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故影
字數:3866 加入書籤
後花園裏,宮女們已經擺好了供桌,像往年一樣,擺上瓜果貢品,輪流對著星河焚香祝禱,乞求家人平安,早日覓得良緣。
等到宮女們漸漸散去,如意讓小環帶著兩個孩子早早地睡了,獨自一人坐在園中的涼亭裏,對著夜色發呆。
她想起了去年七夕,她懷著啟琛的時候,柳承誌對她說出了想要一個女兒的緣由:他想要一個跟她一模一樣的女兒,寵著她,愛著她,看著她長大。
如今這個倔脾氣的大老爺獨自一人在杭州,沒有了妻兒拖累,應該過得很快活吧!
而如意身後的九曲橋上,還站著一個人。
朱翊鋼想起了陸還真不辭而別的那個夏天,他瘋狂地找了她幾個月,幾乎要把整個河南掘地三尺。
明日便是她生辰了,如果她還在世的話,已經是個中年婦人了。
他從未想過她變老的樣子,倒是在苦苦尋找中,想象過無數次他們女兒的模樣。
沒想到他們的女兒長得如此像她,幾乎就是她的翻版,大概冥冥之中,上天希望他永遠記住她年輕的模樣。
他已經日漸蒼老,而她卻永遠年輕。
“父親!”如意聽到了身後的腳步聲,轉身過來。
“軒婉啊,明日就是你娘親的冥誕了,為父想去定慧寺為她燒香祈福。”朱翊鋼說道。
“那我準備一下。”如意想了一會兒,又說道:“天氣暑熱,人多嘈雜,要不就隻帶瑞兒去,您看如何?”
“你決定吧。”朱翊鋼看了一眼夜色中的那張臉龐,連表情神態都一模一樣,他怕再多看下去,自己要徹夜難眠了,於是說完後就轉身走了。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七月初八這天,朱翊鋼帶上如意還有瑞兒,以及幾個太監和府衛,換了便裝去到了定慧寺。
朱翊鋼本可以擺了王爺的儀仗,屏退閑雜人等的,但是悼念陸還真是他的私事,所以隻是提前通知了定慧寺的住持,其他與平民無異。
臨近七月半,寺裏燒香的人多了起來,他們來得早,隻是請住持做了簡單的法事超度陸還真的亡魂,然後在幾個太監和府衛的陪同下,一起遊覽了一番。
這定慧寺興修於一百多年前的明英宗時期,位於景山之下,寺前有兩座塔,一座叫萬壽塔,另外一座叫做齊天塔,寺廟前種植了鬆樹和柏樹共一萬多株,林木幽深,風景綺麗,站在鬆柏林中,林間的涼風吹來,真是解了不少暑熱。
這靠近寺廟的鬆柏林中,除了朱翊鋼父女一行,還有不少乘涼休憩的人。
“好涼快啊!”瑞兒離開了悶熱的城區,到了這清涼去處,頓時覺得心情舒暢,歡快地在林間跑了起來。
“你這孩子,小心一點,不要跌倒了!”如意鬆開了牽著他的手,但是眼睛卻一直盯著這個頑皮的小子。
一個太監隨即跟著追了出去,在一旁小心地護著啟瑞。
如意則一邊盯著這個過於活潑的兒子,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跟朱翊鋼聊天。
從定慧寺正殿出來以後,朱翊鋼就一直陰沉著臉,如意知道他又在想自己的親娘陸還真了。
不過人死不能複生,死的人倒是解脫了,活著的人還要痛苦若幹年。
她知道光是勸是勸不了的,隻能多陪陪父親,希望能減輕他的痛苦。
啟瑞跑著跑著,忽然停了下來,他看到前麵的林間步道上走著兩個男子,有一個的背影特別像……
特別像他的爹!
“爹!我是瑞兒啊!我在這兒!”啟瑞大喊一聲,然後撒開腿跑了起來,那個跟著他的太監也跑了起來。
如意聽見他喊爹,也吃了一驚,循聲望去,那兩個人當中,確實有一個人的背影像極了柳承誌,但是那人穿的卻是一身純白的直身,柳承誌何時有過這種顏色的衣裳,他說純白不吉利,自己也不是附庸風雅之人,所以從來不穿純白的衣裳。
而且柳承誌早就回了杭州了,要是來京師,也不會出現在定慧寺。
大概是小孩子看錯了吧,哎!
如意愣了一下神,那兩個背影大概隔得太遠了,任憑啟瑞怎麽喊都沒有回應,而且越走越遠,漸漸消失在林海中了。
啟瑞見追不上了,停了下來,有點失望的嘟著嘴。
如意追上了瑞兒,見他滿頭都是汗,一臉的不高興。
“你這孩子,這麽熱的天氣胡亂跑什麽,萬一中暑了怎麽辦?”
“娘親,我看見我爹了!”
“你爹早就回杭州了,怎麽會在京師附近?你看錯了吧……”這孩子又胡鬧了!
“沒有看錯,我的的確確看到我爹了!”瑞兒爭辯道。
都說父子連心,不過如意想了想可能性,理智再一次戰勝了情感了,她認為這就是小孩子一時眼花罷了。
中元節前,天氣過於暑熱,國子監也放了假。
常池見天氣暑熱,便提議去京郊遊玩,他早就聽說房山有八景:大房聳翠、西天勝概、上方山寺、雲水奇觀、紅螺三險、孔水仙舟、金山香水和白水異漿,想去遊玩一番,但是又怕朱翊鋼覺得他貪玩,便說是去“避暑”。
朱翊鋼那日從定慧寺回來以後心情就一直不佳,便讓他們幾個年輕人去,如意本想帶上啟瑞,不過房山到處都是溪穀河流,又山勢陡峭,帶著孩子實在不方便。
“夫人,你這些日子也辛勞了,難得出遊一次,就自己去吧,我和奶娘會照顧好啟瑞和啟琛少爺的。”小環說道。
如意想到父親十分喜歡這兩個孩子,特別是啟琛,如果能留下孩子們跟外祖父作伴,倒是也不錯。
大明到了萬曆年間,女子結伴出遊最是時興,登山和走平路都是坐轎子,根本不用自己勞累,不過在方正的朱翊鋼看來,轎子是士大夫以上才有資格坐的,至少不許她們兩個女眷在京師城內坐轎子,以免讓旁人看見覺得“僭越”。
關於交通工具,常池是最沒有發言權的,如意則是一切聽朱翊鋼的,軒如覺得轎子輕便又便於爬山,不過既然父親開了口,她也不好反駁。
於是在七月初十的這天,常池和如意還有軒如,帶了幾個隨從,分乘兩輛馬車,就向房山出發了。
------題外話------
今日三更,新年快樂~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