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走水

字數:5657   加入書籤

A+A-


    蔡姑姑倒是經常提醒她不可像姐姐和姐夫這般“失禮”,但是對於這樣的夫婦,她似乎並不抵觸,反而還有些向往……

    原來夫婦之間是可以如此親密的!

    雖然她覺得像姐姐和姐夫這樣,一天十二個時辰有十三個時辰都黏在一起讓人有些受不了,但是看他們兩個相處融洽,看起來都很快樂。

    如意見軒如在笑,便咳嗽了一聲,柳承誌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立即閉了嘴,正襟危坐起來。

    軒如有些羨慕地看著他們,相處久了,還真的有默契了呢!

    關於那個要跟她共度一生的人,軒如是女兒心事,也曾經幻想過許多。

    那日在國子監門前看到了伍九齡以後,她曾經幻想過自己跟他生兒育女,白頭到老的場景,但是現在不知道為什麽,這種場景在她的心裏越來越模糊了。

    不選擇伍九齡的話,那就隻有那個冷冰冰的杜長風了……

    他倒不像是個壞人,但是……

    馬車突然停住了,軒如知道他們已經到了。

    這家叫“香羅盛”的星貨鋪開在前門大街臨近天橋的一側,正是人來人往異常繁華的地方。

    加上新店開張,大家都覺得新奇,所以人也特別多。

    柳承誌見這星貨鋪分成上下兩層樓,店裏除了掌櫃以外,店員都是婦人,陳設也和江南的星貨鋪差不多。

    他剛剛抬腳要跟著如意進店,卻被如意一個轉身攔了下來。

    “你幹什麽?”如意問道。

    “我也進去看看啊。”柳承誌笑著說道。

    “都是女人的東西,你們男人懂什麽?你就別進去了。”如意笑著說道。

    這店裏都是些女子用的東西,其中不乏貼身衣物和私密用品,他一個大男人去東看看西瞧瞧的,總是有諸多不便。

    “我不進去幹嘛,站在這裏當門神啊?”

    他看了看那兩個趕車的便裝的府衛,一個看著馬車,另外一個站在店門口杵著,他再往那邊一站,正好可以湊一對門神。

    “你也別站在這兒啊,你去到處逛逛,等我們挑好了你來付賬就是了。”如意嫣然一笑。

    如意轉身跟著軒如和瑞英一起進了星貨鋪。

    星貨鋪才開張不到十日,又是京師獨一份兒,自然是生意興隆。

    底層的店麵裏賣的是荷包針線和胭脂水粉一類的小玩意兒,便宜好看,主要為了吸引顧客,上層則買起了最時興的布料和一些女子貼身衣物,還有一些價格不菲的刺繡團扇和繡屏等等賣。

    底層的那些花花綠綠的小東西吸引了不少小姑娘的注意,自然也包括了軒如和瑞英,而如意見她們正在仔細挑選貨品,便不變打擾,自己也對這些東西不大感興趣,倒是聽旁人說二樓有江南有名的首飾店的樣品展出,而且可以訂做。

    如意想著軒如就要成親了,也沒什麽好送的,女孩子是不會嫌棄自己的釵釧太多了,訂做幾樣體麵的首飾倒是拿得出手,正好柳承誌也來了,待會兒讓他付錢好了。

    如意想想就覺得很妙,然後高高興興地上了星貨鋪的二樓,不過走在樓梯上的時候,她似乎聞到了一股燒焦的味道,不過想到這裏是星貨鋪又沒到飯點,怎麽可能會有人生火呢,興許是其他地方飄來得吧,她也沒太在意,便獨自上了樓。

    柳承誌看著如意的背影跨過了星貨鋪的門檻,然後就消失在人流裏了。

    行!她們買東西,他來掏錢。

    不進就不進!

    柳承誌碰了一鼻子灰,招呼了一聲那個門口站著的府衛,讓他跟著自己,就轉身走了,踱著方步,背著手往天橋方向看熱鬧去了。

    柳承誌從南門大街走到天橋,首先看見一個頂缸賣藝的攤子,看了會兒熱鬧,丟了幾個銅板做賞錢,然後又看見一群人圍著一個耍猴的攤子,又看了一會兒覺得沒意思,突然聽到身後的吆喝聲:“桂花——糖糕——勒——,桂花——糖糕——勒——”

    轉身一看,果然有個小販推車小車沿街叫賣桂花糖糕。

    “你這桂花糖糕,正宗嗎?”柳承誌操著一口吳地口音的官話問道。

    “正宗哪!這是我娘子做的,她是江南女子,這位客官您一聽口音就是江南那邊的,先來一塊嚐嚐?不好吃不要錢!”

    小販看柳承誌這一身綾羅綢緞,腰上還佩著玉,背後一個彪形大漢跟著,一看就是個體麵人啊。

    柳承誌接過小販遞來的桂花糖糕,嚐了一口,味道還比較正宗。

    “那什麽,給我來十塊,包好,帶走!”轉眼他付了錢,讓府衛拎著桂花糖糕跟著。

    如意和啟瑞都喜歡吃桂花糖糕,他記著呢。

    買好桂花糖糕,又給啟瑞和啟琛買了幾樣玩具,想了想王府什麽都有,好像沒什麽好買的了。

    抬頭一看,前麵一家店鋪上挑著一麵大旗,上麵用鬥筆寫了三個大字“淮南子”。

    《淮南子》不是一本西漢時候專寫古今治亂存亡禍福、世間詭異瑰奇之事的書嗎?

    這家店是幹什麽的啊?

    好奇心使得柳承誌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站在門口一看,竟然是一家印書社,看起來生意還不錯。

    他站了一會兒,卻不小心被後麵一個急著趕路的人撞了一下。

    “當心!”那人驚呼一聲。

    “不妨事,不妨事……”他隻是身子歪了一下,並沒有跌倒。

    抬頭一看,這人他竟然認識!

    “杜長風杜公子!”

    “啊!柳解元!”這位被撞的是東安郡王長女的夫婿柳承誌,不久前還在他舅父的莊園裏住過兩日,杜長風自然是認得的。

    “怎麽?你來買書?”柳承誌見他是準備往印書社裏走的。

    “這是我家的店鋪。”杜長風說道:“既然柳解元來了,就請裏邊喝杯茶吧。”

    “那正好,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被如意攔著不許他進星貨鋪,他逛了半天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正好口渴,有人請喝茶也不錯。

    柳承誌跟著杜長風進了這印書社,見前麵是賣書的鋪麵,麵積不算太大,貨架上陳列的都是每種隻有一本的樣品,有銷量好的四書五經,也有《夢溪筆談》、《稼軒長短句》、《白氏長慶集》這樣的所謂“雜書”。

    鋪麵後麵傳來陣陣排字和印刷的聲音,還有一陣陣油墨的香味,那裏便是印書的小作坊。

    鋪麵裏掌櫃所坐的桌上還放著一盒盒的木活字和銅活字,那是供前來定製印書的客官挑選的字樣。

    杜長風讓掌櫃的備茶,讓後領著柳承誌和他的跟班上了二樓,二樓的窗戶是臨街的,窗前放了一張木桌,上麵放著許多半成品的雕版和木刻的工具,地上還有些木屑。

    “我這裏地方狹小,委屈柳解元了。這裏原是雕版師傅工作的地方,他家裏臨時有事,便告假了兩日。”杜長風收拾了一下木桌上的東西,又搬了兩張竹椅來,柳承誌看了一下,那是街上賣的那種十文錢一張,最便宜的那種竹椅。

    “你這店麵不大,但是方寸之間,從雕版、選字、印刷,成冊、販賣,一整套印書和售書的工序都完成了,實在是妙啊!”柳承誌高興地拍了一下手。

    “柳解元見笑了,杜某囊中羞澀,盤不下太大的店麵,就這家鋪子還是兄長賣掉一些祖產為我出資的。”杜長風說道。

    “方才我見你店內除了四書五經,還有其他的雜書,如今的人追求功名,大多隻看四書五經了。如果隻賣四書五經的話,豈不是成本更小,為何還要賣那些雜書呢?”柳承誌問道。

    從在南洋的時候算起,他也叱吒商海多年,深深知道追求更多的利益是所有商人最大的目標。

    “實不相瞞,這家印書社以‘淮南子’為名,就是希望世人讀書如同做學問一樣,包容萬象,不能偏聽偏信偏學,要學貫古今,融會貫通。”杜長風說道:“在下不才,雖然是靠印書賣書糊口的,但是也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隻看得見銅錢的唯利是圖之輩。”

    “原來如此……”柳承誌笑著點了點頭。

    掌櫃的端了茶具和一壺剛沏好的茶來,二人便坐下繼續閑聊。

    交談中,柳承誌無意中得知了杜長風覺得自己不一定非要做東安王府的儀賓,隻是為了完成兄長的囑托,又恰好選到了他。

    軒如妹子和王爺嶽父的心思,柳承誌是猜不到的,但是他依然覺得自己沒有看錯這個杜長風。

    二人正在興頭上的時候,忽然看到街上有一些人拿著水桶往前門大街的方向跑。

    “走水了!走水了!前門大街走水了!”

    這裏的店鋪鱗次櫛比,都是相互挨著,一旦有一間著火不能及時撲滅的話,周圍的店鋪都可能遭殃。

    柳承誌和杜長風旋即下了樓去查看,隻見街上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從前門大街那個方向逃到天橋這邊來,天橋這邊又有商戶自發地拿著水桶和唧筒往前門大街方向跑去。

    柳承誌看見不遠處確實有一處屋頂冒著黑煙,便攔住了一個路人問道:“這是哪家著火了?”

    “還有哪家,就是新開張的那家蘇杭星貨鋪,好像叫香羅盛來著。”路人氣喘籲籲地說道。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