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 章 施策
字數:3350 加入書籤
張之洞抵達海城任縣長已經十餘天了。小說
這十來天時間,他按照父親的教導,先去府城拜會了鬆江知府劉坤一,然後,便是將整個海城裏裏外外跑了一遍,對於整個海城內外,尤其是城北的法國租界和英國租界美國租界,都跑了一趟,將情況基本都摸清楚,雖不至於了如指掌,但也熟悉了很多。
不過,這海的工廠要興辦,如何著手,張之洞卻是有些一籌莫展。
原本海有眾多的茶葉和生絲的間商,從各地將茶葉生絲收購起來運來海,賣給洋行,充當洋行的買辦。可沒想到,經過小刀會義軍起義之後,這些買辦們不是被搶,便是逃走,等討虜軍將士殺入海,連僅剩的幾十個買辦商賈也躲入租界內,不肯出來了。
後來,討虜軍占領整個租界,眾多洋人都紛紛逃離海,前往港島和襖門,準備轉回國。而那些買辦們,都跟隨洋人逃往各地。不過,前幾月,討虜軍統一了整個江南,並出兵北伐,占領北京城的消息一傳開,一些洋人又從港島和澳門回來了。他們驚地發現,討虜軍並沒有查封他們的店鋪和工廠,隻是宣布收回租界,解除租約。
於是乎,盡管沒有往常的那麽繁榮,但整個黃浦江邊的原本租界區內,又開始熱鬧起來,洋人和買辦們又開始活躍,做起生意來。
張之洞對於海城外的三十多個知名的買辦一一進行了拜訪,結果,根本沒人願意開設工廠,紛紛搖頭拒絕,讓張之洞很是灰心。
這天,他正在考慮,是不是寫信問父親湊點銀兩,讓堂兄來海開辦一家工廠,門外,他的老師兼幕僚何養源匆匆推門進來。
大人,大喜事啊何養源眉飛色舞地來到張之洞身前,手拿著一疊厚厚的令諭,急切地道:前日,朝廷商務部下達了一份華帝國商律,對帝國境內的各類經營工商買賣興辦廠礦等諸事進行了明確規定,而且,華帝國商律包含了諸多的分律,如商人通例商會簡明章程公司律等,還在商務部下屬設立了設立商標局工商局工礦局郵政局高等實業學堂,讓何某眼花繚亂,如今還沒弄清楚這些律法,不過,總之有一點,以後,有了這些律法,從根本保障了商賈買辦和街頭商販等人的利益和地位。
張之洞接過令諭,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總綱華帝國商律。
他飛快地翻看著,越看越是讓他心驚不已,越來越激動,半響之後,囫圇吞棗地看完,歎道:這,這朝廷的商務部的大人真是才啊。這等發展工商業的妙計,都能想出來。若真能按此施行,我敢斷定,不出三年五載,帝國必然商事繁茂,會有新的商紳階層出現,不但不弱於如今的士紳,還很有可能在未來的不久,將士紳階層全部取代。
何養源不禁驚道:什麽之洞你竟然對這些商賈走販如此看重
張之洞歎道:先生,你知道,學生在來海之前,曾被陛下召見,曾見他對這些商賈的看重,士紳看重得多。陛下曾經說過,日後的世界,便是這些商紳的世界,如今的士農工商四大階層的排序,日後,將會實際變成士商工農,甚至商士工農。
何養源這才恍然大悟。
張之洞連忙命縣衙裏的書吏,趕緊將這華帝國商律和相應的分律,抄寫數份,蓋縣衙的印章,派人將之張貼在縣城和城外各處。
很快,整個嗨城內外便都得知了帝國鼓勵發展工商業,重視商賈的消息。
張掌櫃,這下好了,你不是想辦一間生鐵鋪嗎官府出了告示,凡是現在作坊,隻要在官府進行備案,便可以獲得官府的減稅補貼,投入百兩銀子,便可享受二十兩銀子的補貼,在日後的三年內,便可少交二十兩銀子的稅。這可是大好事啊
是啊是啊李掌櫃,我也聽人說起這個消息了,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怎麽會不是真的呢城北大門外都貼出告示了,麵還蓋有縣衙縣令老爺的大紅印章呢
是嗎那我得趕緊看看去哎,李掌櫃,這樣的話,你那個生絲鋪,每年要交稅千兩銀子,那不是可以省下數百兩了
是啊托張掌櫃您的洪福,李某的生絲鋪,也能減免一半的雜稅,每年可以省下七八百兩銀子。哎,不多說了,我得趕緊去縣衙一趟,將我的生絲鋪登記備案,申請減稅。
好好,這都是托陛下的洪福啊我也趕緊走了。
這樣的議論,在各地發生著。
張之洞滿臉喜色地看著何養源,驚喜道:先生,您說的是真的這兩天功夫,便有數十家店鋪和作坊來申報備案
大人,千真萬確自從將朝廷傳來的華商辦理農工商實業章程等貼出後,前來縣衙辦理工商登記的商賈便絡繹不絕。何養源回道:照這樣下去,很快便能百家。總算有了點起色了,不過,大多是商鋪,還有幾家卻都是小作坊,小工場,超過千兩本錢的工廠卻還是沒出現。
張之洞聽到這,卻道:可惜沒有大的工廠。當初麵聖時,陛下曾說過,海是洋人的集地,除廣州外,是整個華夏最好的商貿港口,最利於興辦大型工廠這種實業。前幾天我去租界調查發現,城外的租界,靠近黃埔江邊,有數家洋人開辦的船舶修理廠。其有兩家是英國人開辦的,因為討虜軍和英國艦隊發生摩擦交火,那兩家船舶修理廠的老板逃跑,聽說回了西洋,委托其他的英國商人幫忙出售這修理廠。若是能找到漢人商賈,將這兩家船舶修理廠接手下來,好了。
大人說的是叫祥生和耶鬆的兩家船舶修理廠這兩家可都是大廠,聽說要萬兩的白銀,普通商賈,哪有那麽雄厚的財力何況,也沒人懂這些船舶修理,如何承接生意何養源歎息一聲,他跟隨張之洞,也清楚情況。
不過,轉念一想,突然冒出一個念頭,道:大人,何不試試讓數個或是數十個商賈一道聯合起來,像商會簡明章程裏說的那樣,成立個嗨商會,由商會名義出麵,眾多商賈一起集資,湊出銀子買下這船舶修理廠。然後再雇請原來的洋雇工,或是從其他修理廠招募雇工,再同時派華人雇工進行學習技術,再規定日後華人的船隻都必須在這修理廠進行維修,帶點生意,這樣的話,必然會有人願意接手。
張之洞大喜,大笑道:先生大才,此策大善這麽辦
於是,三天後,經過張之洞的四下遊說,數十人齊聚嗨縣衙,海商會成立了。
緊接著,兩家海最大的洋資船舶修理廠被嗨商會買了下來,並且合並為一家修理廠:江南船舶修理總廠。
3737323