的托付才鼎力相助的,顧憲成願意出手相救,可見柳承誌和他交情匪淺。
顧憲成其人,他是有所耳聞的,他當年違逆皇上的意思提名閣臣而被貶官,到最後憤而辭官,回到家鄉後還是不安分,聚集了一大群文人名士,跟他們兄弟二人一起諷議朝政,這是遲早又要招來禍端的啊!
然後就是他這個女婿恃才傲物,寧願經商也不願意做官,這實在讓他有些頭疼。
他這些日子在宗人府和太後那邊來回奔走,無非是希望能給自己的女兒一個名分,希望她能像軒如一樣,在宗人府的金冊玉碟上留名,他也算了了一樁心事了。
長女正名後,緊接著就是加封號,然後他的女婿也會得到一個掛職的官職。
再不能讓他如同閑雲野鶴一般散漫了,他要找個時間,好好和這個女婿談一談。
第二天一早,朱翊鋼天一亮就奉了懿旨進了宮。
李太後已經多年不理朝政,但是篤信佛教,所以早課還是要做的。
朱翊鋼就在慈寧宮外等了半個時辰,又和李太後閑聊了一個多時辰,快到午時的時候才出了宮。
一心想著要回王府的他坐在轎子裏,想到李太後今天心情不錯,他又順道跟她提了提自己長女的事情,李太後見他幾次三番地為他的女兒請命,雖然沒有金冊玉牒就不能認祖歸宗這是祖製,但是規矩是人定了,凡事總有回旋的餘地。
“這樣吧,過些日子,把你的閨女和外孫領進宮來,哀家想見見他們。”
太後這樣說,就是事情有了回旋的餘地。
朱翊鋼想到這裏,覺得鬆了一口氣,雙手自然地放了下來,右手卻摸到了身旁的一個錦盒。
他看著這個錦盒猶豫了片刻,然後說道:“停!往通政司衙門去一趟。”
引路人改變了方向,轎夫們便抬著王爺去了通政司。
那錦盒裏放的是他已經書寫好的奏折,明軍在蔚山的失敗,導致戰事差點逆轉,所以朝廷在這個月也召回了那個隻會紙上談兵的楊鎬,派出了劉鋌、邢玠等大將前去馳援。
朱翊鋼沒有忘記常沐的死,還有兩年前在朝鮮前那場殘酷的戰鬥,但是從戎是他一生的夢想,他已經快五十歲了,如果這次皇上能夠恩準他去朝鮮,哪怕隻是押運糧草也好。
眼見太後發了話,他的長女可以正名了,他也可以放心地去朝鮮,等到戰爭結束後回來,便安心地和女兒在一起安享天倫了。
一天之計在於晨,而柳承誌又睡到了辰時才醒來,如意心疼他是個“病人”,所以便沒有說什麽,倒是蔡姑姑帶著一幹宮女和太監,來請過安了。
蔡姑姑是個起五更睡半夜的勤快人,極其痛恨睡懶覺的,不過柳承誌是姑爺,也算主子,她也隻能腹誹一下。
昨晚那幾個在假山後妄議主子的宮女,她已經罰了掌嘴五十,又到柴房去跪了一晚上,算是懲戒過了,誰知道喬小環那個小丫頭,天不亮就跑到柴房裏去“檢查”她昨天懲戒這幾個宮女的“成果”。
這個喬氏不過是跟了大小姐兩年,哪裏輪到她來指手畫腳的,不過蔡姑姑一直壓著脾氣,不作聲罷了。
眼見著姑爺從牢裏麵放出來也住了小半個月了,看樣子他們是打算回杭州或者是跟王爺一起回彰德長住,希望他們回杭州吧,她也樂得眼不見心不煩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