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詔書
字數:4372 加入書籤
除了柳承誌和如意,在座的人都為杜長風的話感到驚訝。
“杜賢弟說的是,我和娘子是鶼鰈情深,又是同過患難的,自然是誰也離不了誰。”柳承誌說著,握住了如意的手,對著她意味深長地一笑。
如意此時想到旁邊有那麽多人在看著他們,便覺得有些尷尬,想把手從他的手中抽出來,卻不料他攥得緊緊的,怎麽也動不了。
柳承誌覺得杜長風看似沉悶高傲,其實也是個一眼就能看透的明白人,真是有趣!
柳承誌這話聽得如意心頭一顫,不過想到他們還在演戲,就隻能配合他做出一副既感動又嬌羞的模樣。
此情此景雖然覺得做作又別扭,但是柳承誌的話還是很中聽的。
但是……
如意想起了自己是正在“配合”他演這出戲,就沒那麽愉悅了。
都怪這不著調的爺們兒,要不是演戲該多好!
“沒想到我們出遊一番,還能讓堂姐和堂姐夫團圓,實在是巧啊!”常池笑著說道。
他畢竟年紀小,又甫入東安王府,隻顧著熱鬧,柳承誌離開王府的時候有諸多蹊蹺,他也顧不上深究了。
然後常池看了看柳承誌的臉,突然發現他兩邊的臉上各有一道抓痕,方才沒有發現,現在他就站在自己麵前,看得真真切切的。
“柳解元,您這臉……”常吃疑惑道。
柳承誌鬆開了如意的手,摸了摸臉上的抓痕,那是昨晚如意把他當做要非禮自己的人,在黑暗中“搏鬥”留下的。
“被貓抓的……”柳承誌說道。
“回來路上走得急,興許是被樹枝刮到的!”如意幾乎同時開口。、
他倆對視了一眼,柳承誌心想他是被眼前這隻會護崽又異常列性子的小母貓給撓的。
常池則更加疑惑,他明明見柳承誌是乘車回來的啊,而且他到外麵去了什麽地方,還會有貓?
不明就裏的眾人隻能跟著傻笑,而杜長風則看到了正堂上掛著的那兩幅宋畫,其中一幅畫的是山林掩映中的一處茅廬,林溪潺潺,峰巒疊嶂,聳立的巨石猶如雲朵狀,皴染的樹葉點點斑駁,下筆均直,猶如雨點,這叫做“雨點皴”。
“杜賢弟對這畫感興趣?”柳承誌見他看這畫看得癡迷。
“這是……北宋範寬的真跡?”杜長風眼睛裏又開始放光。
“正是,這是舅父以前的收藏,範寬所作。我知道杜賢弟是個喜愛書法和雕版之人,沒想到也喜愛畫作。”柳承誌笑著說道,他以前聽說司禮監和宗人府從民間遴選的儀賓,要麽是文人雅士,要麽就是市井無賴之流,看來這杜長風倒是個有學識有品味的人。
“實不相瞞,鄙人家境貧寒,無緣得見這些古人的真跡,去年為了得見範寬的《溪山行旅圖》一眼,曾經免費為遼王府印了一套《本草綱目》。”
杜長風倒是不避諱這些,但是在瑞英聽來,卻覺得十分寒酸,買不起畫,為了看一眼真跡,還要免費送書。
“杜賢弟如果有雅興,我舅父的書房裏還有許多唐代以來的善本、孤本,這兩日你可以隨意翻閱。”柳承誌說道。
他舅舅因為不能入仕而鬱鬱寡歡,在外祖父過世,他母親嫁到柳家以後,更是自我放逐,從開封搬到了這處山中的田莊,每日寄情於山水,不問世事,他的藏書和藏畫是馮家幾代人積攢下來的,數量和價值都相當可觀,如今有人願意欣賞這些,不失為向一生不得誌的舅父的一種告慰。
“如此甚好,杜某感激不盡!”杜長風深深鞠了一躬。
“杜公子有如此雅興,改日到彰德,我父王也有不少珍藏,可以一起品鑒一番。”常池所說的“父王”,自然是趙王。
而常池拿出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那柄文徵明題寫的折扇送給了柳承誌,三人又旁若無人地開始欣賞起來。
軒如聽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聊的話題全是自己不感興趣的,便坐在官帽椅上打著嗬欠。
伍九齡見杜長風這麽容易就跟柳承誌還有常池有了共同話題,自然是有點不甘心,不過想要加入他們,卻插不上嘴。
他雖然讀過書,但是對於書法和畫作卻沒什麽研究,要附庸風雅的話,自然是道行還不夠。
接下來的兩天,他們都住在馮家的田莊裏,常池和軒如白天依舊出去遊玩,伍九齡為了討好軒如,自然也是要跟去的,唯有杜長風,遊山玩水也不想了,一頭栽在書房裏看那些善本和孤本,到了用膳的時候才會出來。
“娘子,在你看來,你父親會選誰當他的另一個女婿呢?”這天午後,柳承誌冷不防地問了這麽一句。
雖說是李太後主導的這次選婿,但是畢竟是王府的女婿,最後決定權應該在朱翊鋼手裏。
如意一愣,沒想到他也如此八卦,想了想後說道:“我覺得軒如會喜歡伍九齡那樣的,而且我聽瑞英說杜長風之前曾經冒犯過軒如。”
“為什麽會喜歡伍九齡這樣的?”
“更俊俏啊,性格也更豁達一些。”如意想到自己當年就是被柳承誌的“男色”所魅惑,這才上了賊船。
“可我覺得嶽父會選杜長風。”柳承誌拿起一塊桂花飴放在嘴裏,咬掉了一半後說道:“這伍九齡是麵容略俊俏些,但是杜長風也不差,隻是杜長風寡言少語,旁人覺得他不好親近,其實他是凡事看得特別透徹的人。”
“哦?”如意覺得他說的很有趣,便湊了過來,單手托著腮聽著。
“伍九齡這個人明顯是在有意討好軒如和我們幾個,但是杜長風就顯得比較清心寡欲。而且杜長風會因為一個街市上的貧苦老嫗而冒犯軒如,就說明他其實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對陌生人都有同情憐憫之心的人,對自己的家人也必定是情深義重。”柳承誌趁機捏了一下如意的臉蛋,說道:“就像我這樣的和你這樣的人,他跟我們是一樣的人。”
“誰跟你是一樣的!”如意笑著推了他一把,不過想想,柳承誌所說的,也不無道理。
萬曆二十六年七月十四,東安王府。
今日該是常池、如意和軒如他們返回王府的日子了,蔡姑姑一大早就讓宮女太監們把各位主子的院子收拾收拾,又讓廚房備了一些菜。
朱翊鋼這幾日沒有進宮,不過從宮裏傳出了確切的消息,太後會讓皇帝在八月初一這一天正式下旨,封如意為縣主。
得了這樣的好消息,朱翊鋼了了心願,自然是樂不可支,加上這幾日跟兩個可愛的外孫一起玩耍,他也覺得自己仿佛年輕好好幾歲。
啟琛最近會喊娘了,然後每次看到朱翊鋼就高興地不得了,嘟嘟囔囔地說著什麽,蔡姑姑說這孩子應該是在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他喜歡自己的外祖父。
但是今早一道詔書傳來,朝鮮的明軍糧草告急,連連征戰,已經無糧可用,遼東的糧草也已經在前期浩劫,現在又要去剿滅蒙古部族的叛亂,皇帝命兵部派人從京師押運糧草前往蔚山,領頭的人就是朱翊鋼。
感念到朱翊鋼有家事要辦,加上調運和準備糧草又需要些時日,所以準備讓朱翊鋼在八月十七,也就是萬壽節過後領軍開拔。
還有一個多月,他要等到皇帝正式冊封了自己的大女兒,又確定了小女兒的儀賓人選和婚期後才能出發。
朱翊鋼也沒想到這一次,皇帝這麽痛快就批準了自己的上疏,而且還給了他時間去處理家事。
還有一個多月,應該足夠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